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连海运学院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船机修造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选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杨烈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0093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连海运学院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船机修造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博士论文1
1.铝合金表面离子沉积(Ti,Al)N膜的工艺、性能及其在强化发动机铝合金活塞上的应用研究&顾卓明1
第一章 前言2
第二章 试验内容和研究方案3
2-1试验用装置3
2-2膜层的制备4
2-3试验的内容和方法5
第三章 试验的结果6
3-1工艺参数对膜层显微硬度(HV0,01)的影响6
3-2 (Ti,Al)N膜的组织、结构和显微形貌6
3-3 (Ti,Al)N膜的组成和元素价态7
3-4膜层内应力的测定11
3-5磨损试验和磨痕分析11
3-6高温氧化试验12
第四章 分析及讨论12
4-1沉积系数KD的计算12
4-2 (Ti, A1)N膜内应力降低的原因13
4-3铝合金表面(Ti,A1)N膜的耐磨机理15
4-4铝合金表面(Ti,A1)N膜的应用探讨18
第五章 结论19
附记20
致谢20
参考文献20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22
2.离子渗碳设备、工艺和特性的综合研究&李国卿28
第一章 前言30
第二章 离子渗碳设备31
第三章 离子渗碳特性34
3-1辉光放电特性34
3-2离子渗碳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分析34
3-3离子渗碳过程辉光放电特性实验37
3-4离子渗碳实验与分析39
3-5丙酮-氨气混和气的离子渗碳工艺43
第四章 离子渗碳数学模型45
4-1扩散方程及差分格式45
4-2定解条件46
4-3扩散系数46
4-4 计算程序框图46
4-5表面碳浓度饱和速率47
4-6实验与计算48
4-7控制表面浓度和渗层的计算程序49
第五章 离子渗碳组织与性能51
5-1接触应力计算51
5-2试验工艺52
5-3性能试验与数据处理54
5-4分析讨论56
第六章 渗碳工艺生产应用举例57
第七章 结论57
致谢58
参考文献59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60
3.扣合修复金属裂纹件强度、工艺和扣合键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修复重要典型船机件上的应用&孙俊才66
第一章 概述68
1-1扣合修复的工艺特性68
1-2扣合键材料的性能特点69
1-3本文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案70
参考文献71
第二章 金属裂纹件的强度分析71
2-1引言71
2-2裂纹件的强度损失71
2-3板状裂纹件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72
2-4本章小结79
参考文献79
第三章 扣合修复裂纹件的强度分析80
3-1引言80
3-2模型简化80
3-3基本公式推导81
3-4计算结果与分析85
3-5本章小结91
参考文献91
第四章 扣合键与扣合工艺参数设计91
4-1引言91
4-2裂纹尖端打止裂孔后的应力集中系数91
4-3扣合修复裂纹板的应力场93
4-4 扣合键及扣合工艺设计原则99
4-5扣合试验100
4-6本章小结100
参考文献101
第五章 双相钢扣合键材料的组织与性能101
5-1引言101
5-2试验过程102
5-3试验结果102
5-4分析讨论103
5-5本章小结108
参考文献109
第六章 实际应用情况110
6-1现有扣合键材料的性能特点110
6-2船用柴油机气缸盖裂纹修复111
6-3船用柴油机机架/机座裂纹修复111
第七章 结论111
致谢112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113
硕士论文126
1.GCr15钢离子氮碳共渗加淬火回火工艺研究及其在强化船用喷油嘴上的应用&孙俊才126
第一章 前言127
第二章 试验条件及方法128
第三章 试验结果129
3-1离子氮碳共渗层的组织状态129
3-2重新加热时共渗层中的组织变化129
3-3淬火和回火对AR量的影响131
3-4渗层淬火回火的硬度特性132
3-5磨损试验134
3-6含氮组织的形态与回火析出物134
第四章 讨论135
4-1渗层的氮在复合处理中的作用135
4-2淬火工艺参数的影响136
4-3复合处理组织的回火抗力137
4-4表面疏松层成因探讨138
第五章 生产应用139
第六章 结论139
致谢139
参考文献139
附录Ⅰ回火方程推导141
附录Ⅱ 回火方程的回归建立与检验141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144
2.离子氮、碳及氮、碳、钛加硫多元共渗的研究及其在船用缸套上的应用&李一力152
前言153
第一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154
1-1试验材料154
1-2试验装置154
1-3试验、检测设备及样品154
1-4对比工艺试验154
第二章离子SNC共渗工艺的正交设计155
2-1挑因素、选水平、制定因素水平表155
2-2表头设计155
2-3制定试验方案、实施155
2-4试验结果分析156
第三章 离子NC,NCTi及其加S多元渗的组织157
3-1金相组织157
3-2相分析158
第四章 离子NC,NCTi及其加S多元渗试样的表层元素分布161
4-1S元素分布161
4-2 Ti元素分布162
4-3 N,C元素分布162
第五章 离子NC, NCTi及其加S多元渗的性能164
5-1表面硬度和硬度梯度164
5-2脆性165
5-3耐磨性165
5-4跑合特性和摩擦特性166
第六章讨论与分析166
6-1不同工艺处理试样的脆性指标与磨损的关系166
6-2离子SNC共渗工艺的比较169
6-3离子SNC共渗试样表层的元素分布规律170
第七章 生产应用情况172
7-1模具172
7-2船用缸套172
第八章 结论173
致谢173
参考文献173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175
3.无刻蚀镀铁加离子氮碳共渗复合工艺的研究&扈心坦180
第一章 前言181
1-1研究概述181
1-2文献述评181
1-3研究方法182
第二章 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183
2-1离子轰击工艺参数的选择183
2-2镀铁层经离子氮碳共渗前后机械性能对比试验185
第三章 分析和讨论188
3-1镀铁层的成份、结构及形成过程分析188
3-2镀铁层的基本特性189
3-3镀铁层在离子氮碳共渗时的特性191
3-4工艺的技术效果分析194
第四章 结论200
附致谢201
参考文献201
附件 研究生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204
4.空心阴极离子镀铝青铜膜研究及其在修复强化发动机精密件上的应用&王亮212
第一章 前言213
第二章 试验方法214
2-1试验装置与工作原理214
2-2膜层的制备215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216
3-1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216
3-2膜层分析218
3-3膜层性能测试218
第四章 讨论223
4-1膜层成分变化223
4-2相分析225
4-3镀膜后硬度的变化225
4-4磨损分析225
第五章 结论226
致谢226
参考文献227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228
5.几种典型钢铁材料离子渗氮、氮碳共渗和氮碳钛三元共渗强化机理研究&许晓磊235
第一章 前言236
第二章 实验条件及方法237
2-1实验材料及工艺237
2-2样品制备237
第三章40CrNiMoA钢离子渗氮层微观组织研究238
3-1实验结果及分析238
3-2讨论240
第四章 高温软镀铁表面离子N-C共渗层微观组织研究242
4-1实验结果及分析242
4-2讨论243
第五章 离子N-C-Ti三元共渗强化机理初探245
5-1实验结果245
5-2讨论246
第六章 结论246
致谢247
参考文献247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249
6.大型船舶柴油机活塞环与气缸套异常磨损的研究及其解决措施&王鹏257
第一章 前言258
1-1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的可靠性问题258
1-2课题来源、进行过程及论文内容简介258
第二章 活塞环与气缸套磨损的基本理论259
2-1磨粒磨损259
2-2腐蚀磨损260
2-3粘附磨损261
2-4三种基本磨损机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61
2-5实际中引起活塞环与气缸套异常磨损的主要原因262
第三章“阳澄湖”轮主机活塞组件与气缸套异常磨损问题的特点、机理及主要原因264
3-1异常磨损问题的特点266
3-2异常磨损的产生机理266
3-3产生异常磨损的主要原因267
第四章 解决“阳澄湖”轮主机异常磨损问题的综合技术改造措施268
4-1活塞的改造及其改造后的使用效果268
4-2气缸套的表面强化及其使用效果272
4-3对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的最佳离子轰击渗扩工艺的探讨273
第五章 结束语274
致谢274
参考文献274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276
7.等离子喷焊层的形成机理及喷焊工艺对焊层质量的影响&丁彰雄282
第一章 前言284
第二章 实验设计285
2-1实验方案的确定285
2-2实验参数的选定286
2-3标定曲线的测定和实验方案的可靠性检验288
第三章 等离子喷焊工艺对焊层外观质量的影响296
3-1实验设备介绍296
3-2喷焊实验296
3-3喷焊试样的外观质量和喷焊工艺对其的影响298
第四章 喷焊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区域划分301
4-1概述301
4-2焊层中各特征区域的形成302
4-3焊层中组织区域的划分306
第五章 等离子喷焊工艺对焊层冲淡率的影响308
5-1对冲淡率计算方法的评价308
5-2冲淡率的计算309
5-3结果分析311
第六章 等离子喷焊工艺对焊层组织结构的影响315
6-1焊层中典型组织的分析315
6-2金相分析结果316
6-3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317
6-4结果分析317
第七章 等离子喷焊工艺对焊层硬度的影响319
7-1硬度实验以及结果319
7-2讨论320
第八章 结论321
参考文献322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324
8.球铁曲轴疲劳断裂研究&刘正林333
前言335
第一章 试验设计336
1-1疲劳试验设计336
1-2断裂力学试验设计338
第二章 试验分析340
2-1断口分析340
2-2弯曲疲劳下表面裂纹扩展特点341
2-3断裂影响因素342
2-4应力集中系数(α)与名义应力(σn)345
2-5过渡圆角处应力分布347
2-6疲劳试验数据可靠性分析349
2-7布氏硬度与疲劳极限352
2-8曲轴检修周期的确定352
2-9曲轴断裂力学安全判据讨论363
2-10曲轴疲劳极限与门槛值365
第三章 结论366
参考文献366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368
9.缸套挤嵌碳化硅机理和磨损机理研究&张兆敏374
第一章 前言376
1-1缸套活塞环的工作条件与磨损376
1-2挤嵌碳化硅新工艺发展概况377
1-3挤嵌碳化硅理论及工艺研究377
1-4问题的提出与本文工作378
第二章 挤嵌工艺379
2-1挤嵌设备与材料379
2-2挤嵌工艺过程379
第三章 挤嵌机理380
3-1挤嵌模型380
3-2力学分析及验证381
3-3关于挤嵌模型的讨论383
3-4细颗粒的精挤与抛光383
3-5挤嵌工艺参数影响的分析384
第四章 耐磨机理385
4-1碳化硅的存在与偏振光检测385
4-2耐磨模型386
4-3优良的储油性和异物容让性387
4-4碳化硅的磨损与二次挤嵌387
4-5初期磨损性能388
第五章 结合机理390
5-1碳化硅颗粒在基体中的固着力390
5-2结合的牢固度与颗粒的脱落391
5-3脱落的规律及分析392
5-4脱落的碳化硅颗粒所产生的影响39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394
致谢395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397
10.高速船舶柴油机运行工况铁谱监测试验的研究&严新平410
第一章 前言411
1-1选题的指导思想和意义411
1-2柴油机运行工况铁谱监测研究的现状411
1-3监测试验的研究内容及方法412
第二章 磨粒监测的理论依据413
2-1磨粒平衡浓度的概念413
2-2磨粒平衡浓度的表达式413
2-3磨粒浓度达到平衡所需的循环次数414
2-4磨损状态监测的基本依据415
第三章 监测试验的研究对象415
3-1简介415
3-2柴油机的润滑系统416
3-3柴油机的主要摩擦副分析416
第四章 监测试验的取样制度与制谱422
4-1取样制度422
4-2铁谱片制备424
第五章 磨粒定量研究424
5-1简介424
5-2铁谱定量分析424
5-3光谱定量分析429
5-4磨粒定量研究小结430
第六章 磨粒定性研究431
6-1简介431
6-2铁谱加热法的研究431
6-3 6135ACaB型柴油机的磨粒总结435
第七章 结论437
7-1监测柴油机的故障诊断437
7-2铁谱定量指数的选择438
7-3铁谱加热法的研究438
7-4 6135ACaB型柴油机的航修间隔期438
7-5 6135ACaB型柴油机运行工况铁谱监测的特点438
参考文献439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441
11.船舶推进轴系回旋振动特性及计入回旋振动响应的校中计算研究&禹荣章453
前言454
第一章 轴系回旋振动的基本理论455
1-1回旋的物理概念及力学分析455
1-2推进轴系的回旋振动455
1-3推进轴系回旋振动的激励和响应456
第二章 计算模型457
2-1模型的建立457
2-2计算模型的简化特点458
2-3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458
2-4两种计算模型的统一性458
第三章 轴系回旋振动与校中的关系459
3-1轴系稳定运转校中的基本问题459
3-2计入回旋振动响应的校中与稳定运转校中的关系459
3-3影响轴系回旋振动与校中因素的分析460
3-4轴承分支的支承刚度及非线性振动系统460
第四章 计算方法461
4-1传递矩阵法462
4-2支承分支系统的处理463
4-3自由振动计算464
4-4特定工况下轴系临界转速计算466
4-5强迫振动计算468
第五章 程序设计469
5-1程序的功能及特点469
5-2程序结构与框图470
第六章 计算实例与结果分析472
6-1计算实例472
6-2计算结果分析476
第七章 实验研究481
7-1实验目的481
7-2台架实验的特点481
7-3实验方法482
7-4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布置483
7-5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483
结论487
结束语487
参考文献488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及授予学位情况表490
12.改性MC尼龙尾管轴承试验研究&萧文范494
第一章 研究改性MC尼龙尾管轴承的目的意义和内容496
1-1 MC尼龙与改性MC尼龙的性能和特点496
1-2 MC尼龙与改性MC尼龙尾管轴承和机械轴承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498
1-3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499
参考文献500
第二章 改性MC尼龙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的试验研究500
2-1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介绍500
2-2试件与试验条件501
2-3试件结果和分析501
参考文献506
第三章 改性MC尼龙尾管轴承的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研究507
3-1改性MC尼龙材料及轴承的泡胀试验507
3-2 3种润滑结构的改性MC尼龙尾管轴承的模拟摩擦特性试验510
3-3铁梨木、层压胶木MCS-2-1、橡胶尾管轴承和改性MC尼龙尾管轴承摩擦特性对比513
参考文献513
第四章 改性MC尼龙材料的磨损微粒铁谱试验和磨损机理探讨514
4-1铁谱仪器及分析方法介绍514
4-2改性MC尼龙材料的磨粒铁谱试验及制片515
4-3改性MC尼龙的磨粒铁谱图片和分析516
参考文献518
第五章 船舶尾管轴承动压润滑的分析计算519
5-1船舶尾管轴承的特点和润滑理论研究状况519
5-2基本方程519
5-3油膜厚度表达式521
5-4边界条件的选定521
5-5油膜压力初试解的确定522
5-6其他各静特性参数的计算525
5-7计算结果分析526
参考文献527
结论528
致谢528
附件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学位情况表529
热门推荐
- 2241536.html
- 748990.html
- 1095694.html
- 1152442.html
- 1868717.html
- 828529.html
- 1722640.html
- 2838331.html
- 3548875.html
- 1691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8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7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2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8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5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8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