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信息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信息化
  • 吕新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709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信息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一、信息化1

二、信息与信息科学3

三、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7

四、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10

第二节 基本规律16

一、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16

二、信息化覆盖现代化建设的全局20

三、信息化的后发优势与后来居上26

第二章 信息化是历史的机遇29

第一节 全球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29

一、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和内涵29

二、加快实现信息化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举措30

三、加快实现信息化,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31

第二节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32

一、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33

第三节 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现代化33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现代化34

三、信息化带动服务业现代化34

第四节 信息化带动社会发展36

一、信息化与科教兴国36

二、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38

三、信息化与西部开发38

四、信息化带动文化发展40

第三章 中国国家信息化体系42

第一节 国家信息化的定义42

第二节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42

一、信息技术应用42

二、信息资源44

三、信息网络44

四、信息技术和产业44

第三节 国家信息化工作体系45

六、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45

五、信息化人才45

一、领域信息化要抓好典型46

二、区域信息化要突出重点46

三、企业信息化要讲求实效46

四、社会信息化要注重服务47

第四节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47

一、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47

二、国家信息化指标的定义和特点47

三、制定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原则48

四、建立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步骤48

五、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49

第四章 中国信息化的历程51

第一节 中国信息化历史的回顾51

一、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51

二、启动阶段(1993年3月至1997年4月)53

三、展开阶段(1997年4月至2000年10月)53

四、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54

第二节 中国信息化思路的演进55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55

二、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56

三、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58

第三节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状况58

一、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59

二、各地竞相加快信息化进程59

三、制定规划、统筹安排、联合建设与振兴经济相结合60

四、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60

五、互联网高速发展,应用环境不断改善60

六、政务信息化取得进展61

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可喜成绩62

八、制定信息化政策法规62

九、开展信息化普及教育63

十、建立信息化专家队伍,开展信息化理论研究63

十一、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63

一、领域信息化67

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重点应用67

二、区域信息化75

三、企业信息化76

四、社会信息化79

五、教育信息化80

第五章 中国推进信息化的基本经验84

第一节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84

第二节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86

第三节 在政府统筹规划和积极推动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89

第四节 以应用需求为主导搞好信息化建设92

第五节 以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发展94

第六节 构建以“互联、开放、共享”为特征的信息化平台96

第七节 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97

第八节 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广泛引导群众参与99

第九节 培育人才队伍是推进信息化的关键101

第十节 坚持开放原则,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104

一、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展望107

第六章 推进中国信息化的指导方针与战略目标107

第一节 中国信息化展望107

二、信息技术发展展望108

三、通信网络发展展望109

四、信息产业发展展望110

五、信息化法制建设展望111

六、信息化人才培养展望112

第二节 中国信息化的指导方针112

第三节 中国信息化的战略目标113

第七章 推进中国信息化的重点任务115

第一节 农业信息化116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点116

二、农村信息化117

三、林业信息化117

四、水利信息化117

第二节 工业信息化118

一、制造业信息化118

五、气象信息化118

二、基础行业信息化119

三、服务业信息化119

四、建立并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120

五、企业信息化公共环境建设121

六、不同规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122

第三节 社会信息化122

一、教育领域信息化122

二、科技领域信息化123

三、资源和环境领域信息化123

四、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124

五、社会保障信息化124

六、社会治安信息化125

七、城市和社区信息化125

八、新闻和文化领域信息化125

第四节 政务信息化126

一、建设政府专用信息平台126

九、建设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数据库126

二、政府内部业务工作信息化127

三、政府对社会和公众服务信息化127

四、政府网上招标与采购128

五、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化保障体系128

第五节 电子商务128

一、组织力量研究电子商务发展战略128

二、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和环境建设129

三、做好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作129

三、进一步增强核心传输网的能力130

四、加速城域网发展130

第六节 通信网络建设130

二、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电信新体制130

一、重点任务130

五、加快广播电视网络建设131

六、积极推进移动通信的发展131

七、不断创新,发展增值服务131

第七节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131

三、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132

四、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产品132

一、集成电路132

二、新型元器件132

五、数字化消费类电子产品133

六、重点突破关键信息技术133

第八节 信息网络安全建设134

一、信息化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挑战134

二、国家信息安全的发展战略136

三、构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137

第九节 信息化法制环境140

一、信息化法制建设的必要性140

二、信息化法制体系框架141

三、电信法141

六、政府信息化立法142

第十节 信息化人才队伍142

一、信息化人才需求142

五、网络信息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142

四、电子商务142

二、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143

三、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143

四、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144

五、全民信息技术基本应用技能培训145

第八章 信息化与国防现代化146

第一节 信息化对国防建设的影响146

第二节 国防信息化的含义147

第三节 国防信息化发展战略149

一、基本思路149

二、发展方针149

三、主要对策和措施150

第九章 信息化保障体系1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保障153

第二节 加强信息化研究工作154

一、信息化理论研究154

三、信息化法规研究155

第三节 资金投入保障155

二、信息化政策研究155

第四节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156

一、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156

二、积极开展信息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156

第十章 领域信息化实例157

第一节 银行卡工程157

一、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157

二、联网联合工作取得一定进展157

一、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158

三、相关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陆续出台158

第二节 税务管理158

二、金税工程159

三、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159

四、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160

五、办公自动化建设160

第三节 金关工程160

一、金关工程应用系统建设161

三、金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162

二、金关工程主干网建设162

第四节 教育信息化163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163

四、金关工程安全体系建设163

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164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十五”教育信息化规划166

第五节 农业信息化167

一、农业信息化进展情况167

二、农业信息化重点工作168

一、首都信息化发展现状169

第十一章 区域信息化实例169

第一节 北京市169

二、首都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情况170

三、首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75

四、首都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举措176

第二节 上海市180

一、上海市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概述180

二、“九五”期间上海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181

三、“十五”期间上海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185

四、上海市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186

第三节 天津市187

一、“九五”期间工作进展情况187

二、主要经验189

三、“十五”期间发展基本思路190

第四节 广东省191

一、发展现状191

三、对策与措施195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195

第五节 黑龙江省196

一、信息化工程建设综述196

二、“十五”期间信息化应用重点工程197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198

四、信息产业发展概况199

五、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00

六、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进程200

七、信息化人才培养202

八、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203

九、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经验体会204

第六节 山东省206

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逐渐得到应用206

二、信息基础设施较为完备206

三、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省的支柱产业207

四、体会与经验教训208

五、重点措施209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210

第七节 四川省210

二、基础设施建设212

第八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2

一、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12

二、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213

第九节 深圳市215

一、信息技术应用情况216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17

三、信息产业发展情况217

四、“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218

第十节 杭州市220

一、杭州市信息化建设主要情况220

二、杭州市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224

第十二章 企业信息化实例227

第一节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227

一、“斯达”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的背景227

二、“斯达”企业管理信息化概况228

三、典型系统229

四、几点体会235

第二节 海尔集团237

一、海尔产品全面实现信息化237

二、信息化建设支撑市场链和业务流程再造239

第三节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240

一、上海宝山钢铁集团信息化发展历程240

二、宝钢B-ERP系统的基本原则241

三、宝钢B-ERP系统的实施效应241

四、上海宝山钢铁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要点242

五、上海宝山钢铁集团的信息产业化能力243

第四节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44

一、“九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建设概况245

二、“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48

第五节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248

一、信息化是哈电机的必然选择249

二、信息化使哈电机实现设计与制造的集成化和现代化250

三、信息化使哈电机再创新效益254

二、全面实施企业过程再造,构建基于ERP的电子商务平台256

一、以信息化的思路,确立企业改革的新目标256

第六节 哈药集团药材公司256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260

附录 中国信息化的有关文献和法规261

第一部分 中共中央文件摘编261

第二部分 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资料摘编263

第三部分 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目录表347

第四部分 中国信息化大事记348

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