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王振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ISBN:780155499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序)1

第一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制度变迁背景1

一、“转型”的界定及其基本理论分析框架2

二、逻辑的起点和现实的起点9

(一)历史的事实和逻辑的起点9

(二)社会主义制度设计的理性偏差11

(三)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般逻辑分析和评价18

(四)逻辑的必然和现实的起点26

三、市场的“复归”与主义的选择36

(一)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内涵37

(二)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基本社会制度选择42

第二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57

一、引言57

二、从中央集权到微观主体自主决策60

(一)经济性分权: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起点60

(二)社会主义的分权模式62

(三)经济性分权的制度基础65

(四)中国经济决策机制转换的轨迹66

三、价格市场化69

(一)价格市场化69

(二)价格在市场机制中的核心作用71

(三)价格机制转换的两种途径72

(四)双轨制改革的理论诠释73

四、经济货币化75

(一)经济转型过程是一个经济货币化的过程75

(二)经济货币化的作用77

(三)转型经济货币化的过程79

五、动力机制的转换81

(一)资源配置过程中动力机制的两个方面81

(二)激励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提出81

(三)经济体系中的三种激励方式82

(四)经济激励的形式83

(五)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约束机制85

六、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发展87

(一)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87

(二)有效竞争是维持市场效率的保证88

(三)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的区别89

(四)产权是市场竞争的基础90

七、结论91

第三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政府职能转换100

一、经济学家对政府职能认识的演变100

(一)古典经济学家对政府职能的界定101

(二)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经济学家对政府职能的论证106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主张减少政府职能110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114

(一)政府经济职能应严格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114

(二)政府经济职能仅限于能够修补的市场缺陷118

(三)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同样要遵循成本—收益规则121

三、我国政府职能转换124

(一)对现有政府职能进行彻底清理并加以分解,使政府专注于自己的应尽职责127

(二)改革政府机构,压缩政府规模128

(三)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开129

第四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宏观调控运行132

一、一种新的宏观经济模型132

(一)收入—支出模型133

(二)有效需求137

(三)货币经济:内生的货币供给140

二、中国的经济波动:1990—1998148

(一)名义 GDP 增长率、投资增长率的波动和企业的成本收益的变动148

(二)消费需求的变动、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152

(三)内生货币供给的变动154

三、中国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157

(一)政府主导型经济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模式的运行原理158

(二)投资、储蓄与货币163

(三)经济增长与货币经济167

(四)经济体制改革与金融深化172

(五)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175

(六)货币金融体系180

(七)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188

第五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193

一、转型时期产业结构演变动因193

(一)转型时期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194

(二)转型时期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203

(三)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206

二、主要转型国家产业结构实证分析209

(一)转型经济特点和不同转型国家经济表现209

(二)主要转型国家产业结构状况215

(三)我国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和作用225

三、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229

(一)主要转型国家产业结构问题229

(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231

(三)我国产业政策不利的原因235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路238

(一)主要转型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239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240

第六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所有制关系249

一、所有制理论研究的回顾250

二、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分255

三、现阶段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261

四、所有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趋势268

第七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273

一、改革的启动274

二、改革的进一步展开279

三、改革初期的理论探讨284

四、股份制改革的尝试290

五、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改革293

六、20世纪90年代的理论研究297

一、基本概念和方法307

(一)平等和效率307

第八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平等—效率分析307

(二)平等与公平308

(三)分析方法310

二、传统体制下的平等—效率分析319

(一)传统体制下的收入分配319

(二)传统体制下的效率分析327

三、改革开放20年收入分配和效率的变动331

(一)收入分配的变动331

(二)效率的变动355

四、所有制结构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效率效应358

(一)所有制结构的变动359

(二)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对效率的影响364

(三)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68

(四)所有制结构与平等和效率的结构模型373

(一)对“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定性分析384

(二)对“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定量分析384

五、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内涵及政策意义384

(三)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调整所有制结构386

(四)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平等”原则的政策建议388

第九章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对外开放394

一、从封闭转向开放的主要探索及需继续探讨的问题394

(一)如何看待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395

(二)如何看待经济特区的存在与发展398

(一)国际贸易进入了“准自由化”新阶段401

二、转型经济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401

(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活动主体410

(三)资本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420

三、要认清现行世界贸易体制的挑战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428

(一)“千年回合谈判”失败的警示428

(二)WTO 各方都极大关注分享未来繁荣430

四、以入世为契机,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434

(一)在理论层面,要全面理解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434

(二)在理念层面,要树立有效竞争的理念基础438

(三)在实践层面,要建立有效保护的政策框架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