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文学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苏)季莫菲耶夫(Л.И.Тимофеев)撰;水夫译 著
- 出版社: 海燕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49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联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3
第一章 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新时期7
文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7
过去的经验的意义7
十九世纪文学发展的总结8
俄罗斯古典作家的人道主义9
人民性10
批判现实主义13
俄罗斯古典作家的爱国主义14
俄罗斯文学中的军事爱国主义题材16
俄罗斯文学中爱国志士的形象16
十九世纪文学中的浪漫主义18
俄罗斯文学的世界意义19
传统和革新22
解放运动的新时期22
社会民主党的组织22
革命斗争的新形式22
解放祖国的斗争24
新的形势27
第二章 文学的新任务27
战斗的人道主义28
人民性和党性28
列宁的文章「党组织与党文学」28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接近30
九十年代文学的传统和革新31
九十年代的文学生活32
高尔基论文学新任务36
高尔基的爱国主义39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础42
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的主要文学派别43
第三章 高尔基创作道路的开始47
高尔基——人类的友人和导师47
高尔基的世界荣誉47
高尔基的生活之路49
家庭49
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50
文学活动的准备51
高尔基的自传小说52
阿廖夏的形象54
三本小说中俄罗斯人的形象55
文学活动的开始57
高尔基的革命活动59
十月革命后的高尔基生活60
莫洛托夫关于高尔基的演辞62
高尔基创作的初期63
高尔基创作中的革命浪漫主义64
高尔基的浪漫主义气息的主人公66
高尔基浪漫主义形象的意义69
高尔基的浪漫主义和人民创作的联系70
高尔基浪漫主义中的传统因素70
高尔基创作中的批判现实主义71
牺牲者的人72
压迫者的人73
对于英雄的梦想75
斗士的人77
对人的信仰77
抗议的探索与生活的斗争78
「底层」的题材79
高尔基的流浪汉形象的新颖处81
抗议的力量82
「底层」人物的否定方面83
短篇的构成84
「切尔卡斯」84
迦夫里拉的形象86
切尔卡斯的形象87
短篇「莽撞人」中工人的形象89
「柯诺华洛夫」90
高尔基短篇中作者形象92
结论95
第四章 第一次俄国革命时代的高尔基创作的第二时期99
创作的第二时期99
「福马·高尔杰叶夫」100
福马·高尔杰叶夫的形象101
商人的形象103
中篇里工人的形象104
长篇小说「母亲」105
长篇的材料106
长篇的运命108
长篇的意义110
母亲的形象114
高尔基怎样雕塑成尼洛芙娜的形象117
长篇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融121
长篇的美学上的意义124
长篇在反动时代的意义128
「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范本130
剧本131
剧本里的工人形象132
「底层」133
主要的人物134
沙丁136
卢卡137
剧本的艺术意义139
「海燕歌」140
诗篇人141
总结142
第五章 两次革命中间那一时期的高尔基(一九○八——一九一七)145
反动时代145
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同文学上反动势力的斗争中147
高尔基在同反动势力的斗争中147
「夏天」149
奥古洛夫的俄罗斯151
俄罗斯人的形象153
列宁的形象155
世界大战时期156
第六章 十月革命后高尔基的创作159
创作综合时期159
「阿尔达莫诺夫家事」160
长篇的意识意义161
高尔基所了解的劳动162
伊里亚·阿尔达莫诺夫的形象165
第二代166
第三代168
小伊里亚·阿尔达莫诺夫169
季洪·维亚洛夫171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73
库杜洛夫的形象176
政论家的高尔基177
反法西斯战士的高尔基182
高尔基创作的意义183
第七章 接近高尔基的现实主义作家187
高尔基对俄罗斯作家的影响187
群众无产阶级文学188
台米羊·别德纳(普里德伏洛夫)190
塞拉菲摩维奇(卜波夫)191
塞拉菲摩维奇的创作之路192
农民作家196
波其雅切夫197
伏尔洛夫198
聂维洛夫198
魏列萨耶夫198
第八章 诗歌中的现实主义201
抒情诗中的现实主义201
二十世纪初叶的俄罗斯诗歌203
马雅柯夫斯基的事业的开始204
高尔基和马雅柯夫斯基206
未来主义在西欧208
俄国的未来主义209
马雅柯夫斯基和未来主义211
马雅柯夫斯基的基本思想和形象212
第九章 批判现实主义217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发展的各种不同的道路217
二十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贬低219
蒲宁222
蒲宁的抒情诗224
蒲宁的散文227
库普林230
安德烈夫231
结语235
第十章 象徵主义237
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文学中同现实主义的斗争237
俄罗斯的象徵主义238
象徵主义的作诗法244
象徵主义的社会意义247
第十一章 华列里·勃柳索夫(一八七三——一九二四)251
小传251
勃柳索夫的创作之路259
创作的初期261
勃柳索夫创作中的历史题材263
勃柳索夫的有力的人的形象264
城市的题材268
社会题材269
勃柳索夫的散文273
革命后的创作时期274
祖国的题材275
第十二章 亚力山大·勃洛克(一八八○——一九二一)279
传记280
勃洛克和革命287
人的题材288
俄罗斯的题材292
勃洛克和高尔基294
勃洛克的浪漫主义296
十月革命后的勃洛克299
「十二个」303
「西叙亚人」309
第十三章 苏维埃文学的发展道路313
人民大众创造力的解放313
结语314
社会生活和文学生活的改造314
列宁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315
文学发展的新阶段317
苏维埃文学的新的主人公319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321
苏维埃作家在国内社会生活中的地位325
苏维埃文学同生活的联系329
苏维埃文学发展的主要时期334
苏维埃文学的历史主义335
内战时代的文学(一九一七至一九二○年)336
短短的结论336
党和文学344
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关于出版物的决议(一九二四年)345
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关于党在艺术文学方面的政策」(一九二五年)346
文学团体347
二十年代文学中的阶级斗争348
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的关于文艺团体的改组的决议350
复兴时期的文学352
二十年代文学中的内战题材353
塞拉菲摩维奇的「铁流」(一九二四年)354
富曼诺夫的「夏伯阳」(一九二三年)359
复兴的题材·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一九二五年)364
二十年代文学生活的总结367
重建时期367
三十年代文学中的工业化与集体化的题材369
新人的形象372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四年)372
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钢铁怎样炼成的」(一九三四年)374
历史小说的发展380
战前的文学383
结语385
国防的题材385
卫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389
战时的抒情诗391
长诗395
特伐尔陀夫斯基的「华西里·焦尔金」(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400
散文405
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406
戏剧406
柯尔纳楚克的「战线」408
列昂诺夫的「侵略」410
结语411
文学在新的阶段上413
第十四章 符拉其米尔·马雅柯夫斯基(一八九三——一九三○)419
马雅柯夫斯基的创作对当代的意义419
鼓动家的诗人421
鼓动诗和抒情诗422
马雅柯夫斯基的文学革新423
马雅柯夫斯基的爱国主义424
马雅柯夫斯基的人道主义426
史大林论马雅柯夫斯基428
马雅柯夫斯基的生活之路·童年·家庭429
参加地下革命工作430
关于城市的诗434
马雅柯夫斯基诗作的新颖处436
马雅柯夫斯基诗歌改革的民主性442
长诗「袴中的云」443
长诗的意识主题基础444
长诗的艺术特点448
革命前马雅柯夫斯基的讽刺诗449
长诗「脊柱横笛」、「战争与和平』以及「人」的形象454
马雅柯夫斯基在一九一七年460
关于革命的诗464
艺术与革命466
马雅柯夫斯基在「罗斯达」469
「罗斯达之窗」的基本题材及艺术特点469
长诗「一万万五千万」·人民的题材472
马雅柯夫斯基的新的抒情的世界观473
马雅柯夫斯基的声誉的增长·新的工作形式475
马雅柯夫斯基的讽刺诗·「况缅在会议中的人们」477
长诗「我爱」和「关于这」479
长诗「符拉其米尔·伊理奇·列宁」482
列宁的形象483
长诗的结构·史诗的因素487
长诗的抒情因素492
长诗的语言494
国外族行·马雅柯夫斯基论西方498
马雅柯夫斯基的后期创作508
「和财务督导员谈诗」·马雅柯夫斯基论诗人的劳动509
长诗「好!」518
长诗「好!」中的革命题材和祖国题材518
长诗的革新意义526
长诗的样式上的调音与节奏上的特点529
报人的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在「共青真理报」的工作·诗的小品533
五年计划的题材·苏维埃人的形象535
同读者的往来·展览会539
生命的最后几年542
「尽着嗓子唱」543
第十五章 阿列克赛·托尔斯泰(一八八三——一九四五)551
传略551
十月革命前一时期的创作553
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几年554
长篇小说「彼得大帝」555
彼得的形象557
长篇小说的主要形象561
长篇的语言564
关于伊凡雷帝的剧本568
「粮食」(一九三七年)569
「苦难的历程」570
A·托尔斯泰在卫国战争时期的活动571
第十六章 萧洛霍夫的创作573
小传573
创作活动的开始574
「静静的顿河」576
长篇的艺术特点579
「被开垦的处女地」582
长篇的意义583
达维陀夫的形象585
共产党员的形象587
长篇的艺术特点589
卫国战争年代萧洛霍夫的活动592
第十七章 法捷耶夫的创作593
小传593
早期的两个中篇594
「毁灭」595
「鸟兑格的末裔」601
「青年近卫军」602
长篇的文献基础603
法捷耶夫的写作这个长篇604
长篇的意义605
年老的一代606
年青的一代607
友情与爱情的题材609
长篇中的家庭和学校610
敌人的描写612
结构与文字的特点613
第十八章 苏联各民族的文学617
苏维埃文学的多民族性格617
苏联各民族文学的发展619
十月革命以前与以后的各民族间的文学联系624
苏联的文学图630
苏列依曼·斯塔耳斯基(一八六九至一九三七年)634
伟大的歌人634
苏列依曼·斯塔耳斯基的一生635
苏列依曼·斯塔耳斯基的诗歌639
苏列依曼·斯塔耳斯基——文字大匠642
卡萨赫斯坦的民族歌人643
张布耳·闸巴叶夫(一八四六至一九四五年)643
张布耳的一生644
生平和创作活动的开始645
张布耳——语言的艺术家649
派夫洛·蒂庆纳(一八九一年)654
各苏维埃民族友爱的歌手659
派夫洛·蒂庆纳的技巧661
派夫洛·蒂庆纳的长诗和论文664
杨卡·库派拉的生平665
白俄罗斯的人民诗人665
杨卡·库派拉(一八八二至一九四二年)665
高尔基论杨卡·库派拉的诗歌667
杨卡·库派拉的创作之路668
阿维季克·伊萨克杨(一八七五年)671
作为文字大匠的杨卡·库派拉672
阿维季克·伊萨克杨的生活和诗歌674
迦拉克季昂·塔比节(一八九二年)680
塔比节的关于苏维埃乔治亚的诗683
译后记687
热门推荐
- 2469636.html
- 2940527.html
- 755919.html
- 2761786.html
- 2121126.html
- 654910.html
- 3324322.html
- 271632.html
- 3854724.html
- 349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2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2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4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8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3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6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6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2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