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黄新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638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中小学-学生-教育工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1
二、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7
三、研究主线与框架结构11
四、分析结论与观点概述14
第一章 制度安排: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20
第一节 作为分析前提的制度理论20
一、制度的定义与内涵20
二、制度的构成与功能25
第二节 作为制度安排的经济体制30
一、什么是经济体制30
二、经济体制的制度要素分析32
三、经济体制的功能分析37
第二章 制度低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40
第一节 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与实践40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设想41
二、列宁、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与实践43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45
一、国家所有制的产权制度46
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48
三、计划生产的企业制度50
四、计划配置的就业制度52
五、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54
六、集中统一的金融制度56
七、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60
八、国家统制型的对外贸易制度61
第三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63
一、计划经济体制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63
二、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实现供求平衡66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存在信息难题67
四、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68
五、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机制69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分析72
第一节 关于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72
一、制度变迁的动因:外部利润内在化73
二、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不均衡趋向制度均衡74
三、制度变迁的方式: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75
四、制度变迁的轨迹:路径依赖78
五、制度变迁的作用:决定经济增长80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83
一、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83
二、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84
三、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85
四、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86
五、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88
六、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88
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89
八、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91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内容91
一、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92
二、城市经济制度的变迁95
三、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97
四、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变迁101
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成本104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理论分析105
二、渐进改革下的制度变迁成本的特征111
三、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路径选择113
第四章 制度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分析117
第一节 制度转型理论的基本内容117
一、制度转型的本质要点117
二、制度转型中政府的作用120
三、制度转型的方式123
四、制度转型理论评析126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表现128
一、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29
二、初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1
三、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控体系133
四、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136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原因138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奠定了制度转型的基础138
二、渐进改革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制度转型的实现139
三、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动的结合加快了制度转型的进程140
四、强制性改革与诱致性改革的结合确保了制度转型的完成142
五、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缩短了制度转型的过程144
六、改革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制度转型的思想保证146
第五章 制度缺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足分析148
第一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148
一、制度供给滞后导致制度缺失149
二、制度需求不足导致制度缺失152
三、路径依赖导致制度缺失154
四、制度刚性导致制度缺失155
五、制度博弈导致制度缺失157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现实表现158
一、市场制度发育不成熟158
二、法律制度有待完善161
三、产权制度不健全162
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到位164
五、政府制度改革滞后166
六、非正式制度构建尚未完成168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绩效损失170
一、失业问题凸现造成绩效损失171
二、财富分配不公造成绩效损失175
三、国有资产流失造成绩效损失179
第六章 制度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分析185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理论185
一、制度创新的需求和供给186
二、政治企业家与制度创新188
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189
四、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192
五、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4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必要性196
一、制度绩效递减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197
二、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199
三、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204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面临的困难207
一、制度创新供给者的供给不力207
二、制度需求者的需求动力不足208
三、技术创新迟缓210
四、非正式制度的隐性制约211
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推进策略212
一、坚持市场化的制度创新方向213
二、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214
三、着力于体制内制度创新217
四、强化技术创新激发制度创新218
五、构建支持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220
第七章 制度框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分析223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的农村经济制度223
一、重构农地产权制度224
二、规范农村税费制度226
三、创新农村组织制度229
四、重塑农村就业制度230
五、构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32
第二节 构建有效率的微观经济制度234
一、变革民营企业制度234
二、完善三资企业制度235
三、重组乡镇企业制度237
四、改造集体企业制度239
五、创新国有企业制度241
第三节 创建稳健的宏观经济制度244
一、完善指导性的计划制度244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制度245
三、构建规范的公共财政制度247
四、构造市场化的金融制度250
五、建立开放型的对外贸易制度253
六、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254
第四节 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257
一、非正式制度存在的合理性257
二、非正式制度对市场秩序建立的影响259
三、确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262
主要参考文献268
后记277
热门推荐
- 2282398.html
- 1435634.html
- 2155305.html
- 3219936.html
- 2896767.html
- 3835105.html
- 1019306.html
- 82680.html
- 2115279.html
- 3405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7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2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9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4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2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5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0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