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吸附、比表面与孔隙率【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美)格雷格(Gregg,S.J.),(美)辛(Sing,K.S.W.)著;高敬宗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0380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吸附、比表面与孔隙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版序言1
一版序言1
第1章 导论1
1.1 历史资料1
1.2 吸附等温线2
1.3 吸附力4
1.3.1 多层吸附11
1.3.2 特定吸附与非特定吸附11
1.4 吸附热力学13
1.4.1 吸附能的测定15
1.4.2 吸附等容焓(或吸附等容热)16
1.5 实际固体18
1.6 多孔固体与大表面积非孔固体21
1.7 外表面与内表面23
1.8 孔尺寸分类:微孔、中孔和大孔25
1.9 粒径分布26
1.10 比表面与粒径的关系30
1.10.1 立方棒和球形粒子30
1.10.2 棒状粒子32
1.10.3 板状粒子34
1.11 吸附法的应用37
1.12 一些有用的定义39
参考文献39
第2章 非孔固体上气体的物理吸附:II型等温线42
2.1 引言42
2.2 BET模型43
2.3 BET方程的数学特征47
2.3.1 拐点49
2.3.2 对BET模型的评价50
2.4 BET方程应用于实验数据51
2.5 B点56
2.6 BET单层容量可靠性的检验59
2.7 氮吸附等温线BET面积与其它方法测定值的比较64
2.8 决定分子截面积am的因素70
2.9 氮以外的其它吸附质77
2.9.1 氩77
2.9.2 氪82
2.9.3 氙84
2.9.4 烷烃85
2.9.5 苯86
2.9.6 氧87
2.9.7 二氧化碳88
2.9.8 小结89
2.10 阶梯形等温线90
2.11 多层区. Frenkel-Halsey-Hill(FHH)方程95
2.12 标准等温线的概念97
2.13.1 t-图102
2.13 等温线分析:t-图,as-图,比较图和f-图102
2.13.2 as-图104
2.13.3 比较图107
2.13.4 f-图107
2.14 一般性结论:由吸附等温线测定比表面109
参考文献112
第3章 中孔固体上气体的物理吸附:Ⅳ型等温线118
3.1 引言118
3.2 滞后迥线的类型124
3.3 毛细凝聚与Kelvin方程124
3.3.1 Young-Laplace方程125
3.3.2 Kelvin方程127
3.4 rm与孔径的关系128
3.5 滞后与毛细凝聚的关系132
3.6 用Kelvin方程计算孔径分布140
3.6.1 以孔壁面积为基础的方法144
3.6.2 包含孔长和孔壁面积的方法146
3.6.3 不以孔长和孔壁面积为基础的方法149
3.6.4 无模型法155
3.6.5 堆积球模型158
3.6.6 网络效应158
3.7 Kelvin方程有效性范围161
3.7.1 曲率效应161
3.7.2 抗拉强度效应163
3.7.3 不发生滞后的毛细凝聚169
3.7.4 孔尺寸范围的上限174
3.7.5 除氮以外的其它吸附质176
3.8 由Ⅳ型等温线计算比表面178
3.8.1 BET法178
3.8.2 由孔径分布计算累计表面积179
3.8.3 Kiselev法180
3.9 压汞法185
3.9.1 表面张力和接触角186
3.9.2 孔径分布-压汞法与氮吸附法测定结果的比较188
3.9.3 压力对孔结构的影响192
3.9.4 滞后现象194
3.9.5 用汞置换和其它流体置换法测定孔体积197
3.9.6 压汞法测定表面积198
3.9.7 小结199
参考文献201
第4章 微孔固体上气体的物理吸附:I型等温线206
4.1 引言206
4.2 I型等温线206
4.2.1 经典解释207
4.3 非常细的孔中的力场218
4.4 微孔计算221
4.4.1 预吸附法223
4.4.2 t-图和as-图226
4.4.3 比较图229
4.4.4 Dubinin-Radushkevich(DR)图230
4.4.5 DRK方程240
4.5 微孔中的缩颈240
4.6 低压滞后现象245
4.7 微孔中的缩颈和壬烷预吸附法252
4.8 关于窄孔的进一步说明254
参考文献257
第5章 Ⅲ型和V型等温线. 水的吸附特性261
5.1 Ⅲ型等温线261
5.2 BET方法对Ⅲ型等温线的有效性268
5.3 由Ⅲ型等温线用as-图计算比表面271
5.4 孔隙度的影响272
5.4.1 中孔272
5.4.2 微孔274
5.5.1 在炭上吸附276
5.5 水的吸附特性276
5.5.2 在氧化硅上吸附284
5.5.3 在金属氧化物上吸附290
5.5.4 在氧化钛上吸附293
参考文献298
第6章 应用气体吸附测定表面积和孔径分布300
6.1 吸附物的选择300
6.2 实验方法的选择300
6.3 吸附剂脱气301
6.4 吸附等温线的解释301
6.5 等温线的重复性与可逆性301
6.6 等温线类型和滞后迥线类型302
6.7 BET法分析302
6.8 中孔孔径分布的计算302
6.9 微孔性的估计303
附录304
热门推荐
- 3291319.html
- 1844921.html
- 3424499.html
- 2885296.html
- 586900.html
- 1550596.html
- 2644394.html
- 1604786.html
- 2222521.html
- 2550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5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0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3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5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7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8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1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