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州通史 明代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苏州通史 明代卷
  • 《苏州通史》编纂委员会编;吴建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22507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653页
  • 文件大小:227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苏州-地方史-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苏州通史 明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明代苏州的自然环境与行政格局1

一、自然环境3

二、行政设置7

三、苏城城市布局与管理12

第一章 洪武时期苏州社会恢复性发展21

第一节 洪武时期苏州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26

一、整顿吏治26

二、打击豪强地主31

三、膨胀官田制度40

四、官田重赋43

五、繁重的漕粮和漕运49

六、完善与创新基层制度52

第二节 洪武时期苏州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56

一、兴修水利56

二、户口、土地变化58

三、稻麦粮食生产59

四、桑棉经济作物种植与家庭丝棉纺织副业发展60

第二章 建文到弘治时期苏州社会持续性发展63

第一节 苏州社会经济秩序的调整65

一、洪武时期的社会经济秩序在苏州面临的困境65

二、苏州知府督征官田逋赋的努力69

三、周忱、况钟治苏74

四、景泰至弘治年间苏州赋税、漕运改革84

第二节 苏州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情况91

一、水利持续兴修91

二、农村经济发展98

三、城市经济发展119

第三节 苏州与“靖难之役”123

一、姚广孝与“靖难之役”124

二、苏州知府姚善与义士抗击燕王126

第四节 郑和从刘家港“开洋”下西洋129

第三章 正德到崇祯时期苏州社会转型性发展133

第一节 苏州地区政策调整与社会经济秩序的转变135

一、嘉靖、隆庆年间赋役改革136

二、万历之后均田均役法逐步实施145

三、土地关系变化151

四、水利兴修变化152

第二节 苏州商品经济繁盛与社会转型性发展157

一、农村商品经济发达157

二、手工业商品经济兴旺与资本主义萌芽孕育162

三、商业经济繁盛170

四、市镇经济繁荣183

第三节 苏州抗倭战争187

第四节 苏州抗暴斗争192

一、织工葛成起义与朱燮元维和193

二、五人高义与寇慎善后209

三、府试殴逐主考216

四、奴变220

五、抗租、抢米风潮222

六、张溥与复社活动225

第四章 明代苏州社会生活229

第一节 明代苏州人口状况231

一、著籍户口与意象人口232

二、人口职业结构242

第二节 明代苏州社会风尚的渐变247

一、正德《姑苏志》所记明代苏州风俗变化248

二、洪武时期社会风尚简朴256

三、建文到弘治时期社会风尚日趋开放259

四、正德到崇祯时期社会风尚张扬262

第三节 明代苏州宗教280

一、佛教与道教发展概况280

二、佛门高僧288

三、知名道士295

四、辅教鸿儒298

五、伊斯兰教303

六、天主教303

第四节 明代苏州民间信仰305

一、数量与分布305

二、类型与特点309

三、兴盛的原因319

四、社会影响342

第五节 明代苏州家族355

一、姓氏宗族的来源356

二、制约家族活动的环境369

三、士大夫的家族思想381

四、家族活动的开展412

五、家族与地方社会发展432

第五章 明代苏州文化449

第一节 兴盛的教育、科举与人才451

一、学校教育452

二、科举与人才477

第二节 璀璨的文学艺术483

一、文学的巅峰483

二、艺术的黄金时代490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新辉煌510

一、吴门医派510

二、蒯祥与香山帮“苏式”建筑515

三、园林与造园艺术517

四、独特的苏工苏作工艺创新520

五、其他科学技术新进展548

第四节 明代苏州学术551

一、明代苏州学术与学风演变551

二、《明儒学案》《明史·儒林》所载苏州学者554

三、儒学其他学者558

四、其他思想559

五、经学563

六、史学571

七、地理学583

八、文字学588

九、金石学及目录学588

十、丛书与类书编纂589

第五节 丰富的藏书与刻书595

一、藏书595

二、刻书604

第六节 广泛活跃的民间收藏活动610

一、收藏盛况610

二、鉴藏实录614

第七节 明代苏州文化的特点619

明朝皇帝年表(1368—1644)624

大事记625

参考文献628

后记6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