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陕甘宁地区政府——成立及其运作【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共陕甘宁地区政府——成立及其运作
  • 侯家国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陕甘宁地区政府——成立及其运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及其运作(一九三七——四七年)1

壹、导论1

贰、本论9

第一章 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9

第一节 前言9

第二节 陕甘苏区及苏区前史底简述10

一、陕甘苏区10

甲、苏区10

乙、陕西共党运动发凡11

丙、陕甘苏区14

二、苏区前史底简述15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之建立与发展16

一、建立时之政治背景16

甲、国际背景17

(一)、中日关系17

(二)、中苏关系19

(三)、中美关系20

乙、国内背景22

二、边区合法化之商谈30

三、扩张37

四、围堵41

甲、围堵的原因41

乙、当时中外「民主」人士的误解43

丙、围堵情势改变44

第四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47

一、地形47

二、气候50

三、物产及其他52

第二章 边区政府组织与政党69

第一节 前言69

第二节 边区政府70

一、边区政府组织及其职权70

甲、边区政府主席71

乙、秘书处72

丙、民政厅73

丁、财政厅74

戊、教育厅75

已、建设厅76

庚、保安司令部与保安处77

二、边区政府委员会及边区政务会议79

甲、边区政府委员会79

乙、边区政务会议82

第三节 分区行政专署政府84

一、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名称及辖县之演变84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之组织与职权88

三、「专署」组织暂行条例与组织条例比较90

第四节 县(市)政府99

一、县政府组织职权及其演变101

二、县政府委员会、县政府会议及县务委员会105

甲、县政府委员会105

乙、县政务会议107

丙、县务委员会107

三、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与修正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草案比较110

第五节 区公署与乡(市)政府及村政府117

一、区公署组织与职权118

二、乡(市)政府组织与职权120

三、村政府组织与职权121

第六节 中共实施各级政府组织条例之实质作用123

一、不是国家的地立单位123

二、地方自治中的独方王国124

第七节 政党——共产党125

一、陕甘宁边区中共党组织126

二、中共党在边区之实际作用127

甲、以党领政方式之运用127

乙、党员128

丙、领导群众129

第三章 议会、民主与三三制140

第一节 前言140

第二节 边区各级议会145

一、边区议会146

甲、边区议会组织与职权146

乙、边区参议员选举149

丙、边区参议会会议规程153

二、县(市)议会155

甲、县(市)议会组织与职权155

乙、县(市)参议员选举159

三、乡(市)议会161

甲、乡(市)议会组织与职权161

乙、乡(市)参议员选举163

四、政治纲领与宪法原则165

甲、政治纲领166

乙、宪法原则168

第三节 议会组织条例与参议员选举条例172

一、各级议会组织条例比较172

二、各级参议员选举条例比较185

第四节 民主、自由与选举195

一、民主195

二、自由198

三、选举199

第五节 三三制及其作用202

第四章 边区司法219

第一节 前言219

第二节 三级三审制与二级二审制221

第三节 各级司法人员之产生及其职权224

一、边区高等法院224

甲、院长224

乙、检察处226

丙、法庭227

二、地方法院?县司法处229

第四节 实际对民刑事案件之处理231

第五节 判决与刑期238

第六节 妇女与婚姻法245

一、边区妇女地位245

二、婚姻与婚姻法249

三、抗属离婚处理法257

第七节 边区三次婚姻法条文之比较,以透视其演变之政治意义259

第五章 边区经济281

第一节 前言281

第二节 劳动资料的归属283

一、民营经济与公营经济283

二、所谓公营事业286

三、经济发展的其他问题289

第三节 贫瘠与落后的农业经济292

第四节 工业与物产298

一、工业政策298

二、手工业与纺织业及其原料之生产301

三、油、盐之生产306

甲、石油307

乙、盐308

第五节 交通运输与贸易310

一、交通运输310

二、贸易312

甲、商业与商业政策312

乙、走私与贩毒314

第六节 合作事业317

一、消费合作社318

二、运输合作社318

三、生产合作社320

第六章 边区财政332

第一节 前言332

第二节 救国公粮与税捐336

一、救国公粮336

二、税捐342

甲、边区一般捐税343

乙、营业税收条例与营业税税率347

第三节 机关部队的自给自足制351

第四节 鸦片的栽植与抽税356

一、栽植356

二、抽税与倾销359

三、拒纳中央烟毒检查团调查360

第五节 特殊的审计制度362

一、我国审计上的一般规定362

二、边区预决算及特殊的审计制度364

第六节 边区银行与边币367

一、边币发行与法币贴水367

二、边区银行之作用369

三、所谓维护法币巩固边币370

第七章 土地与土地政策388

第一节 前言388

一、中国土地问题的实质389

第二节 中国土地问题的实质及中共的所谓解决之道389

二、阶级问题的归属392

三、土地革命—是迂回农村进入城市的策略运用394

第三节 抗战时期边区土地政策的权宜措施—减租减息395

一、土地政策的转变395

二、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398

三、土地政策的再变404

第四节 颁发土地所有权证条例及边区土地条例408

一、颁发土地所有权证条例408

二、边区土地条例412

第五节 边区土地生产力的运用方式与移民及开荒问题415

一、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416

二、移民与开荒问题419

第八章 教育与文化435

第一节 前言435

第二节 群众教育439

一、一般概况439

二、社会教育439

三、小学教育442

第三节 初级干部教育445

一、初干教育的任务445

二、各校概况简介447

甲、鲁迅师范447

丙、二师与三师448

乙、边区中学(边区第一师范)448

丁、陇中、绥师、米中449

戊、延安师范451

第四节 中级干部教育452

一、所谓边区高等教育452

二、延安大学453

三、边区党务学校460

第五节 文化与文化政策460

一、共产党的文化观及其文化措施460

二、整风464

三、新文字运动在边区467

叁、结论4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