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学检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方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260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液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概述1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和临床的关系2
三、学习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方法和要求2
第一篇 造血细胞及其检验5
第一章 现代造血理论5
第一节 造血器官和造血微环境5
一、造血器官5
二、造血微环境7
第二节 造血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造血调控8
一、造血细胞的生长发育8
二、造血干/祖细胞8
三、造血调控11
第三节 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12
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的基本条件12
二、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13
第二章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16
第一节 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16
第二节 各系血细胞的形态特征16
一、粒细胞系16
二、红细胞系18
三、巨核细胞系19
四、淋巴细胞系19
五、单核细胞系20
六、浆细胞系20
七、其他细胞20
第三节 骨髓象中类似细胞的鉴别22
一、原始粒细胞与原始红细胞的鉴别22
二、原始粒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单核细胞的鉴别22
三、单核细胞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的鉴别23
四、中幼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的鉴别23
五、形态上不典型细胞的划分23
第三章 骨髓象检查25
第一节 概述25
一、适应证25
二、标本的采集25
三、骨髓涂片、染色及其质量保证27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28
一、检查的步骤28
二、结果计算和报告单的书写29
三、骨髓象检查的质量保证32
四、骨髓标本的保存和资料存档33
第三节 正常骨髓象33
第四节 骨髓活检35
一、骨髓活检的临床意义36
二、骨髓活检适应证36
三、方法简介及质量保证36
第五节 血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评价37
第四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39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40
二、苏丹黑B染色42
三、酯酶染色43
四、过碘酸-雪夫(PAS)染色45
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47
六、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50
七、骨髓铁染色51
第二篇 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55
第五章 贫血概述55
第一节 贫血的概念和分类55
一、贫血的概念56
二、贫血的分类57
第二节 贫血的临床表现60
第三节 红细胞形态异常及其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61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65
第一节 概述65
一、铁的代谢65
二、铁代谢的检测指标67
附:血清铁蛋白测定68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69
第三节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70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72
第一节 概述72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72
二、巨幼红细胞形成的机制73
第二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73
第八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77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77
第二节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81
第三节 骨髓病性贫血82
第九章 溶血性贫血83
第一节 概述83
第二节 溶血的病理生理变化84
第三节 显示溶血的检验方法87
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87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88
三、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90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90
第十章 红细胞膜缺陷症93
第一节 概述93
一、红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93
二、红细胞膜的功能95
第二节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症96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96
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99
三、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00
四、红细胞膜缺陷症的检验方法100
第三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06
一、疾病概述106
二、检验方法108
第十一章 红细胞酶缺乏症113
第一节 概述113
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114
一、疾病概述114
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检验方法116
第三节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23
一、疾病概述123
二、丙酮酸激酶缺乏的检验方法124
第十二章 珠蛋白异常127
第一节 概述127
一、血红蛋白的结构127
二、珠蛋白异常127
第二节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28
一、疾病概述128
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常用的检验方法130
第三节 异常血红蛋白病134
一、疾病概述134
二、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检验方法136
第十三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39
第一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39
一、疾病概述139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检验方法141
第二节 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45
第三节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46
第十四章 其他贫血及贫血的鉴别诊断147
第一节 增生性贫血147
一、失血性贫血147
二、其他溶血性贫血147
第二节 继发性贫血148
第三节 贫血的鉴别诊断149
第三篇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153
第十五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153
第十六章 类白血病反应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56
第一节 类白血病反应156
第二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58
第十七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60
第十八章 白血病163
第一节 概述163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165
一、概述165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168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2
第三节 慢性白血病173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73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6
第四节 特殊类型白血病176
第十九章 淋巴瘤180
第一节 霍奇金病180
第二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182
附: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84
第二十章 浆细胞病185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185
附:浆细胞白血病187
第二节 巨球蛋白血症187
第二十一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189
第二十二章 骨髓转移癌192
第二十三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194
第一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94
第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95
第三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196
第二十四章 类脂质沉积病198
第一节 戈谢病198
第二节 尼曼-匹克病199
第三节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199
第二十五章 脾功能亢进201
第四篇 血栓与止血及其检验203
第二十六章 止血的生理203
第一节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203
第二节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204
一、血小板的结构204
二、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206
三、血小板的止血功能207
第三节 血液凝固机制208
一、凝血因子208
二、凝血机制210
第四节 抗凝系统212
第五节 纤溶系统213
一、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213
二、纤溶蛋白的溶解机制214
第二十七章 血管壁和血小板的检验217
第一节 血管壁的检验217
一、束臂试验217
二、出血时间测定217
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218
第二节 血小板的检验218
一、血小板形态观察218
二、血块收缩试验219
三、血小板粘附试验220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220
五、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ELISA法)224
六、血浆血栓烷β2和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ELISA法)224
七、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测定(ELISA法)225
第二十八章 凝血因子的检验227
第一节 内源凝血系统的检验227
一、全血凝固时间测定(试管法)227
二、活化凝血时间测定228
三、硅管凝血时间测定229
四、复钙时间测定229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230
六、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及其纠正试验231
七、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其纠正试验233
八、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一期法)234
第二节 外源凝血系统的检验236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一期法)236
二、蝰蛇毒时间测定237
三、组织因子测定238
第三节 共同凝血途径第三阶段的检验240
一、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240
二、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双缩脲法)241
三、因子Ⅻ筛选试验242
第二十九章 抗凝及纤溶系统的检验243
第一节 循环抗凝物质的检验243
一、复钙交叉试验243
二、凝血酶时间测定及甲苯胺蓝纠正试验244
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测定244
四、抗凝血酶Ⅲ测定246
五、蛋白C(protein C,PC)测定247
第二节 纤溶系统的检验249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249
二、血浆纤溶酶原测定(免疫扩散法)250
三、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测定(ELISA法)251
四、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252
五、血清(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检测253
第三十章 常见止血障碍性疾病255
第一节 出血性疾病概述255
第二节 血管壁异常性疾病256
一、过敏性紫癜256
二、血管性血友病257
三、其他血管壁异常性疾病257
第三节 血小板异常性疾病258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8
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0
三、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261
第四节 凝血异常性疾病261
一、血友病262
二、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碍263
三、循环抗凝物质增多264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65
第六节 原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症268
第七节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269
一、筛选试验269
二、确证试验270
第八节 血栓271
一、血栓形成271
二、血栓前状态273
附录一 参考文献275
附录二 中文索引277
附录三 英文索引284
附录四 实验室常用检验参考值291
热门推荐
- 3135960.html
- 3775279.html
- 1067692.html
- 2197103.html
- 3779002.html
- 250201.html
- 1116644.html
- 3284264.html
- 2545264.html
- 135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6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5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0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0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1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8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7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1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