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大论战 第5辑【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郑红亮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18915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大论战 第5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建国50年,改革20年,两代伟人功过论1
(一)前30年,后20年,抑前扬后或扬前抑后1
不能用后二十年否定前三十年 刘祖禹1
《中流》刊文诘问《呼喊》作者:新中国的前三十难道是“旧时代”2
走出“还是五六十年代好”观念误区 解思忠4
(二)改革效应:正大于负,还是正负相?8
包产到户救了中国也救了社会 万里8
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害怕代价?老路是死路一条 杜润生9
20年沉淀的负改革开始向我们挑战 王磊10
改革“理论”误区多 许琳13
“免费改革”已成过去,“改革付费”势在必行 于祖尧16
当代中国的不平等是由改革政策人为造成的 王绍光18
中国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是权力资本的扩张与中国政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 杨帆20
现实中的乌七八糟东西与邓小平理论没有任何关系 石仲泉24
(三)毛泽东、邓小平、同为伟人不容诽24
延安整风隐藏着的消极因素导致了“文化大革命”中个人崇拜达到极端 龚育之26
《中流》记者:某些人在对毛主席搞新的“两个凡是”26
《中流》载文:对毛泽东时代的“污点和罪过吹毛求疵,而缄口不提当时的成就已成为一种风尚”27
二、姓社姓资,左还是右,社会思潮难分辨29
(一)“社”和“资”、“左”和“右”,剪不断,理还乱29
在有些人心目中,已不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是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 邓力群29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建设所谓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何祚庥3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文:邓小平南方谈话恰恰证明他是赞成问姓“社”姓“资”的32
《当代思潮》援引香港一家刊物文章:继“不问姓社姓资”、“不问姓公姓私之后”,剩下的将是“不问是主是奴”和“不问是人是鬼”了34
邓小平在反对“左”和右两种倾向上,不是同等对待的,他强调的主要是防止“左” 任仲夷35
《中流》评论员文章:中国近几十年来有一种奇特的景观,一类人“左”右都不是人;另一类人则左右逢源35
有人想为一千亿美元,就把中国出卖给美国,把社会主义出卖给帝国主义 梅行36
给“左”家军一点颜色 赵振宇37
“左”必然导致一元主义和专制主义 何力平39
胡绳认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不经过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理论40
(二)思想战国,百家争鸣40
胡绳的毛泽东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论是站不住脚的 沙健孙41
毛泽东关于“一穷二白”的论述同“民粹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范庥42
现在当务之急,不是什么反对“民粹主义”,而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 黄如桐44
汪丁丁点评今日社会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公有制意识形态、文化保守主义和消费主义47
自由主义、新左派、新保守主义是中国目前的三大社会思潮 许纪霖48
自由主义者越来越滑向中外权贵富豪的帮闲的方向 王小东48
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是在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所有人服务? 甘阳51
三、社会阶层急剧分化,士农工商升降沉浮53
(一)改革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分法不灵了53
按财富、权力、声望把当今中国社会划分为五个阶层 杨继绳53
当今中国社会的四大利益集团 李强57
精英集团已分化,中产阶级难修正果 孙立平等61
只有“上”“中”“下”三层互动社会才能良性循环 崔之元65
当代中国老的中间阶层衰落了,新的中间阶层成长得太脆弱 李强69
河北省改制企业职工的积极心态、疑虑心态、消极心态、不满心态71
(二)士农工商:谁受损,谁得益71
中国需要重建代表弱势集团农民利益的农会 党国英73
绝不能低估乡村权势阶层的膨胀 党国印76
党政机关的干部不能把自己定位于中产阶级77
中国知识分子,今天你富了吗? 宋念申79
香港《经济导报》刊文:中国的有钱人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群体80
为人民服务,还是“为纳税人服务”? 喻权域82
(三)私企老板:公众不恭,富而难贵85
中国私企老板是混血的一代 王青85
大多数有产者即使不是活雷锋,也不能说是吸血鬼 钟朋荣87
中国老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霸王症、运动症、妄想症和欺诳症 吴稼祥87
私企老板热衷于建立自己的组织,保护私有财产 肖宛90
这次修宪的成功,说明民营企业家阶层有了“议价能力”,有了游说疏通渠道 何清琏91
33位民营企业家发表《信誉宣言》94
(一)反腐话题常说常新96
对党的监督比对党员监督更重要 沈宝祥96
四、腐败现象花样翻新,切莫轻心,有史为鉴96
光抓经济腐败还不够,还必须注意政治上、思想上的反腐败 于光远97
对权力腐败者实行监督有六难 邵道生98
在惩治腐败、预防腐败这一点上,共产党人不妨拜曾国藩为师 严秀99
一外国学者研究:蒋介石对国民党的“改革”和“反腐败”运动何以流产100
世界上最腐败的和最廉洁的国家新排位103
(二)腐败案例触目惊心104
审计大出击,腐败大曝光 易瓯104
审计报告披露:“一身清白”的中央部门实在太少107
私企老板谈乡镇官员腐败111
构成政府部门利益的“白色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胡力士112
贪官越来越年轻 水皮113
民营企业行贿实际上是在花钱买保护 许小年115
深圳布满“天线”最有利于研究官员如何化公为私 朱健国116
苏联剧变源于既得利益集团的自我改变 黄?町118
红色高棉悲剧的教训:军队经商导致政治腐败 张琏瑰119
(三)腐败源自垄断120
行业垄断者的变色龙行为:收钱时,我是市场经济;出钱时,我是计划经济120
“自律价”是靠垄断价格保护供给方得益的行为 陈淮122
依托行政力量扶助北大、清华成为“教育寡头”对中国高等教育弊大于利 聂辉华123
且看电信业的“国家利益” 何仑125
周其仁是个极“市场”分子,他说的正中了跨国电信集团的下怀 韩德强126
民航业“限制打折”当为临时之举,出路在于加强内部改革 潘燕128
五、经济启动难题多 众说纷呈献妙计131
(一)需求不足原因说131
经济增长不力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需求不足”,而是因信贷萎缩导致的民间投资不足 樊纲131
信用不足才是当前需求不足的最终原因 茅于轼133
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是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 陈东琪135
内需不振会诊:消费周期说,消费预期说,体制说,生产过剩说137
(二)通货紧缩程度说138
对通缩不可估计过重,同历史上通缩案例比,目前还是“小巫见大巫” 刘国光138
对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不可估计过重,下药过猛 刘树成140
治理通货紧缩还须下猛药 陈淮141
改变预期可能导致从“通缩”跳和“通胀’ 宫希魁143
无论通货紧缩的成因是什么,它都是应该绝对避免的 乔伊144
(三)财政政策作用说146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 楼继伟146
亚行报告:中国的财政扩张政策难以持久147
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有限度,目前应更多地采取货币政策 萧灼基147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必要但需调整方向 吴树青148
中国经济正处于节骨眼上,不要急 董辅礽150
(四)分配政策调整说151
改革分配体制,启动最终消费,制止经济下滑 刘树成151
加薪可刺激消费 杨启先154
以调整分配来摆脱当前经济困境,是杀富济贫,可能使中国社会全面倒退 厉以宁155
增加工资促进消费不可行 杨宜勇156
增加工资是弊大于利的下策 周天勇158
启动经济应着眼于提高最终消费率 王洛林等159
(五)消费观念改变说159
消协会长:要对国民开展消费教育以更新观念、扩大内需160
“老外”建议:刺激内需,消费信贷是关键162
老百姓反映:我们不敢今天花明天的钱162
六、国企改革新招出 战略调整待时日164
(一)企改方向:如何定位引争议164
国有企业困难的原因,首先是谬论的误导 周光春16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课题报告,同中央文件大唱反调 武兵165
国家只办不赚钱企业,社会主义建设将主要靠谁来支撑! 袁木168
我们应当努力避免选择错误的改革开放观,使国有企业免遭灭顶之灾 刘日新170
“防止一股就灵”挫伤了基层政府抓国企改革的积极性 唐中龙171
国有企业实际上是国资企业,国家对企业应不求所有,但求所得 刘福垣172
袁宝华提醒企业界注意两种危险思潮:为犯错误的企业领导人鸣不平和反感稽察特派员174
(二)战略调整:退出是否可行175
“退出”论、“调整”论等非国有化主张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理论 吴易风175
“放小”并非就是卖国企、搞私有化 李斌178
宗寒认为,出售国有小企业造成90%以上的国有资产流失179
(三)三年脱困:目标怎样实现180
高层人士吹风:实现国企脱困的手段重点是,“卡住一头、稳住一头、看往一头”180
国家修订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与三年解困关系密切182
国企脱困不容乐观 寒辑184
课题组:应该让共和国的长子--国有企业歇歇脚、喘口气、减减重负,休养生息,轻装上阵,再创辉煌186
国企增效要减官 袁新友188
杨启先答记者:既然政府掏钱,养企业不如养人189
(四)走向成功:路究竟在何方191
国企改革要成功,还有十二关要闯 吴敬琏191
现在是让一些无法挽救的国企“安乐死”的时候了 张良193
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只能走股份制这条路,这么大的盘子不能胡来 厉以宁195
应将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进行 董辅礽197
国有企业改制有三道“门槛”难过 宋世如199
解决国企问题要“下围棋”,不要“捉麻雀” 王琢200
《南方周末》刊文:分析存款实名制为何迟迟不出台?203
(一)存款实名制:替富人说话 理直气壮;为穷人着想 未免落空203
七、金融:气数不足 高招频频203
钱颖一等:储蓄实名制存在四大潜在风险204
达未撰文:驳斥钱颖一等学者对“储蓄实名制”的责难205
肖梦质问达未:储蓄实名制能代表百姓利益吗?209
存款实名制否定了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动摇人们对产权的信心,增加收入要靠大户能人,这依赖于收入的分化211
(二)救市出“井喷”效应待检验213
此番股市“井喷”行情表明管理层通过股市激活经济的决心 刘畅213
希望股市热带来消费热甚至投资热是缘木求鱼 胡舒立214
启动股市是推动经济尽快走出困境的良方 贺阳216
证监会一旦成为宏观调控机构就难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张维迎217
(三)金融要定位,法律莫太严218
金融不发展才是最大风险 萧灼基218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王国刚219
我们的《证券法》太严了 谢百三222
《证券法》实施条件不具备,建议推迟实行 萧灼基223
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国证监会:证券法不可能推迟实施;法律起草负责人厉以宁:未予置评224
(四)债转股:是骗人把戏还是解困高招226
债转股是骗人的 刘力226
债转股是破解国企、银行双重困难的好办法 董辅礽227
“债转股”会导致欠债不还的亏损企业纷纷要求“债务大赦”,引发道德风险,出现赖账经济229
警惕“债转股”设置过宽 曹尔阶230
债转股≠免费午餐 马毅231
债转股只对特定企业有效 吴有昌232
债转股成败关键在于避免道德风险 黄金老234
(五)金融风险:千奇百怪235
中国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是韩国式、墨西哥式与泰国式金融危机的混合 何清涟235
今天的浦东是昨天东京新宿房地产泡沫的翻版 袁钢明238
戴相龙说:外界夸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其实坏账不足7%241
上市“向国有企业倾斜”是政府和国有企业联合起来套取老百姓的钱 杨继绳242
把股票市场看作是国企解困的一种办法的指导思想大有问题 张维迎245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事件导致国际金融理论界观念大转变 朱民247
(一)反思升华 高手辈出247
八、金融危机:自由理念遭非议247
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十个马克思也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朱绍文249
自由资本流动源于意识形态和利益驱动--“华尔街-财政部集团” 巴格瓦堤249
世行行长抨击IMF:一切从金钱支配角度考虑,只会使世界更混乱251
自由市场的乌托邦为全球金融动乱所摧毁 卡特那255
我们太过于追求自由化以致使自由化本身成为追求的目的 斯蒂格利茨257
(二)高手云集 意气风发258
马哈蒂尔调侃:我一开口马元就跌;我一出国马元就升;美国媒体一攻击,我的位子就越隐258
在管制短期资本流动方面马哈蒂尔是对的 刘遵义260
世行的异端人物开始赢得主流派的支持 斯蒂格利茨261
金融乱世,谁是当代凯恩斯: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抑或萨克斯263
换个角度看亚洲金融危机 杨小凯264
世行与IMF为何对东亚金融危机有分歧? 黄有光267
金融奇才经不起金融风暴,经济学诺奖得主徒唤奈何269
[美]《中国与世界》说:美国意在逼迫中国签订20世纪末丧权辱国的新“二十一条”273
(一)开放起争议 入关议纷纷273
九、对外开放:前景扑朔迷离273
加入WTO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 狄荫清274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77
开放农产品市场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卢峰280
加入世贸将使中国农业面临严峻挑战 钟新280
中国尚不可以发达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 项兵283
即使中国以发展中国家入关,也是相当危险的 狄荫清等284
过度外向型也是一种灾祸 左大培287
对世界贸易组织的10个误解287
香港学者:如何中国不能加入WTO,可能放弃全球化经济发展战略292
(二)人民币汇率:是升是贬 各家各说293
中国将继续让人民币保持在可承受的水准 金力群293
IMF说人民币无须贬值294
人民币今明两年不贬值 王长胜294
海外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汇率明年将面临真正的考验295
BNP报告认为:人民币明年贬值10%-15%296
十、中国经济学的成长:反思、重建和发展297
(一)传统政治经济学反思:面临危机还是生机勃勃297
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基础地位已处于虚置状态 谷书堂29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面临危机,而是生机勃勃 蒋学模300
政治经济学为何四面楚歌? 程恩富等析300
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正在西方化 杨天宇302
政治经济学教材再不作大的改革,它消失在21世纪的中国讲坛只是时间问题 张禹飞304
参照国际标准审视政经学教材,倍觉观战简单、结构陈旧、没有生气 胡家勇305
(二)经济学重建:西方范式还是中国范式306
立足国内,放眼长远,建立适合中国的经济学 晏智杰306
应该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化、本本化;另一种是把西方经济学真理化、旗帜化 卫兴华308
运用“马克思范式”构建经济学的“中国范式” 程恩富309
经济学知识更新的20年 洪银兴311
(三)经济学发展: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能否统一312
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偏爱用世人难懂的语言说话 盛洪312
“缺德”经济学和“傻瓜”经济学315
现代经济学的尴尬316
十一、中外经济学人:自画像、他画像和漫画像318
(一)自画像318
对我的理论主张,有人捧得很高,也有人诅咒我该“吃子弹头” 刘国光318
我不怕别人说“保守”、“落后”,在学术上我不当“风车” 有林319
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懂得多少经济道理及其他方面的知识 熊映梧321
既然中国经济学界都是一些“淮桔成枳”的低能儿,如何解释中国经济学家在改革开放中作出的贡献 张曙光322
董辅礽点评我国经济学界目前存在的问题326
(二)他画像328
经济学家太势利,尽放马后炮 黄引敏328
学术研究市场化:防止教授的泛滥与腐败329
中国的经济学可望结束“没心没肺”的状态,开始讲点“良心”了 何清涟332
(三)漫画像333
京城十类经济学人 詹小洪333
教你一招:在中国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的十大秘诀 盛华337
华尔街出身的鲁宾支持令共和党人反感的萨默斯350
(四)国外经济学人:政界要人与学界精英350
成长着的坎布里奇经济学家354
十二、美俄大观360
(一)美国:股市旺,炒家喜,老格忧360
格林斯潘不断向投资者发出股市正在出现“泡沫”的警告360
民主党要监管 共和党获益大反对 对冲基金361
道-琼斯指数突破尤点,引起世人瞩目362
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后来居上364
美国支持和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两大院外集团366
(二)俄国:财阀兴,价格降368
俄罗斯金融家:俄国的一切改革完全是为了动力燃料部门的利益368
俄罗斯七财阀今何在370
金融寡头垄断电视斗法372
俄罗斯外汇外流黑幕375
俄罗斯杜马议员来钱路数多378
热门推荐
- 1964311.html
- 1222839.html
- 3429247.html
- 1844982.html
- 1764767.html
- 1498601.html
- 3666034.html
- 1153450.html
- 3527882.html
- 37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2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3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4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8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2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8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