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万年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万年史
  • 陈洪斌编著(青田县仁庄镇政府) 著
  • 出版社: 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62450543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万年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远古1

宇宙起源1

(一)宇宙诞生的奥密1

(二)破解太阳3

(三)确解地球4

月球的诞生5

(四)太阳、地球、月球与人类生息相关5

(五)识破地球免灾减祸7

(六)地质年代是考古标尺8

人类起源奥密12

(一)人类起源概况12

(二)远古人类之祖由虫始的秘密13

(三)人类起源考古异说18

盘古王时代23

天皇氏时代27

地皇氏时代28

人皇氏时代28

有巢氏时期29

燧人氏时代30

燧人氏30

(一)都邑昆仑山,首创太阳历30

(二)取火用火始祖燧人氏31

(三)《河图》、《洛书》、《星象历》32

(四)燧人氏族裔34

(五)回放考古遗址,佐证燧人氏时代历史35

伏羲氏时代38

伏羲氏38

(一)伏羲家族38

(二)伏羲时代文明政绩40

(三)伏羲时代文化中心46

(四)简列伏羲文化遗迹48

(五)伏羲氏帝位传承49

女娲氏49

(一)女娲氏炼石补天50

(二)模拟女娲氏炼五色石断龟足,捏黄土作人51

(三)女娲与伏羲婚配52

(四)女娲执政52

(五)女娲氏遗迹53

(六)结语53

(七)伏羲氏时代帝位年表54

炎帝神农氏时代58

少典氏58

(一)少典氏原配妻生神农氏58

(二)少典氏三配妻生姜炎帝58

(三)少典氏二配妻生黄帝59

炎帝神农氏60

(一)炎帝氏60

(二)神农氏63

(三)涿鹿阪泉之战始末65

(四)神农为民为药,贡献宝贵生命68

(五)祭炎帝神农,扬炎黄精神68

(六)回放炎帝神农氏文化68

(七)炎帝氏时代帝位年表70

(八)神农氏时代帝位年表71

黄帝时代72

黄帝72

(一)泰山封禅,分封官员74

(二)釜山会盟,统一天下74

(三)命创造,形成就75

(四)黄帝施政,区别善恶79

(五)帝都、帝陵、帝祠文化81

(六)回放黄帝要事86

(七)黄帝时代帝位传承86

(八)轩辕黄帝时代帝位年表89

蚩尤氏族时期91

蚩尤氏91

(一)蚩尤氏三苗九黎91

(二)蚩尤氏的贡献92

(三)中冀决战,蚩尤牺牲92

(四)蚩尤其人,历史功过93

(五)蚩尤氏帝位年表94

少昊氏时代95

少昊氏95

(一)少昊时代是历史的转折点95

(二)少昊联盟氏族以鸟官为国95

(三)少昊氏三个时代的活动组织96

(四)少昊氏文化96

(五)母系崩溃,父权出现97

(六)少昊氏帝传97

(七)少昊时代帝位年表98

玄帝颛顼时代99

帝颛顼99

(一)颛顼施政99

(二)家族101

(三)帝位传承102

(四)颛顼文化103

(五)颛顼时代尾语103

(六)玄帝颛顼时代帝位年表104

帝喾时代105

帝喾105

(一)帝喾家族105

(二)高辛氏女嫁槃瓠106

(三)帝喾文化遗迹107

(四)帝喾时代帝位传承108

(五)帝喾时代帝位年表109

帝挚时代110

帝挚110

(一)帝挚其人110

(二)帝挚时代帝位传承111

帝尧时代112

帝尧伊放勋112

(一)帝尧家族112

(二)帝尧施政114

(三)武治部族,稳执政权117

(四)尧崩,帝位传承118

(五)尧舜禹时代帝位年表119

帝舜时期120

帝舜姚重华120

(一)尧选贤下定论,举虞舜继帝位120

(二)虞舜施政121

(三)帝舜举贤,禅位于禹125

(四)帝舜文化遗迹126

(五)专家论证虞舜陵庙126

A、呜条岗虞舜陵庙127

B、九嶷山虞舜陵庙129

(六)虞舜后裔迁徙131

夏禹王时期134

禹王姒文命134

(一)鲧禹世系134

(二)大禹守孝三年满,族民建庙祭禹父135

(三)尧舜命禹任司空,率领民众治洪水135

(四)惩治险阻攻难关,治平九州大洪水136

(五)公而忘私治大水,三过家门不入门138

(六)大禹承前启后139

(七)治水英雄惟大禹,文化遗迹芳万世139

(八)禹王芳名存千秋,历代祭祀大禹陵140

(九)尧舜禹禅位关系年表143

第二章 夏朝144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改写了中国历代纪元表144

二、夏朝概况145

(一)夏朝疆域145

户口耕地145

(二)夏朝都城145

(三)夏时期示意图146

(四)夏朝的部落146

(五)夏朝政治结构146

(六)夏朝生产147

三、夏帝在位年148

四、夏帝世事149

第三章 商(殷)朝153

一、商朝概况153

(一)商(殷)的疆域范围153

人口耕地153

(二)商都八迁、六迁153

(三)商朝示意图153

(四)商民族153

(五)商的政治机构155

(六)丧葬156

二、商帝在位年156

三、商帝世事158

第四章 周朝163

一、周朝概况163

(一)周朝疆土163

西周、东周、战国时期人口163

(二)周朝部落(族)163

(三)西周示意图164

二、西周164

(一)西周的政治结构165

(二)西周行政165

(三)西周法律165

(四)刑罚罪名165

(五)军事犯罪166

(六)刑罚种类166

(七)西周的军事166

三、东周166

(一)东周时期,齐国田氏并齐166

(二)战国七君称王167

(三)东周时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167

周春秋列国示意图168

四、先周王169

五、周王在位年表169

(一)西周诸王在位年169

(二)东周诸王在位年170

六、周王世事172

(一)西周诸王172

(二)东周诸王173

七、周朝诸侯国王在位年表176

(一)西周诸侯国之一,齐国,齐王在位年;田齐在位年176

(二)西周诸侯国之二,古晋,晋王在位年181

(三)西周诸侯国之三,楚国,楚王在位年183

(四)西周诸侯国之四,古宋国,古宋诸王在位年185

(五)西周诸侯国之五,卫,卫王在位年187

(六)西周诸侯国之六,陈国,陈王在位年189

(七)西周诸侯国之七,蔡,蔡王在位年191

(八)西周诸侯国之八,曹,曹王在位年192

(九)西周诸侯国之九,郑,郑王在位年194

(十)西周诸侯国之十,燕,燕王在位年195

八、周朝附属国198

(一)东周附属国之一,吴国吴王在位年198

(二)东周附属国之二,战国时期,韩国,韩王在位年199

(三)东周附属国之三,战国时期魏国,魏王在位年200

(四)东周附属国之四,战国时期赵国,赵王在位年201

(五)东周附属国之五,战国时期越国,越王在位年202

九、鲁国203

(一)西周诸侯国之十一,鲁国,鲁王在位年203

春秋时期鲁国示意图205

(二)鲁王世事205

十、孔子208

(一)孔子其人其事208

(二)孔子逝世,弟子悲痛服丧213

(三)孔林、孔府、孔庙214

(四)全国、世界诸地孔庙218

(五)全球祭孔大典220

(六)全球祭孔,曲阜祭文221

(七)祭孔与祭礼的演变221

(八)孔子世家223

(九)《孔子与中国》,评价圣人生涯226

十一、秦古国227

(一)西周诸侯国之十二,秦古国227

(二)秦古国诸王世事229

十二、周朝诸侯国兴亡232

第五章 秦帝国234

一、概况234

(一)秦帝国疆土234

秦人口234

(二)秦帝国示意图234

(三)秦帝国行政机构234

(四)秦帝国军事机构235

二、秦帝王在位年237

三、秦王国、秦帝国诸帝王世事238

四、秦末农民起义242

(一)陈胜、吴广起义242

(二)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242

(三)项羽、刘邦推翻秦帝国242

(四)秦末农民战争图243

第六章 汉朝244

一、西汉概况244

(一)疆土244

户口耕地244

(二)西汉时期地图244

(三)西汉行政机构244

(四)军事246

(五)法律246

二、西汉诸帝在位年247

三、西汉诸帝世事249

附:楚汉相争251

四、东汉概况255

(一)东汉政治255

(二)东汉疆土256

户口耕地257

(三)东汉时期地图257

五、东汉诸帝在位年257

六、东汉诸帝世事259

七、东汉末期黄巾大起义263

第七章 三国264

一、三国概况264

(一)三国政治264

(二)三国的军队264

(三)三国地图264

二、三国魏、蜀、吴诸帝在位年265

(一)魏帝在位年265

(二)蜀帝在位年266

(三)吴帝在位年266

三、魏概况267

魏户口268

四、魏帝世事268

五、蜀概况270

蜀户口270

六、蜀帝世事270

七、赤壁之战简况271

赤壁之战图272

八、吴概况272

吴户口272

九、吴帝世事273

十、蜀相诸葛亮274

第八章 晋朝278

一、西晋概况278

西晋户口278

二、东晋概况278

三、两晋政治279

四、两晋军队279

五、西晋地图280

六、东晋地图281

七、西晋诸帝在位年281

八、东晋诸帝在位年282

九、西晋诸帝世事283

十、西晋八王之乱因果285

十一、东晋诸帝世事285

肥水之战简况287

附:王羲之289

十二、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289

(一)如何称五胡十六国289

前燕户口289

(二)五胡十六国地图289

(三)五胡十六国帝王在位年290

(四)五胡十六国兴亡表295

第九章 南北朝297

一、南北朝概况297

二、南北朝时期图297

三、南朝298

四、南朝宋、齐、梁、陈四国诸帝在位年298

五、宋301

宋户口302

六、宋帝世事302

七、南齐304

八、南齐诸帝世事304

九、南梁305

十、南梁诸帝世事305

十一、陈306

陈户口307

十二、陈诸帝世事307

附:祖冲之308

十三、北朝308

十四、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国诸帝在位年308

十五、北魏312

十六、北魏诸帝世事313

十七、东魏316

户口316

十八、东魏诸帝世事316

十九、北齐317

户口317

二十、北齐诸帝世事317

二十一、西魏318

二十二、西魏诸帝世事319

二十三、北周319

户口320

二十四、北周诸帝世事320

二十五、杨坚如何篡夺北周321

政权建立隋朝321

第十章 隋朝322

一、隋朝概况322

(一)隋朝地图322

(二)隋朝政治结构322

户口324

(三)隋朝法律324

(四)隋朝军事324

二、隋朝开凿运河简况325

隋运河图326

三、隋帝在位年326

四、隋帝世事327

五、农民起义军328

第十一章 唐朝329

一、唐朝概况329

(一)疆域329

政区与人口耕地329

(二)唐朝地图330

(三)唐朝政治330

(四)中央行政机构330

(五)地方行政机构331

(六)唐朝官职级别名称332

(七)法律332

(八)科举333

(九)军事333

二、唐朝诸帝在位年334

附一:渤海14王338

附二:南诏13王339

三、唐朝诸帝世事341

附:武则天之墓344

四、“安史之乱”始末349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351

一、五代十国概况351

二、五代十国图351

三、五代十国诸帝在位年352

附:于阗国357

四、五代十国兴亡表358

五、后梁概况359

六、后梁诸帝世事359

七、后唐概况360

八、后唐诸帝世事360

九、后晋概况361

十、后晋诸帝世事361

十一、后汉概况362

十二、后汉诸帝世事362

十三、后周概况362

十四、后周诸帝世事363

十五、十国帝王世事(略)364

第十三章 宋朝364

一、北宋概况364

二、北宋时期地图364

北宋行政区与户口耕地365

三、南宋概况365

四、南宋时期地图366

五、宋朝概况367

南宋户口与土地367

六、北宋诸帝在位年368

七、南宋诸帝在位年370

附:大理国诸帝在位年371

八、北宋诸帝世事374

附:(1)毕昇377

(2)苏轼377

九、南宋诸帝世事377

十、抗金英雄岳飞380

(一)岳飞抗金与受害381

(二)岳飞冤案得到昭雪383

(三)岳飞《满江红》383

十一、抗元就义文天祥384

(一)蒙(元)军进犯南宋,文天祥抗元就义385

(二)文天祥《正气歌》386

十二、南宋名相朱胜非386

第十四章 辽(契丹)387

一、辽(契丹)概况387

(一)辽地域387

(二)辽时期地图387

辽户口387

二、辽诸帝在位年389

三、辽诸帝世事391

第十五章 西夏394

一、西夏概况394

(一)西夏疆域394

(二)西夏时期图394

(三)西夏行政机构394

(四)军事395

(五)土地395

二、西夏诸帝在位年395

三、西夏诸帝世事397

第十六章 金400

一、金概况400

(一)地域400

(二)金示意图400

(三)行政机构400

户口400

(四)军事401

(五)刑法401

(六)科举401

二、金诸帝在位年402

三、金诸帝世事403

第十七章 元朝407

一、元朝概况407

(一)蒙古汗国407

(二)蒙古汗国三次西征407

(三)蒙古帝国分封制407

(四)元朝疆域408

(五)元朝时期地图408

(六)蒙古帝国行政机构408

(七)元朝中央行政机构409

(八)元朝地方行政机构410

户口耕地410

(九)元朝军事机构411

(十)军事兵器412

(十一)刑法412

(十二)科举选拔官吏412

二、元(含蒙古)诸帝在位年413

(一)元前身蒙古诸帝在位413

(二)元朝诸帝在位413

(三)元残部诸帝在位414

三、元诸帝世事415

第十八章 明朝421

一、明朝概况421

(一)明朝疆域421

(二)明时期地图422

(三)明朝行政机构422

(四)中央行政机构422

明代户口田地423

(五)地方行政机构424

(六)司法机构425

(七)军事机构425

(八)兵士来源426

(九)新式武器426

二、明诸帝在位年427

三、明诸帝世事429

第十九章 清朝436

一、清朝概况436

(一)金演变清朝过程436

(二)清时疆域436

清朝时期地图437

(三)清时人口与耕地437

(四)清政治体制439

(五)清政权“八旗制”439

(六)清初承用明制439

(七)清廷中央政治机构440

(八)清廷地方行政组织440

(九)地方职官名称与职能440

(十)中央军队领导机构441

(十一)地方军队领导机构442

(十二)全国军队442

(十三)服兵制442

(十四)刑法443

(十五)学校、科举、巨著443

(十六)清订立不平等条约444

(十七)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445

(十八)曾国藩、李鸿章、洋务运动446

(十九)戊戌维新运动446

二、清朝诸帝在位年447

三、清朝诸帝世事449

第二十章 中华民国462

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462

一、中华民国概况463

(一)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政府463

(二)军事466

(三)中华民国时期两个伪政权470

(四)民国时期内发生五次事变471

(五)八年抗日战争始末472

(六)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473

(七)中华民国疆域474

(八)中华民国户口、田地475

二、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总统、主席在位年476

(一)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在位年476

(二)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在位年477

(三)南京国民政府总统、主席在位年479

附:台湾国民政府479

“总统”在位年479

三、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政府内阁480

(一)南京临时政府内阁480

(二)北洋军阀政府内阁480

(三)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482

四、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总统、主席世事483

(一)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主席483

(二)北洋军阀政府总统485

(三)南京国民政府总统、主席489

附:台湾国民政府“总统”492

五、中华民国始末492

六、五四运动492

附:廿一条主要内容495

第廿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49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概况49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土与行政区划495

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495

2、中国疆土与邻国495

3、东、西、南、北四端点496

4、中国行政区划4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4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耕地498

7、有关人口生产501

(二)中国政治机构502

1、中央级政治机构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机关与领导人员503

2、地方级政治机构506

(1)1981年全国行政区划507

(2)1996年全国行政区划507

(3)1999年全国行政区划及政府驻地509

(三)中国五年计划510

(四)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512

(五)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515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16

二、建国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16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516

(二)大革命阶段516

(三)土地革命阶段517

1、红军五次反围剿517

2、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518

(四)抗日战争521

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522

(五)全国解放战争522

1、辽沈战役523

2、淮海战役523

3、平津战役523

4、渡江战役523

5、全国解放战争始末526

三、建国后,社会主义528

革命和建设时期528

(一)七年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528

1、镇反肃反529

2、三反五反529

3、社会主义改造529

4、抗美援朝529

5、土地改革532

6、土改划分阶级标准534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538

1、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538

2、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539

3、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539

4、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39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539

(四)现代化建设新时期540

1、以党的总路线、总任务为纲建设社会主义540

2、改革开放541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541

四、中共中央主席、总书记在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位年542

五、中共中央主席、总书记世事547

六、香港特别行政区552

(一)香港是中国的神圣领土552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图552

(三)鸦片战争、英国强占香港553

(四)“一国两制”,收回香港555

(五)香港特区政府区旗、区徽556

(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559

七、澳门特别行政区562

(一)澳门是中国的神圣领土562

(二)葡萄牙强占澳门562

(三)澳门人民反抗葡萄牙统治562

(四)澳门特别行政区图563

(五)“一国两制”收回澳门563

(六)澳门特区政府区旗、区徽565

(七)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567

(八)附何厚铧大事记571

八、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军歌、党旗57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57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574

(三)国歌575

(四)首都5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驻地北京中南海580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581

(六)军歌581

(七)中国共产党党旗581

九、说古谈今话中国583

附一586

一、公元与干支对照表586

二、中国阴历、阳历历法614

(一)阴历614

(二)阳历617

(三)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618

三、农历四季、月份和节令别称620

(一)四季别称620

(二)月份别称620

(三)节令别称620

四、宗族直系与叔伯称呼621

五、中国民族简况622

六、中国《百家姓与千家姓》630

附二637

世界各国637

(一)世界各国首都、人口、面积、货币情况637

(二)中国朋友遍天下647

(三)联合国650

(四)世界国旗656

撰《中国万年史》参考资料661

后记6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