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权力授予和权力制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权力授予和权力制约
  • 孟祥馨,楚建义,孟庆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1767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人事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权力授予和权力制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前言1

前言1

上篇3

第一章 政治体制与干部制度3

一、中国的政治体制3

(一)政治体制及其同国体、政体的关系3

(二)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5

二、政治体制与干部人事制度的关系12

(一)干部人事制度是政治体制健康运作的基础条件12

(二)干部人事制度是建设民主和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12

(三)干部人事制度是激活政治体制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保证15

(一)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7

三、干部人事制度仍需继续改革17

(二)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18

(三)干部人才的培养发展战略要求干部人事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19

第二章 中外干部选用制度比较及28

我国选用机制构建原则28

一、中国古代官员选用制度揆要28

(一)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的官员选用制度28

(二)我国封建时代的官员选用制度37

二、西方国家官员选用制度揆要47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选举制48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法规中的选用制度53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选用机制的原则59

(一)构建新的干部选用机制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59

(二)建立和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的基本特征62

(一)干部路线与职务标准条件的关系65

第三章 职务任职条件制度改革前瞻65

一、干部路线政策与职务任职标准条件制度65

(二)现行职务任职条件问题的探析67

二、职务任职条件制度的改革与设置的原则和职务的分类分级73

(一)职务任职条件制度的改革与设置的基本原则73

(二)领导职务大体分类的设想74

(三)领导职务大体分级的设想77

三、职务任职条件内容的原则设想79

(一)执政党组织领导职务类的任职条件原则设想80

(二)国家权力机关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的原则设想82

(三)国家行政机关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的原则设想83

第四章 现行选举制度的改革85

一、选举与民主85

(一)选举制的渊源85

(二)资产阶级的选举87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选举90

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93

(一)党内的基本选举制度93

(二)党内选举制度中值得商榷改革的问题95

(三)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的走向探讨101

三、国家选举制度的改革108

(一)国家的基本选举制度108

(二)国家选举制度中需进一步商榷和改革的问题113

(三)国家选举制度改革走向探讨115

第五章 干部委任制的改革119

一、干部委任制度改革势在必行119

(一)委任制的不足和弊端119

(二)委任制改革的方向、实质和意义125

(一)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制度的特点126

二、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制度的特点和意义126

(二)公开选拔使用领导干部制度的意义127

三、目前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130

(一)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30

(二)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的探析134

第六章 完善推荐竞争上岗、任期和免、辞、降职制度142

一、改革与完善干部推荐制度142

(一)民主推荐制度的方法和程序142

(二)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制度144

二、健全竞争上岗制度149

(一)竞争上岗制度的意义149

(二)竞争上岗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152

三、改革和完善领导职务任期制154

(一)完善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的必要性154

(二)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度的思考157

四、健全免职、辞职、降职制度161

(一)免职、辞职、降职制度的必要性161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免职制度162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164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降职制度166

第七章 干部选用工作中的监督与制约168

一、强化对干部选任的监督势在必行168

(一)强化对干部选任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168

(二)强化对选人用人的监督,有利于准确选人用人169

(三)强化对选人用人的监督,有利于减少用人中的不正之风171

二、党组织对干部选用工作的监督制约172

(一)准确把握干部选用工作的纪律172

(二)坚持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监督责任制度173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制度175

三、国家法律法规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和制约178

(一)国家法律法规对干部选用的监督是人民民主的体现和客观要求179

(二)建立健全挑选国家工作人员工作的法律监督体系180

四、社会公众和组织对选用干部的监督制约183

(一)人民群众对选用干部的监督183

(二)新闻媒体对干部选任的监督184

(三)社会团体对干部选用的监督185

五、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对干部选用的监督185

下篇189

第八章 权力制约的一般理论189

一、权力的本质和特征189

(一)权力的概念189

(二)权力的一般特征190

(三)权力的本质192

(四)权力的双重效应194

二、权力制约的一般理论197

(一)权力制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97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制约权力的必要性209

三、权力制约的基本原则和现实基础217

(一)权力制约的基本原则217

(二)我国实现权力制约的现实基础222

第九章 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现状及走向探讨232

一、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现状232

(一)权力监督制约体系的主体框架已经形成232

(二)目前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35

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239

(一)结构合理239

(二)配置科学241

(三)程序严密243

(四)制约有效245

三、构建权力制约机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247

(一)构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247

(二)构建权力制约机制要坚持有利于权力正常而有效运作的原则247

(三)大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248

(四)构建权力制约机制要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249

四、完善权力监督机制249

(一)监督体制要合理250

(二)制权的法制要健全251

(三)完善权力制约权力功能,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255

(四)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以民制权256

(五)提高权力主体的道德素质,以德制权257

第十章 建立职务权力标准制度前瞻258

一、建立职务权力标准制度的必要性258

(一)建立职务权力标准,可以为领导干部的用权限域提供根据259

(二)制定干部职务权力标准,有利于防止权力扩张,遏制权力腐败260

(三)建立职务权力标准制度,是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的客观要求260

(四)建立职务权力标准制度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必然趋势261

二、职务权力标准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262

(一)职务权力标准的职类原则262

(二)职务权力标准的层次性原则263

三、建立职务权力标准制度的原则要求264

(一)建立职务标准制度的基本要求264

(二)关于职务权力标准制度的构成原则268

四、关于职务权力标准问题的探讨273

(一)国家权力机关领导职务权力标准的探讨273

(二)党务类领导职务权力标准的探讨279

(三)国家行政机关职务权力标准的探讨285

(一)规范权力运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89

第十一章 职务权力运作制度前瞻289

一、规范权力运作的必要性289

(二)规范权力运行是保证权力的公共性的必然要求291

(三)规范权力运作是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条件291

二、职务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292

(一)依法用权原则292

(二)依职用权原则295

(三)权力运作有序原则296

(四)权力的方向性原则298

(五)谨慎用权原则299

三、权力运作规范制度的探讨300

(一)健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各级领导机构的权力运作规范300

(二)健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权力运作规范304

(三)健全各级人民政府的权力运作规范307

(四)关于党和国家监督权力的运作规范310

第十二章 权力的法的制约314

一、完备的法制是权力制约的保证314

(一)法律的基本特征314

(二)法律在监督活动中的作用316

二、权力制约中的人治与法治模式比较318

(一)权力的人治与法治的区别318

(二)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321

三、实现依法制权的基本条件325

(一)重视制权的立法,实现制权有法可依325

(二)完善法律监督机构328

(三)完善法律监督制约权力的“软”环境329

(四)提高监督主体的素质,确保依法制权到位331

(五)加强党对依法制权工作的领导332

(一)以权制权是一种最现实的制权方式333

第十三章 权力的权力制约333

一、以权制权的必要性333

(二)以权制权可以防止权力膨胀和滥用334

二、我国目前权力结构运行中的主要问题335

(一)权力高度集中的问题依然存在336

(二)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337

(三)权力运行过程规范和透明度不高338

(四)权力运行和权力监督的法制化程度不高339

(五)权力运行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不够健全339

三、以权制权的基本原则340

(一)分权原则340

(二)权力的平衡原则344

(三)监督权的主体性原则346

四、完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约束机制348

(一)合理规范权力职能,强化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348

(二)强化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推动以权制权的实现352

(三)实现监督和制权的普遍化和现代化354

第十四章 权力的社会制约357

一、权力的社会组织监督与制约357

(一)人民政协的监督和制约357

(二)民主党派的监督和制约361

(三)社会团体的监督与制约366

二、权力的群众监督与制约369

(一)权力的群众监督和制约的基本特征369

(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371

三、权力的新闻舆论监督与制约374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及其重要性375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378

(三)加快新闻改革,确保新闻舆论的监督381

一、道德对权力的影响和作用383

第十五章 权力的道德制约383

(一)道德是权力运作的理念基础384

(二)道德是权力的“载体”386

(三)道德对权力的双重影响和作用387

(四)高尚的道德可以增强权力的威信和魅力389

二、道德制约权力的内涵及价值实现391

(一)加强党和国家对领导干部的道德引领391

(二)掌权者对权力的自我道德约束395

(三)领导者权力道德的价值实现404

三、领导干部权力道德的监督和制约408

(一)权力道德的法律和制度监督408

(二)权力道德的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409

(三)权力道德的群众监督410

(四)权力道德的舆论监督410

一、完善权力工薪保障机制的意义分析412

第十六章 权力的工薪保障制度412

(一)合理的工薪制度有利于保障权力的正常运行413

(二)合理的工薪制度有利于稳定掌权者的社会心理414

(三)合理的工薪保障制度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扩张和腐败414

二、当前我国工薪制度的基本情况、原则及存在的问题416

(一)我国现行工薪制度的基本状况416

(二)现行职级工资制度坚持的基本原则417

(三)现行工资制度的不足418

三、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干部工资保障制度421

(一)“高薪制”不是目前制约权力的最佳选择422

(二)建立比较优厚的工薪制度424

(三)建立和实施廉政公积金制度427

后记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