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
  • 荣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7813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新闻报道-受众-心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选题的提出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1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1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背景2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4

一、理论意义4

二、现实意义5

第三节 本选题研究现状7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7

二、社会问题报道的研究11

三、媒体与受众关系研究14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27

一、研究方法27

二、研究结构与预期目标28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问题”的框架报道分析30

第一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30

一、理论背景30

二、研究方法:内容分析34

第二节 媒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建构37

一、研究程序37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44

第三节 结论与分析59

一、媒体立场:大学生媒体地位仍然被动60

二、舆论总量:整体不足,消极报道比重偏大61

三、媒介议题:政府与大学生之间的报道真空61

四、报道方式:接近性较差,服务性信息缺乏62

五、话语方式:放大社会偏见62

第三章 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63

第一节 理论背景63

一、大众媒介与受众认知的互动63

二、社会建构论70

三、议程设置理论72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程序74

一、问卷调查法74

二、访谈法77

第三节 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79

一、媒介使用情况80

二、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使用情况83

三、媒介期待92

四、小结93

第四节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报道议题的认知情况94

一、议题认知情况95

二、就业政策与择业意向97

三、小结99

第五节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报道的态度分析101

一、大学生对就业报道的态度的评价维度101

二、量表的设计与检验103

三、研究发现113

四、小结132

第六节 访谈:大学生就业报道与受众心理133

一、对应届生的调查133

二、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140

三、对应届毕业生家长的调查141

四、对媒体记者的调查(参考)143

五、小结144

第七节 总结与分析145

一、受众个人因素145

二、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146

第四章 社会问题报道过程中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分析149

第一节 社会问题报道的社会效果分析149

一、构建社会认知图示,形成社会认同150

二、加剧社会偏见和认知不协调151

第二节 我国社会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52

一、报道结构失衡152

二、对社会问题认识“不到位”、缺乏预警能力152

三、先入之见影响解释公正性,话语官方化影响受众接受心理153

第三节 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引导策略分析153

一、社会问题报道中媒介的角色定位153

二、社会问题报道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154

第五章 总结与评价159

第一节 总结159

一、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问题”的框架报道分析160

二、就业问题报道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162

三、社会问题报道过程中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分析165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168

一、交叉研究视角168

二、对媒介中社会问题报道进行内容分析168

三、将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169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169

一、对社会问题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应进一步做话语分析169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采集还不够合理169

三、访谈的层次不够全面、内容不够丰满170

第四节 今后的研究方向170

一、建构社会问题报道的研究模型170

二、不断探讨更为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171

参考文献172

附录一 2007年天津媒体大学生就业报道统计表176

附录二 2008年天津媒体大学生就业报道统计表184

附录三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问题报道的态度调查问卷190

后记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