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参考【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参考
  • 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1330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科技政策-中国-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参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1

第一编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2

毛泽东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8

邓小平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10

江泽民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14

胡锦涛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部分论述19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41

第二编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重要问题41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44

准确理解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45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48

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50

认真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53

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57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59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62

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65

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69

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71

第三编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文章和论点76

《人民日报》社论: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76

《求是》杂志评论员文章: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7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意义81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81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83

自主创新: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国策83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解84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85

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特定的国情和需求决定的87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87

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差距88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四个问题88

中国科技创新系统中的“系统失效”89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90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91

世界性的新一轮结构调整的特点91

外资企业向中国的技术扩散是相当有限的9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93

核心技术之差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于世界水平94

中国企业尚未以核心技术为根基95

如何看待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96

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97

“中国制造”中的经济安全与社会责任98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缺乏的三个原因99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因在于我国自主创新的体系还不健全100

企业不愿创新和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有关100

科技创新体制需检讨100

权威报告分析与自主创新相关的五类政策体系存在的三大问题101

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102

中国有很深厚的创新积累和创新潜力102

我国自主创新的三个可行性103

我国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和能力103

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基点104

充分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104

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105

要深化对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106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06

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08

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108

自主创新也需要理性化109

制度障碍影响技术进步与增长110

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才能鼓励创新111

自主创新需要制度保证111

构建新型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11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政府112

创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条件114

“十一五”时期应突出制度创新115

建立地方创新系统的必要性116

转型期地方政府是地方创新系统中的准创新主体116

自主创新的四个基础117

从五个方面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118

更广泛的创新是利用高科技做好服务119

自主创新需要产业结构调整119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四个途径与策略120

着眼源头创新121

加快自主创新 三项能力应有突破性进展121

建立开放型的人才选拔机制是挖掘和培育自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122

“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内涵123

找到正确方法 自主创新才有自主未来123

政府主导下的自主创新模式是我国能够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因124

国家与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各自的角色124

创新应当成为企业锲而不舍的价值观125

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两个困难125

中国企业三次创新浪潮126

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力量是世界上的一种普遍现象126

企业创新需要政府从四方面建立支持机制127

走出创新的误区127

国家创新体系认识的13个误区128

理解技术创新必须把握三个要点128

科技快速进步的体制和经济机制129

当代科技快速进步的四个特点130

创新不能排斥人文社会科学13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创新文化之魂132

文化层面的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132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过程和一个市场的实现过程133

第四编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知识135

创新135

技术创新135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136

技术创新的特点136

技术创新与创造力138

技术创新与市场139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测定方法140

技术创新产业化140

基础性技术研究141

应用性技术研究141

发展性技术研究141

技术创新系统141

技术进步的自然轨道142

技术引进战略143

时代创新143

抽象的技术进步143

具体的技术进步143

技术引进的美国模式144

技术引进的日本模式145

技术引进的苏联模式145

技术自立五阶段146

创造知识的三种模式146

创新过程147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148

创造性思维的障碍149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149

创新力150

创新型国家151

国家创新体系151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153

知识创新系统153

技术创新系统153

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154

知识应用系统154

知识传播系统154

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155

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156

国家知识创新工程157

国家技术能力158

地方创新系统158

科教兴国战略159

知识经济159

科学技术革命160

科技园区161

高新技术产业161

第五编 国际创新理论与部分国家创新战略介绍164

国际创新的理论与实践164

部分国家创新战略介绍171

一、德国启动的杠杆:化学、钢铁和机器制造171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启示173

三、韩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及其启示179

四、印度:在雄心勃勃的复兴梦中追赶世界183

附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