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
  • (澳)刘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2143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研究背景1

一 引言1

二 考古学对龙山文化的构建1

三 龙山文化与国史的构建4

四 进化论方法在龙山文化研究中的运用8

五 重建研究方法11

六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14

第二章 环境变化和中国最初的复杂社会16

一 引言16

二 地理框架16

三 古代环境与文化发展18

四 结语27

第三章 家户生计和家户仪式29

一 引言29

二 家户活动:综述30

三 康家的一个家户44

四 康家考古遗存说明的问题54

五 结论64

第四章 社区内的空间布局与社会关系66

一 引言66

二 新石器时代聚落的空间布局67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结构86

四 讨论和结论102

第五章 社区墓葬形态106

一 引言106

二 墓葬形态的各种研究方法107

三 墓葬形态的地域变化114

四 讨论139

五 结论144

第六章 中原复杂社会的发展与衰落145

一 引言145

二 方法145

三 资料147

四 区域聚落形态148

五 非封闭型地区的社会复杂化170

六 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172

七 讨论与结论174

第七章 中原以外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与衰落176

一 引言176

二 山东区域聚落形态177

三 陕西中部地区聚落形态190

四 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的比较202

五 讨论和结语203

第八章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205

一 引言:从酋邦到国家205

二 二里头文化——夏王朝的探索207

三 先商文化217

四 结论218

第九章 重建社会进程220

一 引言220

二 社会等级和整合的发展220

三 社会变化的动力226

四 结论及未来的研究课题231

附录233

附录1.1 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233

附录1.2 龙岗寺遗址半坡中期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233

附录1.3 三里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234

附录1.4 三里河遗址龙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234

附录1.5 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235

附录1.6 尹家城遗址龙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工具类型235

附录2 四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良好的房屋地面上的器物236

附录3 康家遗址T26中龙山文化时期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骨骼数量比例237

附录4 康家遗址H71出土的兽骨238

附录5 贾湖第一期遗址北部房址群遗迹遗物(裴李岗文化早期)239

附录6 康家、灰咀、王城岗遗址出土工具组合比较(龙山时期)240

附录7.1 贾湖遗址单人葬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裴李岗文化早期)241

附录7.2 水泉遗址单人葬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裴李岗文化晚期)241

附录7.3 龙岗寺遗址单人葬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仰韶文化早期)241

附录7.4 大汶口遗址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大汶口文化早期:二、三期)242

附录7.5 尉迟寺遗址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大汶口文化晚期)242

附录7.6 呈子遗址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龙山文化晚期)242

附录7.7 民和阳山遗址单人葬和迁葬墓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马家窑文化晚期)243

附录7.8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随葬品数量分布情况(齐家文化)243

附录8.1 豫西和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4

附录8.2 陶寺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4

附录8.3 伊洛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5

附录8.4 豫北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5

附录8.5 豫中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6

附录8.6 山东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7

附录8.7 关中地区龙山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8

附录8.8 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地区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概览249

附录9 河南新石器时代城址250

附录10 中原地区仰韶、龙山文化聚落资料概览251

附录11 山东地区29县市新石器、岳石文化遗址资料概览252

参考文献253

译后记284

图1.1 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文化主要遗址分布图3

图2.1 黄河流域地形图17

图2.2 古文献记载的中原地区主要湖泊分布图18

图2.3 东亚季风前沿的最远位置21

图2.4 中国古植被分布图22

图2.5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早期河南、山东和陕西遗址数量变化24

图2.6 全新世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升降曲线25

图3.1 第三章涉及的主要遗址30

图3.2 新石器时代四个墓地出土的与性别相关工具出现频率比较图32

图3.3 姜寨遗址F17(仰韶文化半坡期)平面图及居住面发现的遗物33

图3.4 黄楝树遗址F1(屈家岭文化)平面图及居住面发现的遗物34

图3.5 尉迟寺遗址F37(大汶口文化晚期)出土工具分布图35

图3.6 新石器时代食器、工具和房子规模之间的关系37

图3.7 尉迟寺遗址F33(大汶口文化晚期)出土遗物平面图和主要陶器类型40

图3.8 尹家城遗址F204(龙山文化晚期)出土遗物及人骨分布图41

图3.9 登封王城岗遗址H1(龙山文化晚期)发现的人骨43

图3.10 客省庄遗址龙山时期房址及灰坑分布图43

图3.11 第三章涉及的陕西临潼发现的主要遗址45

图3.12 康家遗址略图46

图3.13 康家遗址1990年发掘区域房址分布剖面示意图47

图3.14 康家遗址典型房址F256结构举例48

图3.15 康家遗址F267居住面朱绘动物图像48

图3.16 康家遗址H69中的墓葬M53、M54及H71中的墓葬M5549

图3.17 康家遗址H69(A)、H71(B)、H79(C)出土的卜骨49

图3.18 康家遗址的墓葬M56和M5750

图3.19 康家遗址的墓葬M58和M5951

图3.20 康家遗址出土的水牛、猪、羊骨骼年龄比较示意图53

图3.21 白家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猪骨与鹿骨比例变化示意图56

图3.22 康家遗址动物遗存和人骨分布柱状图56

图3.23 渭河流域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遗址出土镞的比例比较图58

图3.24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A)和八卦图案的玉片(B)60

图4.1 第四章涉及的主要遗址67

图4.2 贾湖遗址西区北部第一期居住遗迹及墓葬分布图69

图4.3 贾湖遗址第二期房址、墓葬、陶窑和壕沟遗迹分布图70

图4.4 姜寨遗址仰韶文化村落平面图73

图4.5 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半坡期F47平剖面图及遗物出土位置示意图74

图4.6 渭河流域仰韶文化早期人面鱼纹彩陶盆75

图4.7 灵宝西坡遗址仰韶文化中期大型房址(F105)、中型房址(F104)平面图77

图4.8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大型房址(F901)平面图80

图4.9 大地湾遗址F901出土的陶器80

图4.10 案板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大型房址F3及其周围灰坑81

图4.11 陕西和中亚发现的陶塑人像及帽子83

图4.12 西山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夯土墙设防聚落示意图86

图4.13 尉迟寺遗址平面图88

图4.14 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居住区出土食器数量分布的四个级别90

图4.15 赵家来遗址龙山文化晚期院落复原图92

图4.16 平粮台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城墙(A)及其南门门卫房(B)平面图94

图4.17 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平面图95

图4.18 古城寨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城墙(A)和宫殿区(B)平面图96

图4.19 陶寺遗址城墙范围及与陶寺遗址相关的大崮堆山采石场位置99

图4.20 大崮堆山采石场出土的石器毛坯和陶寺遗址出土的石器成品比较101

图5.1 第五章涉及的主要遗址107

图5.2 大汶口遗址出土带有二层台的大汶口文化早期大型墓葬(M2005)平剖面图及主要器物110

图5.3 山东发现的蛋壳陶杯111

图5.4 新石器时代琮、璧和牙璋三种玉器分布图111

图5.5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乐器或宗教仪式用器112

图5.6 贾湖遗址第二期(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群分布图116

图5.7 贾湖遗址第二期(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117

图5.8 水泉遗址裴李岗文化晚期墓葬分布图117

图5.9 水泉遗址裴李岗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118

图5.10 龙岗寺遗址仰韶文化早期墓葬和灰坑分布图119

图5.11 龙岗寺遗址仰韶文化早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120

图5.12 龙岗寺遗址仰韶文化早期随葬品相对丰厚的墓葬中出土骨锥比例比较图120

图5.13 洪山庙墓地(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期)平面图121

图5.14 史家墓地及二次葬坑(M25)平面图122

图5.15 仰韶文化时期史家、元君庙、姜寨遗址不同年龄组群间性别比例柱状图123

图5.16 陶寺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等级金字塔形分布图125

图5.17 陶寺遗址Ⅲ区龙山文化晚期墓葬分布图126

图5.18 大汶口遗址三组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群分布图128

图5.19 大汶口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129

图5.20 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131

图5.21 呈子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分布图132

图5.22 呈子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132

图5.23 呈子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墓葬和灰坑分布图133

图5.24 民和阳山遗址马家窑文化晚期墓葬和祭祀坑分布图134

图5.25 民和阳山遗址马家窑文化晚期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数量二维关系图135

图5.26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齐家文化墓葬分布图137

图5.27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齐家文化M48平面及随葬品出土位置示意图138

图5.28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齐家文化)墓葬随葬品数量与随葬石璧数量二维关系图139

图6.1 河南境内裴李岗文化遗址分布图149

图6.2 河南境内遗址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150

图6.3 河南境内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151

图6.4 豫西和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等级柱状图152

图6.5 豫西聚落群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153

图6.6 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154

图6.7 晋南和河南境内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155

图6.8 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十四组聚落群分布图157

图6.9 晋南临汾盆地仰韶文化至二里头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1500年)最大遗址规模和遗址数量对比图158

图6.10 龙山文化陶寺早晚期三级聚落等级柱状图159

图6.11 龙山文化陶寺早晚期遗址分布图160

图6.12 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161

图6.13 龙山文化时期遗址聚落等级对比图163

图6.14 伊洛河流域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165

图6.15 豫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166

图6.16 豫中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169

图6.17 七个聚落组仰韶至龙山文化遗址数量和最大遗址规模比较图170

图6.18 中原包含大汶口和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遗址分布图171

图7.1 山东遗址群的聚落等级柱状图179

图7.2 山东临沂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180

图7.3 山东遗址群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181

图7.4 山东日照地区主要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183

图7.5 鲁北地区四处龙山文化城址和小村落分布图185

图7.6 山东丁公遗址出土龙山文化陶片上的刻划符号186

图7.7 鲁西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189

图7.8 渭河流域老官台文化遗址分布图191

图7.9 渭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192

图7.10 渭河流域四组龙山文化遗址群分布图194

图7.11 渭河流域龙山时期四组遗址群的三级聚落等级柱状图195

图7.12 渭河流域龙山时期四组聚落群的等级规模分布对比图196

图7.13 陕西漆水河下游遗址分布图198

图7.14 甘肃葫芦河流域文化分布纬度变化图200

图7.15 甘肃葫芦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至周代的聚落位置、数量和规模变化图201

图8.1 新砦、二里头和下七垣遗址分布图208

图8.2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四级聚落等级柱状图209

图8.3 二里头文化聚落群等级规模分布图209

图8.4 二里头遗址略图212

图8.5 二里头遗址1、2号宫殿基址平面图213

图8.6 二里头遗址与周边自然资源(金属和盐)分布位置图215

图9.1 龙山时期和二里头时期聚落模式示意图222

图9.2 河南杞县鹿台岗龙山遗址1号建筑遗迹229

表1.1 本书涉及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和分布3

表5.1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墓葬差异跨文化比较140

表6.1 衡量社会复杂程度的四种变量之间的大致对应关系146

表7.1 江苏北部遗址分布变化与相应的海侵事件182

表9.1 仰韶、龙山和二里头时期社会组织、聚落等级和行政等级的关系221

表9.2 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早期青铜时代的社会发展2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