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银行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房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1750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货币和银行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银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基础2
第一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2
一、货币的出现2
二、货币的定义与形式5
第二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8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8
二、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8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10
一、价值尺度职能10
二、流通手段职能10
三、储藏手段职能11
四、支付手段职能11
五、世界货币职能12
第四节 货币制度12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12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15
三、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19
四、国际货币制度20
本章小结22
思考题23
案例与阅读23
第二章 货币流通26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概念与形式26
一、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26
二、货币流通规律27
三、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30
第二节 货币流通状况的衡量35
一、衡量的因素35
二、衡量的标准36
三、我国对货币流通状况衡量标准的选择37
本章小结39
思考题39
案例与阅读39
第三章 信用42
第一节 信用及信用制度42
一、信用概念42
二、信用的发展42
三、信用制度43
四、信用制度的建立44
五、建立社会信用制度45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47
一、商业信用47
二、银行信用50
三、国家信用51
四、民间信用52
五、消费信用52
第三节 信贷资金运动53
一、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53
二、资金在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配置54
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55
本章小结56
思考题56
案例与阅读57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60
第一节 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60
一、利息的本质60
二、利息率61
三、利率的种类61
第二节 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64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64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65
三、现实中影响利率变化的一般因素68
第三节 利率杠杆与运用69
一、储蓄的利率弹性70
二、投资的利率弹性70
三、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71
本章小结73
思考题73
案例与阅读74
第五章 金融市场77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77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77
二、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78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79
四、金融市场的分类80
第二节 货币市场81
一、货币市场的构成与特点81
二、同业拆借市场81
三、商业票据市场82
四、短期证券市场83
五、回购协议市场85
第三节 资本市场86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86
二、发行市场86
三、流通市场87
第四节 国际金融市场90
一、国际金融市场概念90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种类91
第五节 金融市场工具92
一、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92
二、金融工具的种类93
本章小结97
思考题98
案例与阅读98
第六章 银行类金融机构102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形成及功能102
一、金融机构的产生102
二、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103
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功能105
第二节 中国的银行类金融机构106
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及构成107
二、中国港澳台的银行业113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115
一、国际金融机构概述115
二、西方银行组织体系117
本章小结119
思考题119
案例与阅读120
第七章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123
第一节 保险公司123
一、保险公司的产生及发展特点123
二、保险公司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25
三、保险公司的种类126
四、我国保险市场及发展127
第二节 投资银行128
一、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28
二、投资银行业务129
三、投资银行的特征132
四、投资银行的基本功能133
五、我国投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135
第三节 证券公司137
一、证券公司的概念及发展137
二、证券公司的功能138
三、证券公司的类型139
四、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140
第四节 投资基金141
一、投资基金概念及特点141
二、投资基金的分类142
三、我国投资基金快速发展144
第五节 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145
一、信托投资公司145
二、融资租赁公司146
三、典当行148
四、财务公司149
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49
六、邮政储蓄机构150
本章小结151
思考题152
案例与阅读152
第八章 商业银行156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56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156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15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组织制度158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158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159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160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61
一、负债业务162
二、资产业务164
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167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69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169
二、商业银行管理171
本章小结173
思考题174
案例与阅读174
第九章 中央银行178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78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78
二、中央银行的形成和发展180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职能和组织形式182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182
二、中央银行的地位183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184
四、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187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89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89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91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192
本章小结193
思考题194
案例与阅读194
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197
第一节 货币需求197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97
二、货币需求量理论197
第二节 货币供给204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204
二、货币供给理论205
三、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210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214
一、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214
二、货币供求的均衡215
三、中国的货币供求理论实践216
本章小结217
思考题218
案例与阅读218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21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221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221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221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222
四、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24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227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227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230
第三节 通货紧缩234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234
二、通货紧缩的测量235
三、通货紧缩的类型236
四、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237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238
本章小结240
思考题241
案例与阅读242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244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244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确立244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246
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247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249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49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52
三、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253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254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54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257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259
一、货币政策时滞259
二、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260
三、货币政策对个别部门的影响261
四、制度因素与货币政策效应261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262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实践262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263
本章小结264
思考题264
案例与阅读265
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269
第一节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269
一、金融抑制的概念和具体表现269
二、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269
三、金融深化的概念和具体内容270
四、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271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273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273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276
三、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评价277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277
一、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回顾277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状况分析280
第四节 金融创新及其理论283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283
二、金融创新理论283
三、金融创新的动因286
四、金融创新的内容287
第五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288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288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288
三、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影响289
本章小结290
思考题291
案例与阅读291
第十四章 金融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294
第一节 金融对外开放概述294
一、金融对外开放的构成及其内容294
二、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研究296
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298
一、我国金融业开放进程298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00
第三节 金融风险概述301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特征301
二、金融风险的种类302
三、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304
四、金融风险的主要危害306
五、金融风险的评价307
第四节 金融风险控制与金融安全308
一、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308
二、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310
三、金融企业的行业自律316
四、社会监督316
本章小结317
思考题318
案例与阅读318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
- 746787.html
- 182928.html
- 524247.html
- 999903.html
- 3516412.html
- 2028427.html
- 412329.html
- 2770169.html
- 2986348.html
- 2252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4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3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4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1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4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1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6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9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6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