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学监测 理论与实践【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生物学监测 理论与实践
  • 绪方正名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5664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学监测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生物学监测概要1

第一节 生物学监测概要1

第二节 生物学监测分类2

第三节 生物学监测的实例2

第二章 生物学监测的必要性与应用实例3

第一节 生物学监测的必要性3

第二节 作业负荷量对有害化学物质在体内动态的变化5

第三节 作业时间的差异6

第四节 皮肤吸收的差异6

第五节 不同防毒面罩的差异8

第六节 在作业场所中进行生物学监测必要性的实例10

第七节 生物学监测的应用实例12

第三章 生物学监测的历史13

第四章 有害化学物质在机体内动态、机体影响与生物学监测15

第五章 环境监测、生物学监测与健康监护的分类16

第一节 环境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浓度监测17

第二节 生物学监测20

第三节 健康监护21

第六章 生物学监测评价及其对象21

第一节 评价对象21

第二节 有害化学物质性质不同所致的评价对象的差异22

第三节 环境测定评价与机体测定评价的一致性24

第七章 生物学监测的优缺点及误差的主要原因24

第一节 优点与缺点24

第二节 误差原因26

第三节 作为误差原因的先天性代谢异常、体质异常(遗传毒理学)28

第八章 卫生管理中生物学监测和健康监护38

第一节 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39

第二节 个体监测39

第三节 生物学量的监测40

第四节 生物学效应监测40

第五节 健康监护40

第九章 铅及有机溶剂的健康诊断41

第十章 有机溶剂的机体内动态(吸收、代谢、排泄)42

第一节 侵入途径43

第二节 体内分布44

第三节 排泄44

第一节 有机溶剂、重金属的吸收、排泄途径和机体试样46

第十一章 有关生物学监测的机体试样46

第二节 作为机体试样的血液、呼出气和尿的特征47

第十二章 参考指标值及其单位48

第一节 TLV和BEI48

第二节 BEI与BAT的比较及其应用的注意事项49

第三节 健康诊断结果报告的分布区分52

第十三章 有机溶剂的代谢途径与排泄量比54

第一节 关于有机溶剂的代谢途径54

第二节 有机溶剂的排泄量比60

第十四章 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和尿中代谢产物浓度62

第一节 概述62

第二节 空气中浓度与尿中代谢产物浓度64

第三节 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与尿中有机溶剂浓度81

第四节 通过群体测定值与标准值比较评价86

第十五章 尿中代谢产物的采样时间、保存、尿样浓淡的校正87

第一节 有害物质的排泄速度88

第二节 尿中代谢产物和血中有害物质采集的确定时间90

第三节 机体样品的保存92

第四节 尿样浓淡的校正93

第十六章 饮酒、清凉饮料、食品对尿中代谢产物的影响95

第一节 饮酒的影响95

第二节 清凉饮料的影响99

第十七章 混合溶剂暴露时尿中代谢产物100

第一节 概述100

第二节 评价方法101

第三节 相互干扰的程度及其实例102

第一节 概述104

第十八章 有机溶剂机体内动态模型104

第二节 模型的实例105

第十九章 铅在机体内动态变化及早期影响113

第一节 概述113

第二节 铅的机体内动态和铅暴露的指标值113

第三节 铅所致的卟啉代谢紊乱与贫血115

第四节 空气中铅浓度与血中铅浓度的关系117

第五节 血液中的原卟啉118

第六节 亚铅原卟啉120

第七节 血中铅浓度与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活性减少的关系120

第八节 血中铅浓度与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浓度的关系121

第九节 铅暴露强度与红细胞原卟啉及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浓度的关系122

第十一节 有关铅接触及摄入的指标值123

第十节 作为指标的特征123

第二十章 精度管理124

第一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124

第二节 精度管理126

第二篇 测定方法129

第一章 有机溶剂健康诊断的尿中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129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130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法131

第三节 马尿酸、甲基马尿酸、苯乙醇酸(扁桃酸)、苯乙二醇酸134

第四节 三氯乙酸、三氯乙醇140

第五节 N-甲酰胺148

第六节 2,5-己二酮150

第一节 血中铅的测定法161

第二章 接触铅作业者的生物材料测定法161

第二节 红血球中游离原卟啉的测定法167

第三节 节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测定法169

第三篇 资料176

第一章 日本国有关法规176

铅中毒预防规则的部分修正176

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的部分修正177

第二章 生物学暴露指标180

第三章 有关著作和论文181

Ⅰ 译著181

Ⅱ 论文184

Ⅲ 有关的外文书籍186

附录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家协会(ACGIH)化学物质的BEI(1997~1998)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