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孔子周游列国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孔子周游列国志
  • 孟宪斌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780649299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孔子周游列国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地理篇4

第一章 孔子周游列国的地理范围一、孔子在列国的活动地区4

1.孔子在鲁国的活动地区4

2.孔子在卫国的活动地区5

3.孔子在曹国的活动地区6

4.孔子在宋国的活动地区6

5.孔子在郑国的活动地区7

6.孔子在陈国的活动地区7

7.孔子在蔡国的活动地区8

8.孔子在楚国的活动地区8

二、孔子到过的列国都城9

1.曲阜(鲁国故城)9

2.帝丘(颛顼城遗址)10

3.陶丘11

4.商丘(宋国都城)12

5.新郑(郑韩故城)13

6.宛丘(宛丘故城)14

7.上蔡(蔡国故城)15

三、孔子到过的列国城邑16

1.栗邑16

2.负瑕邑18

3.武城邑19

4.西郓邑20

5.鄄邑20

6.匡邑21

7.蒲邑21

8.贯丘邑22

9.仪邑22

10.漕邑23

11.清邑23

12.汜邑24

13.叶邑24

四、孔子到过的聚落村庄25

1.达巷党25

2.还乡里25

3.息陬村26

4.孔村26

5.习礼王村27

6.参木村27

7.学堂岗村27

8.仪封村28

9.归村28

10.化行村29

11.铁刘村29

12.问村29

13.尤潦30

14.妆头30

15.溺车31

16.揽车李(銮场李)31

17.互乡31

18.蔡沟镇32

五、孔子游历所至山水32

1.仿山32

2.芒砀山33

3.黄柏山33

4.方城山34

5.阿谷泉34

6.鸣犊河35

7.滍水35

8.洙泗35

第二章 孔子活动产生的人文景观一、尊崇孔子的建筑物37

1.孔子还乡祠37

2.学堂岗圣庙38

3.孔子回车庙38

4.厄庙39

5.书台庙39

6.仪封人请见亭40

7.文雅台40

8.宣圣台41

9.弦歌台41

二、铭记孔子活动内容的碑石43

1.达巷党人里碑43

2.封人请见处碑43

3.孔子过曹碑43

4.孔子留宿处碑43

5.孔子击磬处碑44

6.孔子回车处碑44

7.孔圣辙环处碑44

8.叶公问政处碑44

9.子路问津处碑44

10.孔子作春秋处碑45

11.孔子传教像石刻45

12.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45

13.圣迹图刻石45

三、孔子活动产生的洞坑和井46

1.夫子洞46

2.檀树坑47

3.琉璃井48

4.圣井48

四、有关子路的文化遗址48

1.子路问津处48

2.子路结缨死难处49

3.仲由墓葬处50

五、有关列国人物的文化遗址51

1.卫灵公墓51

2.蘧伯玉墓51

3.叶公祠和叶公墓52

4.楚令尹墓53

5.长沮桀溺墓54

6.荷?丈人墓54

7.子产祠54

8.司城贞子阁55

六、纪念孔子生平事迹的古迹景观56

1.陬邑 鲁源村56

2.尼山56

3.阙里57

4.孔子故宅58

5.孔子手植桧59

6.鲁太庙59

7.杏坛59

8.古泮池60

9.矍相圃60

10.舞雩台61

11.问礼故址碑61

12.稷门61

13.东山小鲁台和“孔子登临处”62

14.入周问礼处碑63

15.泰山孔庙和“孔子登临坊”63

16.孔子闻韶处碑64

17.季桓子井64

18.中都故址65

19.夹谷之会处遗址66

20.谢过城67

21.麒麟台68

22.孔庙69

23.孔府70

24.孔林71

七、孔子活动地区的孔庙72

1.兖州孔庙72

2.邹县孔庙72

3.嘉祥孔庙73

4.巨野孔庙73

5.汶上孔庙73

6.曹县孔庙74

7.定陶孔庙75

8.郓城孔庙75

9.费县孔庙75

10.洛阳孔庙75

11.永城孔庙76

12.襄城孔庙76

13.商丘孔庙77

14.郾城孔庙77

15.叶县孔庙77

人物篇88

第一章 孔子与春秋时期列国人物一、孔子与鲁国人物88

1.鲁定公88

2.鲁哀公88

3.季孙氏89

4.孟孙氏89

5.叔孙氏89

6.季桓子90

7.季康子90

8.师襄91

9.师挚91

10.阳虎91

11.公山不狃92

12.叔孙武叔92

13.师己92

二、孔子与卫国人物93

1.卫灵公93

2.卫出公93

3.南子94

4.王孙贾94

5.宁武子94

6.祝鮀94

7.宋朝95

8.卫公子荆95

9.公明贾95

10.公叔文子95

11.僎96

12.仲叔圉96

13.史鱼96

14.蘧伯玉96

15.公孙朝97

三、孔子与曹国人物97

1.曹伯阳97

四、孔子与宋国人物98

1.桓魋98

五、孔子与郑国人物98

1.子产98

2.裨谌99

3.世叔99

4.子羽99

六、孔子与陈国人物100

1.陈湣公100

2.陈司败100

3.司城贞子100

4.老子100

七、孔子与蔡国人物101

1.蔡昭侯101

八、孔子与楚国人物102

1.楚昭王102

2.令尹子文102

3.令尹子西102

4.叶公103

5.接舆103

6.长沮 桀溺103

九、孔子与列国无名氏104

1.达巷党人104

2.仪封人104

3.荷蒉(者)104

4.童子104

5.丈人105

十、孔子与其他列国人物105

1.齐景公105

2.夫差106

3.勾践106

4.晏婴106

5.陈成子107

6.赵鞅107

7.佛肸108

8.史墨108

9.苌弘108

第二章 孔子周游列国的随行弟子一、孔子的早期随行弟子110

1.颜回110

2.端木赐112

3.仲由114

4.冉求116

二、孔子的后期随行弟子118

1.闵损118

2.冉耕119

3.冉雍119

4.宰予120

5.言偃120

6.卜商121

7.公良孺122

8.颜高122

9.颛孙师123

10.巫马施124

11.曾参124

12.公伯寮126

三、孔门弟子的贡献126

1.孔门弟子概述126

2.孔门弟子的政治作为127

3.孔门弟子的思想建树129

4.孔门弟子的文化成果130

文化篇134

第一章 孔子对话和孔子语录一、孔子与列国人物的对话134

1.孔子与鲁定公的对话134

2.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135

3.孔子与卫灵公的对话137

4.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140

5.孔子与叶公的对话143

二、孔子评论列国政事的语录147

1.既富矣 教之147

2.求仁而得仁149

3.必也正名乎152

4.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153

5.郑国为命155

6.恶郑声之乱雅乐也156

7.人而无恒 不可以作巫医157

三、《论语》关于周游列国事件的记述158

1.达巷党人曰 大哉 孔子158

2.子畏于匡159

3.子击磬于卫159

4.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160

5.仪封人请见161

6.桓魋其如予何162

7.互乡难与言163

8.在陈绝粮165

9.归与 归与166

10.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166

11.长沮 桀溺耦而耕167

12.遇丈人 以杖荷?168

四、孔子关于出游的语录169

1.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169

2.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169

3.子欲居九夷170

4.风乎舞雩 咏而归170

5.丘何为是栖栖者与171

五、儒家经典《论语》172

1.《论语》名称的来源172

2.《论语》的命名173

3.《论语》的编撰者174

4.《论语》的篇章174

5.《论语》的要旨177

6.《论语》的版本与变迁177

7.《论语》的注本178

8.《论语》的历史影响179

第二章 孔子诗和孔子评《诗》一、孔子诗182

1.《丘陵歌》182

2.《出走歌》183

3.《陬操》184

4.《唐棣之华》185

5.《大道歌》186

6.《猗兰操》187

7.《获麟歌》188

8.《哲人其萎》189

二、《论语》解《诗》189

1.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189

2.思无邪191

3.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193

4.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194

5.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196

6.南容三复白圭197

7.诚不以富 亦只以异197

8.深则厉 浅则揭198

三、孔子评《诗》200

1.三家者以《雍》彻200

2.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201

3.执礼皆雅言也202

4.兴于《诗》202

5.《关雎》之乱203

6.《雅》《颂》各得其所203

7.诵《诗》三百204

8.不学诗 无以言204

9.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205

10.女为《周南》《召南》矣乎?206

四、《诗》的成就207

1.《诗》的产生和传世207

2.《诗》的思想内容208

3.《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10

史实篇216

第一章 孔子周游列国史实综述一、公元前497年冬 孔子去鲁216

1.年初 孔子在鲁216

2.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216

3.齐人馈女乐217

4.冬至 鲁郊祭217

5.燔肉不至 孔子遂行217

6.负瑕邑 过达巷党人里218

7.南武城地 孔子见老子218

8.过大野泽219

9.宿乎屯 而师己送219

二、公元前496年 孔子在卫219

1.适卫 主颜浊邹家219

2.居十月 去帝丘220

3.过匡 拘焉五日220

4.过蒲 讲学与习礼月余221

5.反乎帝丘 主蘧伯玉家221

三、公元前495年 孔子过曹 过宋 过郑222

1.年初 子见南子222

2.春 灵公郊游 使孔子为次乘222

3.过曹 至“阿谷之隧”拜谒曹叔振铎墓222

4.芒砀山 孔子避雨223

5.至栗邑 还乡祭祖223

6.宋司马欲杀孔子 孔子去224

7.中牟 孔子回车224

8.适郑 独立郭东门224

四、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493年 孔子居陈225

1.遂至陈 主于司城贞子家225

2.为陈侯周臣225

3.陈庭辨矢225

4.去陈 过蒲 蒲人止孔子226

5.仪封人请见226

6.灵公老 怠于政 不用孔子226

7.既不得用于卫 将西见赵简子227

8.夜宿孔村227

9.还息乎陬乡227

10.而返乎卫 入主遽伯玉家227

11.孔子遂行 复如陈228

五、公元前493年至公元前489年 孔子在蔡曾至楚叶邑后复至蔡228

1.(蔡昭侯)二十六年 孔子如蔡228

2.厄于陈蔡229

3.互乡难与言229

4.弟子有愠心229

5.季康子使使召冉求230

6.孔子自蔡如叶 叶公问政231

7.孔子在叶五村231

8.去叶 返于蔡231

9.佛肸召 子欲往232

10.楚救陈 军于城父233

11.使子贡至楚233

12.楚昭王兴师迎孔子 然后得免234

六、公元前488年 孔子自楚反卫234

1.孔子自楚反乎卫234

2.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234

七、公元前488年至公元前484年 孔子在卫235

1.卫君欲得孔子为政235

2.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235

3.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236

4.康子使子贡往 然后得已236

八、公元前484年秋 孔子归鲁236

1.冉有为季氏将师 与齐战于郎 克之236

2.季康子以币迎孔子 孔子归鲁237

3.归鲁途中作《猗兰操》237

4.季氏欲以田赋 问于孔子237

第二章 孔子周游列国要事辩说一、时间概念辩说239

1.公元前497年冬至 鲁郊239

2.公元前495年 子见南子243

3.公元前495年 孔子过宋244

4.公元前494年 孔子至陈244

5.公元前490年 佛肸召 子欲往245

6.公元前484年秋 孔子归鲁246

二、古今地名辩说247

1.达巷党位于今兖州247

2.“屯”即郓城248

3.仪邑和仪邑地249

4.孔子曾过黄河250

5.互乡即固墙251

6.孔子未到负函252

三、重要事件辩说256

1.孔子再次见到老子256

2.孔子两次过蒲260

3.孔子在卫整理《诗》中的《风》260

4.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94年 孔子不曾在鲁261

5.绝粮互乡 得粮蔡沟262

6.为陈侯周臣的含义265

附录269

一、古今地名对照表269

二、纪念孔子古迹景观简表272

三、孔子年谱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