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仪礼·丧服》考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仪礼·丧服》考论
  • 丁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998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仪礼-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仪礼·丧服》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仪礼·丧服》的思想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的价值1

第二节 《仪礼·丧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4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7

第二章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的形成和确立10

第一节 《仪礼·丧服》是中国古代丧服制度形成和确立的标志10

第二节 “三年之丧”源流综考22

一 “三年之丧”的起源和形成23

(一)“古之人皆然”、“三代共之”与“古今之所壹”——先秦儒家之说和后儒的弥缝与修正23

(二)“殷商旧制”说28

(三)“东夷之俗”说33

(四)“武王创制”说35

(五)“周公之法”说41

(六)“孔子创制”说42

(七)“叔向首倡”说45

(八)结论46

二 “三年之丧”的流变49

第三章 《仪礼·丧服》经、传、记述论53

第一节 《仪礼·丧服》经的作者与撰作时代54

一 《仪礼》书名溯源54

二 《仪礼》的作者与撰作时代57

(一)今、古文学派的争议和对立57

1.古文学派认为《仪礼》为周公所作58

2.今文学派则将《仪礼》的编著权归于孔子61

(二)疑古学派的观点65

(三)《仪礼》的作者与撰作时代之我见71

1.《仪礼》与周公“制礼作乐”的关系71

2.《仪礼》与孔子的关系75

3.疑古学派关于《仪礼》成书年代诸说平议80

三 结论83

一 《丧服传》与子夏的关系84

第二节 《仪礼·丧服》的传、记及其与经文的关系84

二 《丧服传》中的“旧传”及其与《礼记》的关系97

三 《仪礼·丧服》“记”文的撰作时代103

四 《仪礼·丧服》经、记、传三者的关系106

第四章 《仪礼·丧服》服制考述108

第一节 《仪礼·丧服》服饰规制的基本内容108

一 衰裳109

二 首服112

(一)冠饰112

(二)发饰114

1.女子发饰114

2.男子发饰116

三 绖带117

(一)首绖117

(二)腰绖119

(三)绞带、布带120

四 鞋饰121

五 杖123

六 《仪礼·丧服》服制、丧期综表129

第二节 《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五服制度——服制、丧期、服丧主体与服丧对象130

一 斩衰服131

二 齐衰服139

(一)齐衰三年139

(二)齐衰杖期141

(三)齐衰不仗期144

(四)齐衰三月153

三 大功服158

(一)殇大功服158

(二)成人大功服160

四 小功五月服167

(一)殇小功服167

(二)成人小功服170

(一)殇缌麻服174

五 缌麻三月服174

(二)成人缌麻服176

六 繐衰七月服182

七 《仪礼·丧服》本宗五服表184

八 《仪礼·丧服》外亲服表185

第五章 《仪礼·丧服》的制服原则与有关服制义例186

第一节 服术有六——《礼记》所总结归纳出的制服原则186

一 “亲亲”188

二 “尊尊”189

三 “名服”192

四 “出入”192

五 “长幼”193

六 “从服”194

第二节 后儒从《仪礼·丧服》中归纳出来的服制义例197

一 正服200

二 义服201

三 降服202

(一)因“不贰斩”而降203

(二)因“出逆”而降204

(三)因“殇”而降204

(四)因“尊”而降205

(五)因“厌”而降206

(六)因“从服”而降207

(七)因“报服”而降207

(八)因“避嫌疑”而降208

四 加服209

五 报服209

六 生服210

七 从服210

八 名服210

九 历代诸儒所定丧服义例比较表211

第一节 “姨”服重于“舅”服所蕴含的深层社会内涵221

第六章 《仪礼·丧服》所反映的上古婚姻家庭制度221

第二节 从“嫂叔无服”看周人在铲除群婚遗风、巩固个体婚制方面的努力235

第三节 从《仪礼·丧服》中的亲属称谓看上古婚姻遗俗247

一 “舅”、“姑”248

二 “从父”、“从母”251

三 “侄”与“昆弟之子”253

四 “娣”、“姒”255

第七章 《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社会关系和伦理观念258

第一节 《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258

一 周代宗法略说258

二 《仪礼·丧服》中的宗法内容263

(一)“正体于上”与“传重”——对嫡长子特别尊崇的理由263

(二)“大宗者尊之统”——对宗子的突出尊崇265

(三)从“天子诸侯绝旁期”看“君统”与“宗统”的关系267

第二节 《仪礼·丧服》所反映的周代分封(封建)制度276

第三节 《仪礼·丧服》中所蕴含的伦理观念280

一 《仪礼·丧服》中的“三纲”观念281

二 《仪礼·丧服》中的“五伦”观念283

第八章 《仪礼·丧服》与其他先秦文献所载丧服制度之比较研究288

第一节 《礼记》所载丧服制度与《仪礼·丧服》之比较研究288

一 《礼记》论礼诸篇记述的丧服制度与《仪礼·丧服》经、传基本上是一致的290

二 对《礼记》与《仪礼·丧服》经、传不同服制内容的考察与分析295

(一)《礼记》不同于《仪礼·丧服》经、传的服制内容295

(二)《礼记》所补充的《仪礼·丧服》经、传所无的服制内容301

(三)《仪礼·丧服》经、传的内容有歧异时,《礼记》或背经从传,或依违于二者之间302

第二节 《春秋经传》、《墨子》及其他先秦文献所载丧服制度与《仪礼·丧服》之比较研究306

一 《仪礼·丧服》经、传的基本内容在其他先秦文献中多有所反映307

二 其他先秦文献与《仪礼·丧服》经、传歧异的服制内容312

(一)服制等级的不同312

(二)有服与无服的不同315

(三)服丧主体与服丧对象的不同316

(四)其他先秦文献所记述的一些不见于《仪礼·丧服》的服制内容317

主要征引与参考文献321

后记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