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文献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典文献学
  • 张三夕主编 著
  •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典文献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文献”与“古典文献学”1

一、文献1

二、古典文献学3

第二节 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4

一、目录、版本与校勘4

二、辨伪、辑佚、标点、注释、翻译、检索与出土文献6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10

一、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10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古典文献学16

三、宋辽金元古典文献学20

四、明清及近代古典文献学26

五、结语: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分期和时代性40

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42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42

一、甲骨42

二、金石44

三、竹木46

四、缣帛47

五、纸张48

六、电子49

第二节 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50

一、从口头传说到书面传抄50

二、古典文献传抄的时代性51

第三节 古典文献的类型54

一、总集55

二、别集57

三、单行文献59

四、丛书60

五、工具书62

关键词68

思考题68

练习题68

进一步阅读文献69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70

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学70

一、目录的定义70

二、一书目录与群书目录71

三、“目录”一词的异名74

四、“目录学”的名义74

五、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76

第二节 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79

一、书名79

二、叙录(解题、提要)80

三、类序81

第三节 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83

一、《七略》创始的“六分法”84

二、《七志》与《七录》的“七分法”85

三、由《中经》到《隋书·经籍志》:“四分法”的确立86

四、经史子集四部概述87

五、不守四部成规的其他分类法89

第四节 古代目录书的类别90

一、国家图书目录(官修书目)90

二、史志目录(附国史艺文志、补史志)92

三、私家目录93

四、丛书目录96

五、其他目录97

第五节 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99

一、有助于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学术的盛衰100

二、有助于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学术的演变101

三、有助于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101

关键词102

思考题103

练习题103

进一步阅读文献103

第三章 古典文献的版本105

第一节 版本的源流及名称105

一、版本的定义105

二、现代版本概念107

第二节 版本的类别108

一、写本108

二、刻本109

三、善本110

四、活字本与影印本111

第三节 纸书的装式112

一、卷轴装112

二、旋风装114

三、梵夹装115

四、经折装116

五、蝴蝶装116

六、包背装118

七、线装119

第四节 版本的鉴别与选择120

一、依据版本形式进行鉴别121

二、依据书籍内容进行鉴别129

三、依据前人研究成果进行鉴别131

关键词134

思考题134

练习题135

进一步阅读文献135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137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137

一、讹137

二、脱138

三、衍139

四、倒140

五、多重错误141

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142

一、本书的异本142

二、他书的引文147

三、其他有关资料151

第三节 校勘的主要方法153

一、对校154

二、本校156

三、他校157

四、理校158

五、综合考辨161

六、校勘的具体方法163

第四节 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164

一、定本165

二、定本附校勘记165

三、底本附校勘记166

四、单行的校勘记166

五、与注释混合的校勘记167

六、载于笔记中的校勘记167

七、用单篇文章发表的校勘记168

关键词169

思考题169

练习题169

进一步阅读文献170

第五章 古典文献的辨伪171

第一节 古典文献中的伪书171

一、伪书及其类型171

二、伪书产生的原因173

第二节 古典文献的辨伪177

一、辨伪及其意义177

二、考辨伪书的方法180

三、考辨伪书的要点185

第三节 辨伪活动的历史186

一、早期的辨伪工作186

二、唐宋辨伪的成就188

三、明清辨伪的成熟190

四、现代辨伪的特征192

五、当代辨伪的发展193

第四节 伪书存在的价值194

一、保存古代的佚书194

二、保存古代的神话195

三、保存古代的制度195

四、保存古代的思想196

五、保存古代的科技196

六、保存古代的语言196

关键词197

思考题197

练习题197

进一步阅读文献197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199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199

一、历代文献的散佚199

二、佚文献的类别201

三、文献亡佚的原因202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203

一、辑佚工作的标准203

二、辑佚工作的程序204

三、影响程序的因素206

四、辑佚的知识准备207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208

一、佚文献的认定208

二、佚文献的搜辑210

三、辑佚的主要资源211

四、辑本文献的整理213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概述215

一、辑佚起源的总结215

二、宋明的辑佚成绩217

三、清代辑佚的繁兴218

四、当代辑佚的成就221

关键词224

思考题225

练习题225

进一步阅读文献225

第七章 古典文献的标点227

第一节 从句读到标点227

一、古代的句读227

二、现代的新式标点230

第二节 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233

一、不明词义233

二、不明专有名词235

三、不明文献名称238

四、不明引文240

五、不明语法241

六、不明文体244

七、不明文意245

八、文献有误245

第三节 标点方法举要246

一、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246

二、参考已有的标点成果247

三、要勤于查考248

四、要注意利用文体特点249

关键词250

思考题250

练习题250

进一步阅读文献251

第八章 古典文献的注译252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252

一、注音253

二、释义253

三、阐述语法254

四、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255

五、阐释其他文化知识256

第二节 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259

一、注释的名类259

二、有关注释的术语264

第三节 古文今译270

一、古文今译的源流270

二、今译的标准274

三、今译的方法275

四、今译的几点要求276

关键词277

思考题277

练习题277

进一步阅读文献277

第九章 古典文献的检索279

第一节 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279

一、书名检索280

二、人名检索288

三、地名检索296

四、字词句检索297

五、纸质文献检索注意事项297

第二节 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298

一、光盘数据库298

二、网络数据库301

三、电子文献检索的注意事项304

关键词306

思考题306

练习题306

进一步阅读文献306

第十章 出土文献的整理308

第一节 出土文献的类别及整理308

一、出土文献的“自然发现”308

二、现代出土文献的概况311

三、甲骨文文献及其整理313

四、金石文献及其整理316

第二节 简帛文献318

一、简帛文献的基本特点319

二、简帛文献的整理成果述要322

三、简帛文献的学术价值326

第三节 敦煌文献328

一、敦煌文献的种类329

二、敦煌文献的汇编与整理334

第四节 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337

一、古典文学知识对出土文献整理的作用338

二、出土文献对古典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339

关键词341

思考题341

练习题342

进一步阅读文献342

主要参考文献343

第二版后记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