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朱永莉,杨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97875009326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体育锻炼标准-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意义及目前实施的现状1
第一节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件1
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1
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8
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杨贵仁司长在2006年度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12
四、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13
五、陈至立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努力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的讲话20
六、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07年数据上报工作的有关说明28
第二节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研制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和意义29
一、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9
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的需要30
三、发展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31
第三节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32
一、坚持“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32
二、高等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分析35
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数据上报情况38
四、2004~2005学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41
参考文献42
第二章 《国家学生体健康标准》(大学)实施细则43
第一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概念、功能43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概念43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功能43
第二节 体质健康与体质评价45
第三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及权重系数46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系数46
二、各年级测试项目47
第四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49
一、身高49
二、体重50
三、台阶试验51
四、肺活量52
五、50米跑53
六、25米×2往返跑54
七、400米跑55
八、50米×8往返跑56
九、800米或1000米跑56
十、立定跳远57
十一、投沙包58
十二、掷实心球58
十三、握力59
十四、引体向上59
十五、坐位体前屈60
十六、仰卧起坐61
十七、跳绳61
十八、踢毽子62
十九、篮球运球62
二十、足球颠球63
二十一、足球运球64
二十二、排球垫球65
第五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指标及运用66
一、各年级的测试项目66
二、评分表的使用方法67
三、身高标准体重查表补充说明68
第六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评价及评分标准69
第三章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测试项目及其实施方法82
第一节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82
第二节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及评分83
一、身高体重指数83
二、肺活量体重指数84
三、台阶试验85
四、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85
五、立定跳远87
六、50米跑87
七、握力体重指数88
八、仰卧起坐89
九、坐位体前屈89
第三节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评价及评分标准90
一、等级评价概述90
二、大学男生评分标准90
三、大学女生评分标准90
四、大学男生身高体重评分标准90
五、大学女生身高体重评分标准91
六、免予执行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申请表102
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登记卡(大学)103
第四节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04
一、身高体重104
二、肺活量107
三、台阶试验109
四、1000米跑(男生) 800米跑(女生)112
五、立定跳远112
六、50米跑115
七、握力116
八、仰卧起坐118
九、坐位体前屈121
参考文献124
第四章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的实施与组织管理125
第一节 学校做好组织管理工作125
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认真组织测试125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126
三、建立奖惩制度131
四、加强宣传教育132
五、保证活动时间,培养经常锻炼的习惯132
六、切实加强安全措施132
七、重视总结,不断探索研究132
第二节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分析上报与档案管理133
一、数据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133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档案管理142
参考文献143
第五章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144
第一节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145
一、构建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监测体系的重要性145
二、“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146
三、构建“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147
四、建立“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咨询中心149
五、建立“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网站150
第二节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中的管理152
一、“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管理的计划工作152
二、“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管理的组织工作157
三、“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管理的人员配备工作162
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体系管理的控制工作164
第三节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量评价系统165
一、测量与评价165
二、“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量评价系统概述165
三、构建“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量评价系统的原则167
四、构建“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量系统的组织机构步骤168
五、“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工作的组织170
六、“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量评价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71
第四节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信息管理173
一、信息的概述173
二、“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管理信息系统175
三、开发“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步骤177
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框架179
五、“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目标180
参考文献181
第六章 体质与健康183
第一节 体质183
一、体质的概念183
二、体质的内容184
三、体质评价和检测的内容185
四、理想体质的主要标志185
第二节 健康186
一、健康的概念186
二、健康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变化186
三、健康的内涵189
四、健康的分类192
五、健康状态连续变化体系194
六、健康影响因素195
七、健康评价标准202
参考文献207
第七章 健身锻炼对体质与健康的促进208
第一节 健康体适能208
一、体适能及健康体适能的概念208
二、体适能内容结构209
三、健康体适能的内容210
四、体适能商211
五、提高健康体适能的方法213
第二节 健身锻炼对身体各机能系统的促进作用214
一、健身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215
二、健身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16
三、健身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217
四、健身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217
五、对神经系统的影响218
六、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219
第三节 健身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219
一、健身锻炼对心理过程的积极作用219
二、健身运动对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有很大作用220
第四节 健身锻炼对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康复作用221
一、现代文明病的问题221
二、健身锻炼对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康复作用225
第五节 健身锻炼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230
一、压力(pressure)的概念、分类230
二、压力的来源230
三、压力的危害及影响因素231
四、健身锻炼对缓解压力的影响233
第六节 健身锻炼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完善236
一、人际关系236
二、健身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37
第七节 健身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39
一、生活方式(Life style)239
二、健身锻炼对生活方式的影响241
参考文献243
第八章 健身活动的结构与组成245
第一节 健身锻炼的概念、发展趋势245
一、健身锻炼概念的发展245
二、健身锻炼的概念、本质246
三、健身锻炼的发展及现状248
四、健身锻炼的发展趋势251
第二节 健身活动的结构——“健身活动金字塔”254
一、健身活动的总结构254
二、健身活动金字塔的四个组成部分256
第三节 日常身体活动258
一、日常身体活动的概念258
二、日常活动的强度、时间和频度258
三、日常身体活动的形式259
第四节 有氧练习260
一、有氧运动的概念260
二、有氧运动的强度260
三、有氧练习的过程261
四、有氧运动的形式263
五、有氧练习的注意事项265
第五节 力量练习266
一、力量练习的概念266
二、力量练习的强度267
三、力量练习的形式268
四、力量练习的方法268
五、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269
附:力量耐力练习269
第六节 柔韧练习270
一、柔韧练习的概念271
二、柔韧练习的强度271
三、柔韧练习的形式271
四、柔韧练习的注意事项273
参考文献277
第九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指导——运动处方278
第一节 肥胖的运动处方278
一、肥胖的概念278
二、肥胖的评定278
三、运动处方的目的280
四、运动处方的内容280
第二节 发展速度素质(50米跑)的运动处方281
一、速度素质(50米跑)的概念281
二、速度素质的分类282
三、50米跑的成绩评定标准282
四、运动处方的目的283
五、运动处方的内容283
第三节 发展腰腹肌的力量素质(仰卧起坐)的运动处方285
一、腰腹肌的力量素质(仰卧起坐)的概念285
二、动作方法285
三、仰卧起坐的成绩评定标准285
四、发展腰腹肌力量素质的运动处方286
第四节 发展上肢力量素质(握力)的运动处方287
一、上肢力量素质(握力)的概念287
二、影响握力大小的三个因素288
三、前臂肌肉的组成288
四、发展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处方288
五、注意事项291
第五节 发展下肢力量素质(立定跳远)的运动处方292
一、下肢力量素质(立定跳远)的概念292
二、下肢立定跳远的肌肉组成292
三、立定跳远的成绩评定标准292
四、发展立定跳远的运动处方293
五、注意事项295
第六节 发展速度耐力素质(800米跑或1000米跑)的运动处方296
一、发展速度耐力素质(800米跑或1000米跑)的概念296
二、耐力素质的定义297
三、发展耐力素质的运动处方297
四、注意事项301
第七节 发展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的运动处方301
一、发展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的概念301
二、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302
三、坐位体前屈的成绩评定标准302
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302
五、发展柔韧素质的运动处方303
六、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304
七、注意事项305
参考文献305
热门推荐
- 1896686.html
- 58415.html
- 944215.html
- 3192156.html
- 1718528.html
- 304179.html
- 1673391.html
- 3352586.html
- 1770499.html
- 2800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8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6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5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7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4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2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7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