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颅脑创伤【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周良辅,赵继宗主编;胡锦,刘佰运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8850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颅脑创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颅脑创伤流行病学1
第一节 颅脑创伤的发生率、死亡率1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伤因2
第三节 颅脑创伤的年龄与性别分布4
第四节 颅脑创伤的其他流行病学特点6
第五节 老年人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7
第六节 颅脑创伤的经济负担8
第七节 颅脑创伤的高危因素与干预措施9
第八节 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的意义与未来10
第二章 颅脑创伤的病理生理12
第一节 颅脑创伤的机制12
一、直接暴力12
二、间接暴力13
第二节 脑水肿14
一、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14
二、脑水肿的病理16
第三节 血脑屏障的损害17
一、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17
二、血脑屏障的作用18
三、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的改变18
四、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损害的机制19
第四节 脑血流的变化20
一、脑血流量的调节20
二、脑血流变化的监测20
三、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21
四、脑血流量与预后21
五、脑血流变化对治疗的意义22
第五节 颅内压增高症22
一、颅内压增高症的定义22
二、颅内压增高的发生机制22
三、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症状23
四、颅内压增高的后果24
五、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25
第三章 脑疝26
第一节 脑疝概述和病因26
一、概述26
二、脑疝的病因26
第二节 脑疝的分类及分期26
一、脑疝分类26
二、脑疝的分期27
第三节 脑疝的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28
一、小脑幕切迹疝28
二、枕骨大孔疝29
三、脑中心疝29
四、大脑镰下疝30
第四节 临床表现30
一、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30
二、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30
三、脑中心疝的临床表现31
四、大脑镰下疝的临床表现31
第五节 诊断31
第六节 鉴别诊断32
一、意识状态32
二、瞳孔和眼外肌32
三、原发性脑干损伤33
四、常见几种脑疝的鉴别33
第七节 治疗33
一、一般急诊处理34
二、手术治疗34
三、术后处理35
第四章 颅脑创伤的体格检查37
第一节 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37
一、病史37
二、临床表现37
三、体格检查38
四、神经系统检查39
第二节 颅脑创伤伤员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41
一、大脑半球损伤41
二、间脑损伤42
三、小脑损伤43
四、脑干功能不全43
第五章 颅脑创伤的分级与分类45
第一节 颅脑创伤分级45
一、分级系统45
二、医学分级47
第二节 颅脑创伤分类49
一、按创伤部位和病理分类49
二、按闭合性和开放性创伤分类49
三、按创伤机制分类51
四、按致伤物质分类52
五、按创伤程度分类52
六、按CT影像特征分类54
第六章 颅脑创伤的影像学57
第一节 头皮创伤57
一、帽状腱膜下血肿57
二、颅骨骨膜下血肿58
第二节 颅骨骨折58
一、颅盖骨骨折58
二、颅底骨折60
第三节 颅内的脑膜外血肿、积液、积气61
一、硬膜外血肿61
二、硬膜下血肿62
三、多发性血肿63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64
五、脑室内出血64
六、硬膜下积液65
七、颅内积气65
第四节 脑内血肿66
第五节 局部性颅脑创伤67
一、脑挫裂伤67
二、大脑深部灰质创伤68
三、脑干创伤68
第六节 弥漫性颅脑创伤69
一、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69
二、弥漫性轴索损伤70
第七节 继发性脑创伤71
一、脑疝71
二、缺血与梗死72
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72
第八节 开放性颅脑创伤73
一、贯通性颅脑创伤73
二、创伤性脑脊液漏74
第九节 创伤性后遗症74
一、脑软化74
二、脑萎缩75
三、脑积水75
四、脑内囊肿及脑穿通性囊肿76
五、颅骨缺损与脑膨出76
六、蛛网膜炎与蛛网膜囊肿77
七、创伤性癫痫77
八、创伤性颅内感染78
九、颅神经创伤79
第十节 小儿及老年人的颅脑创伤79
一、小儿颅脑创伤80
二、小儿颅骨生长性骨折81
三、老年人颅脑创伤82
第七章 颅脑创伤的电生理监测84
第一节 脑电图84
一、脑电图基础84
二、脑电监测在颅脑创伤监护中的应用85
第二节 诱发电位87
一、听觉诱发电位88
二、体感诱发电位89
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关系90
第八章 颅脑创伤的院前急救和急诊室处理94
第一节 颅脑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94
第二节 颅脑创伤患者的急诊室处理96
一、初步诊查96
二、深度诊查97
三、颅脑创伤患者的院前临床风险评估99
四、颅脑创伤患者的急诊处理99
第九章 颅脑创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及呼吸功能监测101
第一节 颅脑创伤后的呼吸道梗阻及肺不张101
一、呼吸道梗阻101
二、肺不张102
三、颈髓或胸髓的原发损伤或病变102
第二节 颅脑创伤合并原发性胸部损伤102
一、肋骨骨折102
二、创伤性气胸103
三、创伤性血胸103
第三节 神经源性肺水肿10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4
二、诊断104
三、监护及治疗105
第四节 颅脑创伤后肺部感染105
一、发病机制105
二、病原学106
三、诊断106
四、治疗107
五、诊治颅脑创伤患者肺部感染时呼吸道管理及应注意的问题107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7
一、临床特点108
二、治疗108
第六节 颅脑创伤患者的呼吸功能监测108
第十章 颅脑创伤的重症监护112
第一节 脑功能监测112
一、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112
二、脑血流监测113
三、脑氧代谢监测114
四、脑温监测115
第二节 脑外器官系统监测116
一、心电监护116
二、血流动力学监护116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监测117
四、胃肠功能监测118
五、肝功能监测119
六、肾功能监测120
第十一章 灾难情况下颅脑创伤患者的分类、转运、监护和管理122
一、颅脑创伤患者的早期分类检诊122
二、颅脑创伤患者的转运123
三、颅脑创伤伤员的监护和管理124
四、问题和展望125
第十二章 成人重型颅脑创伤围术期管理126
一、颅脑创伤流行病学126
二、颅脑创伤救治指南126
三、颅脑创伤的分类127
四、急救治疗128
五、重症治疗133
六、总结133
第十三章 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管理135
第一节 脑灌注压135
第二节 颅脑创伤脑灌注压和颅内压的管理137
第十四章 颅脑创伤患者的水、电解质管理140
第一节 水潴留和失水140
一、水潴留140
二、失水141
第二节 电解质紊乱142
一、高钠血症143
二、低钠血症144
三、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145
四、脑性盐耗综合征146
五、尿崩症148
六、低钾血症149
七、高钾血症150
第十五章 儿童颅脑创伤152
第一节 儿童颅脑创伤流行病学152
第二节 儿童颅脑创伤的分类与处理152
一、头皮血肿152
二、颅骨骨折153
三、颅内血肿157
四、弥漫性脑创伤158
五、儿童非意外性颅脑创伤159
第三节 儿童颅脑创伤的救治160
一、院前呼吸道处理160
二、血压、氧合的复苏161
三、儿童颅脑创伤患者的监测161
四、颅内压增高的控制阈值162
五、脑灌注压的控制阈值162
六、镇静药和肌松剂的应用163
七、脑脊液外引流163
八、高渗性治疗163
九、过度通气165
十、体温的控制165
十一、巴比妥药物疗法166
十二、去骨瓣减压术166
十三、糖皮质激素167
十四、血糖与营养的管理167
十五、创伤后癫痫的治疗167
第四节 儿童颅脑创伤的预防168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169
第十六章 脑震荡171
一、概述与定义171
二、脑震荡的致伤机制与病理生理171
三、脑震荡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分型172
第十七章 脑挫裂伤176
第一节 概述与损伤机制176
第二节 病理生理改变176
第三节 临床表现177
第四节 诊断177
第五节 鉴别诊断178
第六节 治疗与预后179
第七节 特殊类型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180
一、出血性脑挫裂伤180
二、多发脑挫裂伤180
三、双额叶脑挫裂伤181
第十八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和原发性脑干创伤184
第一节 弥漫性轴索损伤184
第二节 原发性脑干创伤186
第十九章 创伤性颅内血肿189
第一节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189
一、概论189
二、临床表现190
三、辅助检查19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1
五、治疗191
第二节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192
一、概论192
二、临床表现193
三、辅助检查19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3
五、治疗193
第三节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94
一、概论194
二、临床表现195
三、辅助检查19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6
五、治疗197
第四节 急性和亚急性脑内血肿198
一、概论198
二、临床表现198
三、辅助检查199
四、诊断199
五、治疗199
第二十章 颅脑开放伤201
一、病理基础201
二、临床表现202
三、诊断203
四、治疗204
五、颅脑清创术205
六、术后处理208
第二十一章 爆炸性颅脑创伤209
一、概述209
二、爆炸性颅脑创伤的致伤因素和分类210
三、爆炸性颅脑创伤的机制与病理生理213
四、爆炸性颅脑创伤的临床诊断220
五、爆炸性颅脑创伤的处理222
六、爆炸性颅脑创伤的预后227
第二十二章 高原颅脑创伤229
一、高原颅脑创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229
二、高原颅脑创伤的伤情特点229
三、高原颅脑创伤病理生理特点230
四、高原颅脑创伤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36
第二十三章 外伤性颈、颅血管性损伤240
第一节 颈、颅血管解剖240
一、颈总动脉240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242
三、脑底动脉环243
四、脑的静脉系统解剖243
第二节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45
一、概述245
二、海绵窦解剖245
三、病理生理247
四、临床表现248
五、影像学分型250
六、辅助检查253
七、诊断标准253
八、鉴别诊断254
九、治疗254
第三节 创伤性鼻出血256
第四节 创伤性夹层动脉瘤259
第二十四章 颅脑创伤后凝血异常的诊断和治疗261
一、正常凝血机制261
二、颅脑创伤后凝血障碍的发病机制263
三、颅脑创伤后凝血异常的临床意义263
四、诊断265
五、颅脑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266
六、展望269
第二十五章 多发伤患者中颅脑创伤的处理272
第一节 概述272
一、流行病学272
二、多发伤患者合并颅脑创伤处理原则272
第二节 颅脑创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273
一、颅脑创伤合并颈椎损伤273
二、颅脑创伤合并胸腰椎骨折274
三、颅脑创伤合并四肢、骨盆骨折274
第三节 颅脑创伤合并胸部伤275
一、伤情评估275
二、手术决策275
三、围术期正确的综合治疗275
第四节 颅脑创伤合并腹部伤276
一、颅脑创伤合并腹部伤特点276
二、颅脑创伤合并腹部伤治疗要点276
三、边抢救边诊断边抗休克277
四、手术决策277
五、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277
第五节 颅脑创伤合并颌面伤277
第二十六章 创伤性脑脊液漏281
一、流行病学281
二、临床表现281
三、诊断281
四、治疗282
五、细菌性脑膜炎的防治283
第二十七章 眼眶解剖与入路284
第一节 眼眶解剖与毗邻284
第二节 经眶顶入路290
第三节 经眶外侧壁入路292
第四节 视神经管减压术293
第二十八章 颅脑创伤后癫痫的诊断和治疗297
一、癫痫的发生率297
二、癫痫的危险因素297
三、发病机制297
四、临床诊断298
五、治疗300
六、预后301
第二十九章 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303
第一节 高代谢状态303
第二节 高分解状态304
第三节 颅脑创伤后机体的反应305
第四节 营养评估306
第五节 营养支持的目的306
第六节 营养支持的热卡计算方法306
第七节 营养支持的途径307
第八节 免疫营养素的地位307
第九节 高血糖反应308
第三十章 颅脑创伤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311
第一节 帽状腱膜下脓肿311
第二节 骨髓炎311
第三节 硬膜下或硬膜外积脓312
第四节 脑脓肿314
第五节 脑膜炎315
一、创伤后脑膜炎315
二、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317
第六节 脑室炎:脑室外引流以及ICP监测相关的感染318
第七节 颅内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原则319
第三十一章 颅脑创伤的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321
第一节 创伤性脑积水的流行病学321
第二节 脑积水的发生机制321
第三节 创伤性脑积水的病理生理322
第四节 创伤性脑积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23
一、临床表现323
二、辅助检查323
三、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诊断324
四、鉴别诊断325
第五节 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325
一、手术治疗指征325
二、手术治疗方法326
三、并发症的防治326
第三十二章 创伤性颅骨缺损整复的时机和方法329
第一节 创伤性颅骨缺损的原因与临床表现329
一、创伤性颅骨缺损的原因329
二、创伤性颅骨缺损的临床表现329
第二节 创伤性颅骨缺损修复时机330
一、延期手术330
二、早期手术330
三、同期手术330
四、儿童颅骨修复时机330
第三节 创伤性颅骨缺损修复方法331
一、创伤性颅骨缺损的面积估算331
二、颅骨修补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31
三、颅骨修补材料331
四、手术方法332
五、颅骨修补术的并发症333
第三十三章 颅脑创伤的康复337
第一节 颅脑创伤康复治疗的分期337
一、重症监护室的康复337
二、康复医学科病房的康复337
三、社区康复338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康复评定338
一、颅脑创伤严重程度的康复评定338
二、颅脑创伤的其他康复评定338
第三节 颅脑创伤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339
一、意识障碍的康复治疗339
二、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340
三、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342
四、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342
五、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与营养补充343
六、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343
七、心理障碍的康复治疗344
八、二便障碍的康复治疗345
九、疼痛的康复治疗345
十、癫痫的治疗346
十一、内分泌系统失调的治疗346
第三十四章 颅脑创伤后的神经精神障碍348
一、概述348
二、发病机制348
三、临床表现348
四、诊断350
五、治疗351
六、预后351
第三十五章 颅脑创伤的预后352
第一节 颅脑创伤预后的评估方法352
第二节 影响颅脑创伤预后的因素356
第三十六章 脑死亡及伦理学问题361
一、脑死亡概念的演变及其含义361
二、脑死亡的判定362
三、临床判定363
四、确认试验364
五、判定步骤367
六、脑死亡判定标准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367
七、伦理学问题367
第三十七章 儿童和青少年重型颅脑创伤指南及其解读370
一、颅内压监测指征370
二、颅内压增高的处理阈值371
三、脑灌注压阈值371
四、高级神经监测技术371
五、神经影像371
六、高渗治疗372
七、体温控制372
八、脑室外引流372
九、巴比妥治疗373
十、去骨瓣减压治疗颅脑高压373
十一、过度通气373
十二、皮质类固醇374
十三、止痛、镇静和神经肌肉阻滞374
十四、葡萄糖和营养374
十五、预防性抗癫痫374
第三十八章 颅脑创伤的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377
第一节 循证医学377
一、循证医学的产生377
二、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378
三、临床常用研究方法380
四、RCT试验381
五、Meta分析382
六、循证医学在颅脑创伤中的运用382
第二节 转化医学383
一、转化医学的产生383
二、转化医学的核心思想384
三、转化医学的发展384
四、转化医学研究热点展望385
五、小结386
热门推荐
- 3613811.html
- 3356713.html
- 2682381.html
- 3064016.html
- 2410377.html
- 2293037.html
- 2005542.html
- 740622.html
- 2084462.html
- 3837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6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2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5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7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