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
  • 廖梦君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3997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论1

一、我们追求怎样的传播?1

二、受众意识8

三、大众现状及其意识解读9

四、新闻作为一种特殊“商品”12

五、互动传播17

六、初级传播与高级传播19

七、社会责任:现代传媒的坐标23

第一章 多元化的传播理念30

一、大众化理念:“受众喜欢什么,我们就传播什么”31

二、“新闻自由”理念34

三、市场理念:“把新闻当作产业办”、“新闻作品也是商品”39

四、党性、人民性与社会公器理念43

五、“导向决定生存,市场决定发展”理念45

六、社会责任理念47

七、“三贴近”的理念48

八、小结52

第二章 业界现状54

一、一般性描述54

二、浮躁风的渗入58

三、浓厚的媚俗倾向63

四、媒介人的心态69

五、重城市而轻农村的传播现状76

六、在整顿中发展78

第三章 大众化及其价值引导81

一、大众化的源起81

二、遵循怎样的大众化85

三、大众化的一个误区91

四、大众化的基本原则94

第四章 传媒的大众意识问题101

一、传媒的大众意识103

1.个体生态109

二、大众意识的一般性描述109

2.群体生态114

三、大众意识的基本特点115

四、大众意识与社会文化119

五、传播要为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而努力121

六、强化现代公民意识124

1.逐步淡化“官本位”意识124

2.培育“法本位”意识128

3.把握和调整好趋利意识128

七、大众意识与受众意识129

八、利用社会同化培养受众的价值追求131

第五章 分众化与小众化135

一、专业报——分众传播的雏形135

二、日益强烈的分众趋势139

三、分众传播的三种形态140

四、分众化传播的发展态势142

五、分众化传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43

六、受众的区域化趋势:不同区域的受众选择不同的传媒,地方传媒在其中大行其道,大有取代中央媒介地位的势头146

七、小结151

第六章 诚信度与公信力152

一、由一位县委书记的死引发的争议152

二、诚信度是公信力的前提,只有具备诚信度才可能具有公信力155

三、公信力是衡量一家媒体影响力大小的标尺162

四、公信力应成为现代传媒追求的价值因素163

五、现代传媒的竞争最终是公信力的竞争164

六、怎样建立公信力165

1.真实记录生活:敢于说真话,力戒假话166

2.客观报道社会:勇于说实话,力戒大话、过头话、绝对话171

3.认真评点世态:善于说新话,力戒套话、空话172

4.讲究文化品位:融文化于报道中,在栏目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173

七、处理好几个关系176

八、小结182

第七章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183

1.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表达法185

一、新闻策划185

2.“主题先行”与“主题表现”187

3.新闻策划的必要性188

4.新闻报道策划的功能191

5.新闻报道策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93

6.新闻策划的运作194

二、新闻炒作196

1.一种颇有争议的提法196

2.释义197

3.新闻炒作在现代传媒业中的影响198

4.争议200

5.宣传与炒作的区别206

三、新闻炒作是新闻策划的异化207

四、写“朴实新闻”210

第八章 “集团化”的或然性211

一、传媒“集团化”概说213

二、传媒集团的组建模式219

三、一个提得最多的口号:“做大做强”220

四、组建传媒集团的必要条件222

第九章 影视剧的价值引导230

一、影视剧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230

二、受众的情感指向231

三、情感指向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233

四、潜移默化的教示作用234

五、甄别影视剧的传播价值237

一、因特网拉近了地球人的距离243

第十章 网络传播243

二、网络传播的特点246

1.传播内容的无限性和传播对象的有限性(须有电脑才能上网,多在都市里传播)248

2.传播功能的互动性249

3.传播的即时性与快速更新功能250

4.传播的立体性(或谓传播符号的多元性)250

三、网络的管理与引导251

四、网络传播的自律254

五、加强对网络游戏的整顿与补给255

六、网络传播的价值引导256

第十一章 传媒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262

一、传媒的三种责任262

1.社会责任262

2.时代责任263

3.历史责任264

二、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265

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65

2.把握正面报道的“真”与负面报道的“度”265

3.注重导向与注重市场并举的原则276

4.民族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兼顾的原则278

5.本土意识与国家利益兼顾的原则279

6.人文关怀与道德价值认知原则281

7.受众好恶与审美情趣协调一致的原则284

8.理性的颂扬与冷静的批判相结合的原则286

9.既要初级传播,更重高级传播的原则289

10.防止“泛政治化”与“去政治化”倾向原则291

三、价值取向决定现代传媒的追求292

第十二章 媒介人的素质294

一、媒介人的素质决定媒体的品位294

1.媒介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传媒品位的高低294

2.把素质培养纳入传媒发展的整体规划295

二、媒介人应具备的素质297

1.坚定的人生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297

2.良好的品格299

3.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300

4.学习与思考的习惯301

5.健康的体魄302

三、编辑、记者、主持人与广告人303

1.编辑303

2.记者305

3.主持人307

4.广告人308

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