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的振兴与发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东北的振兴与发展
  • 于振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5485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东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北的振兴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战略地位与比较优势3

第一节 区域背景3

一、地理位置和区域概况3

二、自然景观与资源环境4

第二节 战略地位5

一、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在全国的重要地位5

二、东北地区是全国的重要经济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7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关系全国实现工业化的重大战略问题10

四、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1

第三节 比较优势13

一、地缘经济优势13

二、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庞大的固定资产存量16

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19

四、智力资源具有明显优势20

第二章 发展中的问题与理性思考23

第一节 思想观念与体制障碍23

一、思想观念影响24

二、体制障碍25

第二节 “东北现象”的产生及其影响27

一、“东北现象”的产生27

二、“东北现象”的影响27

第三节 结构性矛盾突出31

一、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突出31

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32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33

一、区域经济发展滞后33

二、地区和城乡发展差距扩大34

第五节 资源环境问题加重36

一、区域性资源枯竭问题36

二、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严重38

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40

第六节 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问题42

一、职工下岗与失业问题比较突出42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43

三、人力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43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与战略对策48

第一节 振兴与发展的基本思路48

一、振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48

二、东北的振兴从根本上说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49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应当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49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开拓创新,开创新局面50

五、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振兴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51

第二节 发展目标52

一、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52

二、东北振兴与发展的战略目标53

第三节 战略对策54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54

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体制与机制创新55

三、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结构升级58

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62

五、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东北区域经济整体振兴66

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71

七、加强精神文明与公民道德建设,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强大思想保障72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布局79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思考79

一、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79

二、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79

第二节 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问题81

一、区域经济发展历程81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86

第三节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途径92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92

二、发挥中部地区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94

三、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96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97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99

六、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快区域经济发展102

第四节 优化资源与区域布局,建设现代化产业基地104

一、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104

二、现代化钢铁工业基地109

三、新型石化工业基地112

四、高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117

五、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121

六、能源基地建设129

第五节 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131

一、区域规划的意义及其实践回顾131

二、东北区域规划初步研究与思考134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150

第一节 面向新世纪的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151

一、21世纪初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151

二、21世纪初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152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形成与问题155

一、产业结构形成与区域背景155

二、产业结构形成及问题分析156

第三节 国内外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经验启示167

一、国外发达国家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经验167

二、国内有关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经验168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基本思路169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要求169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172

第五节 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172

一、第二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172

二、加强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186

三、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191

第六节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193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与思考193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对策194

第六章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

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200

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200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保障201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3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203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213

第三节 能源开发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27

一、东北能源建设历程与能源利用结构变化227

二、当前能源开发利用与建设的问题228

三、能源开发与建设的总体思路230

四、能源建设的区域布局与重点项目231

第四节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水利建设236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236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问题239

三、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水利建设241

第五节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244

一、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发展现状244

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245

第七章 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250

第一节 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250

一、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认识与思考250

二、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253

第二节 构建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254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及其空间结构与问题254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本思路258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途径与战略重点259

第三节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264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意义264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途径与对策268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7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东北地区有突出的现实意义272

二、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73

第八章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78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及经验启示278

一、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发展趋势278

二、区域经济横向联合与协作的经验启示280

第二节 东北地区经济横向联合与协作282

一、区域经济横向联合与协作的回顾282

二、区域经济横向联合与协作问题透视284

第三节 加强区域经济横向联合与协作,促进东北振兴288

一、区域横向联合与协作的基本思路288

二、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及城市之间的区域联合与经济协作289

第四节 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295

一、东北亚地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区域经济合作295

二、发挥地缘经济优势,扩大边境地区合作297

三、开展与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与主要途径297

第九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05

第一节 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305

一、传统工业化的问题305

二、新型工业化的特点306

第二节 东北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面临的矛盾和问题307

一、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障碍307

二、工业企业老化现象严重,不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308

三、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的主要弊端308

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水平低308

五、人力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309

六、体制障碍310

第三节 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311

一、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认识311

二、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312

第四节 东北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探索314

一、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实现新型工业化315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实现新型工业化316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新型工业化319

四、加快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322

第十章 东北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326

第一节 东北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考326

一、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326

二、关于和谐社会建设327

第二节 东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328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践意义328

二、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331

第三节 东北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340

一、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340

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与问题辨析342

三、建设“和谐东北”的对策与措施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