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茶业通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橼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685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茶-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茶业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茶的起源1
第一节 传说与记事1
一、古时传说1
二、古书记事3
第二节 从荼就是茶说起4
一、同物异名4
二、荼字争论5
三、荼字多解7
四、茶的多名9
五、槚不是梓15
第三节 茶字来源及传播16
一、从荼到茶16
二、茶的世界读音18
三、最早用茶字的国家20
第二章 茶叶生产的演变22
第一节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22
一、野生大茶树不断发现22
二、茶树原产地的异议26
三、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形成和发展28
四、茶树的近缘植物30
五、茶树的原种30
六、茶树的分布34
七、茶业的悠久历史36
八、茶树原产地研究动态38
第二节 皋芦种是茶树原种39
一、历代不断记载皋芦种40
二、杂交育种有规律出现皋芦种42
第三节 茶树分布与茶区形成44
一、唐前茶区的形成44
二、唐代茶区的分布48
三、唐后茶区的扩大53
第三章 中国历代茶叶产量变化55
第一节 唐代茶叶产量55
一、唐代茶叶生产的大发展55
二、从茶税和贡茶看茶叶产量56
第二节 宋代茶叶产量57
一、宋代茶叶有了更大发展58
二、从北宋榷茶买茶看茶叶产量58
三、从南宋买茶易马看茶叶产量62
第三节 元明茶叶产量67
一、从元代“引税”看茶叶产量68
二、明代茶叶的发展69
三、从明代“榷茶引税”看茶叶产量69
第四节 清代茶叶产量70
一、资本主义萌芽与茶业发展70
二、从茶叶外销看茶叶产量71
第四章 茶业技术的发展与传播73
第一节 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73
一、茶叶生产技术的形成与发展73
二、采茶与制茶的技术联系77
三、制茶技术的发展80
第二节 茶叶生产技术的传播86
一、日本茶业的开始时期87
二、印度尼西亚茶业的开始时期88
三、印度茶业的开始时期88
四、斯里兰卡茶业的开始时期90
五、苏联茶业的开始时期91
第三节 各国种茶概况93
一、早期推广种茶的国家94
二、近代产茶的国家103
三、茶叶自产自销的国家106
四、试种茶树的国家113
五、茶叶生产发展的因素118
第五章 中外茶学124
第一节 我国早期的茶业文献124
一、战国—汉—三国124
二、晋—南北朝—隋126
第二节 我国历代的茶业著作130
一、唐宋茶业著作131
二、明清茶业著作143
第三节 我国历代茶书目录152
一、宋明茶书目录152
二、清代茶书目录160
三、失传的茶书目录163
第四节 国外茶业文献提要166
一、18世纪以前的茶业文献167
二、20世纪以前的茶业著作169
三、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茶业著作172
第六章 制茶的发展181
第一节 制茶发展的历史条件181
一、唐前的历史条件181
二、唐宋的历史条件182
三、明清的历史条件184
第二节 制茶技术的发展184
一、晒干与生煮羹饮185
二、制造饼茶碾末泡饮186
三、蒸青制绿茶186
四、蒸青团茶发展到炒青散茶188
五、从绿茶发展到6大茶类192
六、毛茶加工发展再加工茶类199
七、制茶技术发展受到阻碍205
八、古今中外都有白茶树205
第三节 制茶机械的发展209
一、最早的制茶机器210
二、使用烘干机212
三、使用揉茶机218
四、使用萎凋机224
五、日本蒸青绿茶使用的机器226
六、炒青绿茶使用的机器230
七、毛茶加工使用的机器232
第七章 茶类与制茶化学238
第一节 茶类的发展与划分238
一、茶类起源与划分238
二、历代茶叶分类梗概239
三、近代制茶分类系统241
第二节 历代名茶249
一、历代茶叶命名250
二、李肇《唐国史补》的名茶251
三、宋代名茶252
四、马端临《文献通考》所记载的名茶253
五、明代名茶254
六、清代名茶259
第三节 制茶化学的发展264
一、茶叶化学研究内容264
二、最早的制茶化学分析265
三、红茶“发酵”机制的争论268
四、从“单宁”到儿茶酚270
五、从多酚类化合物到黄酮类272
第八章 饮茶的发展275
第一节 国内饮茶的发展275
一、饮茶从无到有276
二、饮茶从有到普遍化277
三、饮茶从普遍化到生活必需品279
第二节 国外饮茶的发展280
一、我国邻近国家饮茶历史的推考280
二、欧洲国家开始饮茶281
三、美洲国家开始饮茶282
四、饮茶历史的发展与消费量282
第三节 国内饮茶的方式方法283
一、秦汉时代烹饮饼茶的方法283
二、唐代烹饮蒸青团茶的方法284
三、宋以后泡茶方法286
四、我国边区少数民族饮茶方法289
五、昔人谈论饮茶方法291
六、现在的泡饮方法293
第四节 国外饮茶的方式方法294
一、日本“茶道”295
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茶方法297
三、荷兰饮茶的发展及其方法299
四、英国饮茶的发展及其方法300
五、欧洲其他国家饮茶风俗304
六、美洲国家饮茶风俗306
七、大洋洲的饮茶国家308
八、非洲的饮茶国家310
九、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扩大茶叶贸易310
第五节 饮茶用具的发展311
一、我国茶具的发展311
二、国外茶具的发展318
第九章 茶与医药323
第一节 茶药起源于《神农本草》323
一、《本草》起源323
二、《神农本草》是何时的著作326
三、现存有关《神农本草(经)》书录330
四、由《神农本草》增广为《神农本草经》332
第二节 茶叶药用的发展334
一、茶叶在中医史的地位334
二、历史上有关饮茶与卫生的评论339
三、饮茶的神话和故事345
四、国外饮茶故事347
第十章 茶与文化349
第一节 茶与佛教349
一、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349
二、兴建佛寺与茶叶生产350
三、佛教推广饮茶354
四、佛教饮茶故事355
五、饮茶风俗随佛教传往国外356
第二节 茶与文学艺术357
一、茶与古文学357
二、茶学与文学互相促进363
三、茶学兴盛365
四、饮茶与品水文学368
五、国外茶业文学372
六、茶与艺术378
第十一章 茶叶生产发展与茶业政策383
第一节 榷茶383
一、宋代榷茶383
二、元代榷茶386
三、明代榷茶387
第二节“以茶治边”389
一、宋代的茶马政策390
二、明代的茶马政策392
三、清代的茶马政策396
四、榷茶苛政破坏民族团结397
第三节 历代茶法399
一、宋代茶法399
二、元代茶法405
三、明代茶法406
四、清代茶法408
第四节 茶业法律411
一、唐宋茶业法律411
二、元明茶业法律413
第五节 人民的反抗与斗争415
一、茶业农商的反抗416
二、茶业工人的斗争417
第六节 英俄把茶叶作为推行侵略政策的武器418
一、英国向西藏运销印度茶,推行侵略扩张政策418
二、从茶业政策看沙俄对我国的侵略活动419
第十二章 茶业经济政策422
第一节 茶业经济与国计民生422
一、沙俄对蒙古茶业经济的侵略422
二、宋明两代榷茶易马充实军备423
三、茶货交易补充国用424
四、我国西北地区砖茶代替货币426
第二节 贡茶426
一、贡茶的起源427
二、宋代以前的贡茶427
三、宋代贡茶430
四、宋代以后的贡茶437
第三节 茶税441
一、唐代茶税442
二、宋代茶税443
三、元代茶税444
四、明代茶税445
五、清代茶税446
六、茶税与贪官污吏447
七、英国茶税448
第十三章 国内茶叶贸易449
第一节 茶叶贸易的开始和发展449
一、茶叶贸易的开始时期449
二、茶叶贸易初期概况450
三、茶叶贸易的发展451
四、重点销区与茶类457
五、国内茶叶消费量估计459
第二节 西北茶市的兴衰462
一、开辟西北茶市463
二、历代运销西北的茶叶产地469
三、西北茶叶市场的变迁470
四、历代西北茶叶销量概算471
第十四章 茶叶对外贸易475
第一节 茶叶开始对外贸易475
一、初期对外贸易475
二、侨销推进外销476
三、侨销地区与茶类477
第二节 旧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畸形发展478
一、荷兰最先运华茶入欧洲478
二、英国垄断华茶外销480
三、帝俄侵略与茶叶贸易483
四、资本主义侵入刺激华茶输出486
五、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489
第三节 茶叶对外贸易的衰落490
一、美日勾结抵制华茶外销490
二、中国茶叶对外贸易逐渐衰落492
第四节 帝国主义扼杀华茶外销495
一、日本千方百计侵占华茶市场495
二、美国抵制华茶进口502
三、英国阻碍华茶外销504
第十五章 中国茶业今昔506
第一节 旧中国茶业破产506
一、各级市场的剥削506
二、苛捐杂税的剥削509
三、重重剥削使茶业破产509
第二节 新中国茶业兴旺510
一、恢复和发展国内外茶叶市场510
二、加强组织领导,发展茶叶生产512
三、茶业技术全面革新514
四、茶业机具的研制517
五、茶叶贸易欣欣向荣521
六、茶叶生产必须现代化523
再版后记524
热门推荐
- 2994705.html
- 3534570.html
- 1059919.html
- 1217280.html
- 1219673.html
- 2511128.html
- 446263.html
- 31109.html
- 2717066.html
- 3185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2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8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7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7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4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5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7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