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 以当事人证明权的实现为中心【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 以当事人证明权的实现为中心
  • 张友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25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 以当事人证明权的实现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背景及写作进路1

二、关于证据收集与证据调查的思辨7

三、为什么是书证(documents)13

第一章 模式选择及其理论基础17

一、权力主导模式18

(一)纠问式诉讼18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19

(三)苏维埃民事诉讼21

二、义务主导模式24

(一)思想渊源25

(二)功能评价29

三、权利主导模式30

(一)理论框架31

(二)权利主导模式之架构38

第二章 文书提出之制度运行44

一、文书提出之范围44

(一)引用文书(cited documents)45

(二)交付或阅览文书(deliverable/inspectable documents)50

(三)利益文书(benefit documents)53

(四)法律关系文书(legal-relationship documents)58

(五)与诉讼标的相关(relevant to the subject matter)或与主张—防御相关(relevant to the claim or defense)之文书62

二、一般义务抑或限定义务70

(一)日本法上之一般化趋势72

(二)我国台湾地区法上之争议77

(三)德国法上之扩张态势80

(四)美国法上之限缩态势82

三、文书提出之特定85

(一)文书特定之功能86

(二)文书特定之内容87

(三)文书特定之审查91

四、文书特定义务之缓和95

(一)法院之阐明95

(二)当事人之询问97

(三)文书特定义务之减轻99

(四)文书持有人之协力100

第三章 文书提出之秘密保护111

一、隐私或业务秘密之豁免112

(一)立法论上的分歧112

(二)解释论上的考察115

(三)范围设定原则120

二、公务秘密之豁免123

(一)日本法上之争议与变迁124

(二)我国台湾地区之处理127

三、工作成果(work-product)提出之例外130

(一)历史变迁130

(二)价值考量134

(三)构成及其类型139

(四)提出标准144

(五)豁免之放弃150

(六)与律师—当事人特权比较152

四、自用文书(self-use documents)提出之例外154

(一)功能选择154

(二)新旧法律关于自用文书内涵之论争157

(三)自用文书之判断——以银行贷款评议书为例160

(四)自用文书之构成164

(五)自用文书与工作成果比较167

五、文书秘密之保护程序169

(一)保护令(protective orders)169

(二)秘密审查(in camera)173

(三)文书之部分提出184

第四章 文书提出之程序保障188

一、拒不提出文书之制裁188

(一)制裁之手段188

(二)制裁之性质196

(三)制裁之要件200

(四)制裁之审查204

二、妨碍文书提出之处理208

(一)前提要件:保存义务之存在208

(二)功能目标:受损权利之回复214

(三)民事程序法上之制裁221

(四)民事实体法上之独立侵权之诉(independent tort action)228

三、摸索证明之禁止238

(一)内涵及类型239

(二)摸索证明之有关实践241

(三)摸索证明之原则性禁止考量243

(四)摸索证明之例外性允许考量249

四、违法收集之处理253

(一)法律源起:历史文本中的解读253

(二)正当性基础:一种理论上的阐释256

(三)排除与否:解释论上之变迁260

(四)裁量排除及其考量要素265

第五章 我国文书收集制度之现状考察268

一、历史与现状:法律文本的解读271

(一)民事诉讼法颁行以前——权力主导模式的确立271

(二)诉讼法颁布以后至证据规定颁布以前——义务主导模式的异化277

(三)证据规定颁布以来——权利主导模式之权利不足287

二、问题所在:我国书证收集制度之实证调查291

(一)案卷调查统计291

(二)问卷调查与重点访谈298

三、个案特写:“王洪年案”的诉说309

(一)案情概述309

(二)问题追问312

(三)诊对了病,却开错了方316

第六章 权利主导的书证收集制度之建构——以民事证据调查令为基础的完善318

一、四对矛盾319

二、三重路径322

三、现实选择332

(一)权利之赋予337

(二)调查令之性质339

(三)义务之范围343

(四)申请要件及其缓和348

(五)调查对象352

(六)提出例外及秘密保护355

(七)内在障碍之排除——违法实施之制裁357

(八)外在障碍之排除——调查妨碍之处理359

附录366

主要参考文献371

后记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