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数据通信原理
  • 毛京丽,常永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234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学科: 高等教育) 数据通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信号、噪声和调制1

第一节 确知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及分析1

一、信号的分类1

二、信号的特性2

三、确知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3

第二节 系统响应及分析6

一、冲激函数6

二、系统响应及分析8

第三节 随机信号的描述及分析方法10

一、随机过程的一般描述11

二、随机过程的部分描述--数字特征12

三、平稳随机过程14

四、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18

第四节 噪声及其特性描述20

一、定义及分类20

二、散粒噪声20

三、热噪声20

四、白噪声20

五、高斯噪声21

六、窄带随机过程22

七、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24

第五节 调制理论及调制信号分析26

一、调制定理26

二、振幅调制系统28

小结34

习题35

第二章 概论38

第一节 数据与数据通信38

第二节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39

一、数据终端设备39

二、数据电路39

三、中央计算机系统40

第三节 传输代码40

一、国际5号码(IA5)41

三、EBCDIC码42

二、国际电报2号码(ITA2)42

四、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43

第四节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43

一、工作速率43

二、可靠性质量指标44

三、有效性质量指标44

第五节 数据传输方式45

一、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45

二、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45

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46

小结47

习题47

一、数据信号及特性描述48

第三章 数据信号传输48

第一节 概述48

二、传输信道及数据信号传输的基本方法51

三、信道容量的概念53

第二节 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53

一、基带传输系统构成模型54

二、理想低通网络波形形成,奈奎斯特第一准则54

三、具有幅度滚降特性的低通网络波形形成55

四、部分响应形成系统57

五、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60

六、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时域均衡61

七、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63

八、基带传输的最佳化和系统性能分析64

九、基带数据传输系统及应用67

第三节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69

一、频带传输系统69

二、数字调幅70

三、数字调相74

四、数字调频81

五、频带传输误码性能分析83

六、数字调制中的载波提取和形成87

七、格型编码调制(TCM)的概念89

八、电话网中应用的几种Modem标准建议简介90

一、数据信号数字传输的概念及特点95

第四节 数据信号的数字传输95

二、数字数据传输的实现方式96

三、数字数据的时分复用--TDM97

四、数字数据传输系统的构成98

小结100

习题100

附录101

第四章 差错控制103

第一节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103

一、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03

二、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106

一、码距与检错和纠错能力107

第二节 检错和纠错的基本概念107

二、编码效率109

三、纠错编码的分类109

第三节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110

一、奇偶监督码110

二、水平奇偶监督码111

三、二维奇偶监督码111

第四节 汉明码及线性分组码112

一、汉明码112

二、线性分组码113

一、循环码的循环特性117

第五节 循环码117

二、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G119

三、循环码的编码方法121

四、循环码的解码方法123

第六节 卷积码125

一、基本概念126

二、卷积码的图解表示128

三、卷积码的解码概念130

小结131

习题132

一、数据交换的必要性134

二、数据交换方式134

第一节 概述134

第五章 数据交换134

第二节 电路交换方式135

一、电路交换方式的原理135

二、电路交换的优缺点136

第三节 报文交换方式136

一、报文交换方式的原理136

二、报文交换的优缺点137

第四节 分组交换方式137

一、分组交换方式的原理137

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139

三、分组的传输方式140

四、分组长度的选取142

第五节 帧方式144

一、帧方式的概念144

二、帧方式的类型144

第六节 几种交换方式的比较144

小结145

习题146

第六章 通信协议147

第一节 协议分层结构及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47

一、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147

二、层间通信149

一、基本概念151

第二节 物理层协议151

二、CCITTV.24/RS-232建议152

三、V.35建议154

四、X系列建议155

五、数字网络接口建议G.703157

第三节 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158

一、基本概念158

二、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160

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162

第四节 CCITTX.25建议172

一、X.25建议概述172

二、X.25数据链路层173

三、X.25分组层174

第五节 分组装/拆(RAD)相关协议179

一、PAD功能179

二、X.3建议180

三、X.28建议180

四、X.29建议181

第六节 X.75/X.32/X.121建议181

一、X.75建议181

二、X.32建议182

三、X.121建议182

小结183

习题184

附录185

第七章 数据通信网186

第一节 数据通信网概述186

一、数据通信网的构成186

二、数据通信网的分类186

第二节 分组交换网187

一、分组交换网的构成187

二、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189

三、分组交换网的流量控制193

四、用户终端入网方式195

五、分组交换网的网间互连197

一、帧中继的基本原理201

第三节 帧中继网(FRN)201

二、帧中继协议203

三、帧中继网的业务管理206

四、帧中继的应用208

五、帧中继网的组成209

六、帧中继用户接入212

七、帧中继网(FRN)的网间互连214

第四节 数字数据网(DDN)217

一、DDN的基本概念217

二、DDN的网络业务218

三、DDN的网络结构221

四、本地传输系统224

五、复用及数字交叉连接系统226

六、局间传输与网同步系统229

七、DDN的网络管理系统231

八、DDN的网间互连233

第五节 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及DDN之间的关系234

一、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及DDN的性能比较234

二、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及DDN的适用场合235

三、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及DDN之间的关系235

小结235

习题237

参考文献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