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肛肠病临证汇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肛肠病临证汇海
  • 张东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531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8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735页
  • 主题词:肛门疾病-中医治疗学;直肠疾病-中医治疗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肛肠病临证汇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3

第一章 痔3

一、病因病理3

痔病生,有多因3

1.食不节,过肥辛3

2.房事多,交媾频3

3.久站立,长坐蹲3

4.直立位地心引3

5.便秘泻,久努蹲3

6.腹压增,它病侵3

痔病机,学说异,各家论,要辨析4

1.静曲张,血滞瘀4

2.血管增,形成瘤4

3.感染说,常提炎4

4.垫下移,肛门松4

5.括功降,组织松4

6.肛垫说,是新增4

二、临床症状4

1.Ⅰ期内痔4

2.Ⅱ期内痔4

3.Ⅲ期内痔5

4.Ⅳ期内痔(嵌顿痔)5

三、诊断6

四、治疗6

1.治疗原则6

2.保守治疗6

3.手术治疗7

五、预防与调护7

第二章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

一、病因病理9

1.外邪侵,热入里10

2.食不节,过肥辛10

3.极虚人,三阴亏10

4.负重行,忙不停10

5.虚劳嗽,痰火结10

6.房事多,过忍精10

二、临床症状10

三、诊断11

四、治疗11

1.内治法11

2.外治法12

3.手术疗法13

五、预防与调护13

第三章 肛门直肠瘘15

一、病因病理15

1.食不节,过肥辛,忧思伤,交媾频15

2.痔病久,缠绵延,肌肉坏,成瘘焉15

3.风湿燥,热入里,气血滞,毒淤积15

二、临床症状16

三、诊断16

1.低位肌间单纯瘘16

2.高位肌间单纯瘘16

3.低位肌间复杂瘘16

4.高位肌间复杂瘘16

5.马蹄形肛瘘17

四、治疗17

1.药物治疗17

2.手术治疗17

五、预防与调护18

第四章 肛裂19

一、病因病理19

二、临床症状20

1.疼痛20

2.便血20

3.便秘20

4.肛门皮肤瘙痒20

5.神经症状20

三、诊断20

1.Ⅰ期肛裂20

2.Ⅱ期肛裂21

3.Ⅲ期肛裂21

四、治疗21

1.内治法21

2.外治法22

3.手术法22

五、预防与调护23

第五章 直肠脱垂24

一、病因病理24

二、临床症状26

1.初期26

2.中期26

3.晚期26

三、诊断26

1.直肠内脱垂26

2.直肠黏膜脱垂(即Ⅰ度直肠脱垂)27

3.直肠全层脱垂(即Ⅱ度直肠脱垂)27

4.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垂(即Ⅲ期直肠脱垂)脱出27

四、治疗27

1.内治法27

2.外治法27

3.注射法28

4.手术治疗28

五、预防与调护28

第六章 大肠息肉与息肉病29

一、病因病理29

二、临床症状30

三、诊断30

四、治疗30

1.内治法30

2.外治法31

3.手术法31

五、预防与调护32

第七章 大肠炎性疾病33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33

一、病因病理34

二、临床症状35

三、诊断36

四、治疗37

1.内治法37

2.外治法37

3.手术法38

五、预防与调护38

第二节 克罗恩病38

一、病因病理39

1.环境因素39

2.宿主因素39

二、临床症状39

1.消化系统表现39

2.肠外表现40

3.全身表现40

4.肠镜表现40

三、诊断40

四、治疗41

1.内治法41

2.外治法42

3.手术法42

五、预防与调护42

第三节 肠结核42

一、病因病理42

二、临床症状43

1.腹痛43

2.大便习惯改变43

3.全身症状43

4.腹块44

三、诊断44

四、治疗44

1.一般治疗44

2.中医药治疗45

3.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45

4.手术治疗45

五、预防与调护45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46

一、病因病理47

二、临床症状48

1.急性菌痢49

2.慢性菌痢49

三、诊断50

四、治疗51

1.中医治疗51

2.西医治疗51

五、预防与调护53

1.切断传播途径53

2.管理好传染源54

3.保护易感人群54

4.休息54

5.饮食54

第五节 放射性肠炎54

一、病因病理55

二、临床症状56

1.急性放射性肠炎57

2.慢性放射性肠炎57

三、诊断58

四、治疗58

1.一般治疗58

2.药物治疗58

3.中医治疗59

4.手术治疗60

五、预防与调护60

第八章 大肠癌61

一、病因病理61

1.气滞61

2.血瘀61

3.痰凝62

4.热毒62

5.湿聚62

6.正气虚弱62

二、临床症状63

1.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63

2.便血63

3.肠梗阻63

4.腹部肿块64

5.贫血、消瘦、发热、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64

三、诊断64

1.体格检查64

2.实验室及物理检查65

四、治疗66

1.外科治疗66

2.化学药物治疗67

3.放射治疗67

4.术后放疗67

5.中药治疗68

6.其他疗法68

五、预防与调护68

1.心理护理68

2.术后换药及切口护理69

3.结、直肠癌患者的饮食营养70

4.结、直肠癌术后恢复期扩理70

第九章 肛肠性传播疾病71

第一节 概述71

一、性病的分类73

1.细菌性性病73

2.病毒性性病74

二、性病的传播方式74

1.性交传播74

2.间接接触传播74

3.医源性传播74

4.母婴传播74

三、性病的危害74

第二节 梅毒76

一、病因病理77

1.精化传染77

2.气化传染77

3.胎中染毒77

二、临床症状77

1.疳疮77

2.横痃77

3.杨梅疮77

4.杨梅结毒78

三、诊断78

1.病史78

2.体检78

3.实验室检查79

四、治疗79

1.中医治疗79

2.驱梅治疗80

五、预防与调护81

1.预防81

2.调护82

第三节 淋病83

一、病因病理84

1.膀胱湿热85

2.脾气下陷85

3.肾虚失固85

二、临床症状85

三、诊断86

1.病史86

2.临床症状86

3.实验室检查86

四、治疗86

1.膏淋(急性淋病)86

2.劳淋(慢性淋病)87

3.血淋87

五、预防与调护88

1.预防88

2.调护88

第四节 尖锐湿疣89

一、病因病理89

二、临床症状90

1.潜伏期90

2.好发部位90

3.症状90

三、诊断91

1.醋酸白试验91

2.阴道镜检查91

3.肛门直肠镜检查92

4.细胞学检查92

5.组织病理检查92

四、治疗92

1.内治92

2.外治93

3.手术93

五、预防与调护93

1.预防93

2.调护94

第五节 艾滋病94

一、病因病理95

1.性接触传播95

2.血液传播95

3.母婴垂直传播96

4.其他途径传播96

二、临床症状96

1.一般症状97

2.呼吸道症状97

3.消化道症状97

4.神经系统症状97

5.皮肤和黏膜损害97

6.肿瘤97

三、诊断97

1.免疫学检查97

2.病毒学检查98

3.血清学实验98

4.条件致病菌病原体检查98

5.组织病理学检查98

四、治疗98

1.中医药治疗98

2.西医药治疗99

五、预防与调护100

1.预防100

2.调护100

第十章 肛门周围皮肤病102

第一节 肛门湿疹102

一、病因病理102

1.体质与遗传103

2.精神与神经功能障碍104

3.病灶感染104

4.消化系统功能障碍104

5.血液循环障碍104

6.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04

7.变态反应104

二、临床症状105

1.急性湿疹105

2.亚急怀湿疹106

3.慢性湿疹106

三、诊断107

四、治疗107

1.内治107

2.外治107

五、预防与调护108

第二节 肛门瘙痒症108

一、病因病理109

1.感受外邪109

2.血虚生风109

3.肝经湿热下注109

4.血瘀生风109

5.虫毒骚扰109

6.全身因素110

7.局部因素110

8.环境因素111

二、临床症状111

三、诊断111

四、治疗112

1.内治112

2.外治112

五、预防与调护113

第三节 接触性皮炎113

一、病因病理113

1.过敏性114

2.原发刺激性115

二、临床症状115

三、诊断116

四、治疗116

1.内治116

2.外治116

五、预防与调护116

第四节 神经性皮炎117

一、病因病理117

1.神经精神因素117

2.刺激因素117

3.疾病因素118

二、临床症状118

三、诊断118

四、治疗118

1.内治118

2.外治119

五、预防与调护119

1.忌搔抓119

2.忌热水、忌肥皂清洗119

3.忌刺激性食物119

4.忌盲目用药119

第五节 化脓性汗腺炎120

一、病因病理120

二、临床症状121

三、诊断121

四、治疗122

1.内治122

2.外治122

五、预防与调护123

第六节 皮肤癣123

一、病因病理123

二、临床症状124

三、诊断125

四、治疗125

五、预防与调护125

第七节 褥疮125

一、病因病理126

二、临床症状126

三、诊断126

四、治疗127

五、预防与调护127

第八节 坏死性筋膜炎127

一、病因病理127

二、临床症状128

三、诊断128

四、治疗129

五、预防与调护129

第十一章 便秘130

一、病因病理130

1.实秘肠胃积热131

2.气机郁滞131

3.阴寒积滞131

4.虚秘气虚阳衰131

5.阴亏血少131

二、临床症状132

1.实秘肠胃积热132

2.气机郁滞133

3.阴寒积滞133

4.虚秘气虚阳衰133

5.阴亏血少133

三、诊断133

四、治疗135

1.治疗原则135

2.一般治疗135

3.药物疗法136

4.灌肠136

5.洗肠(大肠水疗)136

6.手术治疗136

7.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137

五、预防与调护139

第十二章 先天性巨结肠141

一、病因病理141

1.遗传因素141

2.神经嵴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异常141

3.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141

4.其他因素142

二、临床症状143

三、诊断143

四、治疗144

五、预防与调护144

第十三章 交肠病145

第一节 直肠阴道瘘147

一、病因病理147

二、临床症状148

三、诊断148

四、治疗149

五、预防与调护149

第二节 直肠尿道瘘150

一、病因病理150

二、临床症状151

三、诊断151

四、治疗151

五、预防与调护152

第三节 直肠膀胱瘘152

一、病因病理152

二、临床症状152

三、诊断153

四、治疗153

五、预防与调护153

第十四章 肛门失禁154

一、病因病理154

1.创伤155

2.肛管直肠结肠疾病155

3.神经系统疾病155

二、临床症状157

1.完全性失禁157

2.不完全性失禁157

3.感受性失禁157

三、诊断158

1.病史158

2.视诊158

3.直肠指诊158

4.内镜检查159

5.排粪造影检查159

6.肛管测压159

7.肌电图测定159

8.肛管超声(AUS)检查159

四、治疗159

1.治疗原则159

2.药物治疗160

3.手术治疗160

五、预防与调护160

1.肛门直肠损伤的处理160

2.重视肛肠疾病的治疗161

3.注意161

4.坐浴事项161

5.适量运动161

6.注意劳逸结合161

第十五章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162

第一节 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164

一、病因病理164

二、症状164

三、诊断165

四、治疗165

五、预防与调护166

第二节 先天性肛膜闭锁166

一、病因病理166

二、症状166

三、诊断166

四、治疗167

五、预防与调护167

第三节 遮盖性肛门167

一、病因病理167

二、症状167

三、诊断168

四、治疗168

五、预防与调护169

第四节 肛门前移位169

一、病因病理169

二、症状169

三、诊断170

四、治疗170

五、预防与调护170

第五节 肛门会阴瘘170

一、病因病理170

二、症状171

三、诊断171

四、治疗172

五、预防与调护172

第六节 直肠前庭瘘173

一、病因病理173

二、症状173

三、诊断173

四、治疗174

五、预防与调护174

第七节 肛门闭锁174

一、病因病理174

二、症状174

三、诊断175

四、治疗175

五、预防与调护175

第十六章 肛乳头瘤176

一、病因病理176

二、临床症状176

三、诊断177

四、治疗177

1.药物治疗177

2.手术治疗177

五、预防与调护178

第十七章 大肠黑变病179

一、病因病理179

1.便秘179

2.服用蒽醌类泻剂179

二、临床症状180

三、诊断181

1.血液检查181

2.X线钡灌肠检查181

3.结肠镜检查181

4.询问病史181

四、治疗181

五、预防与调护182

第十八章 骶尾部畸胎瘤183

一、病因病理184

二、临床症状184

三、诊断185

四、治疗186

1.手术治疗186

2.放射治疗187

3.化学疗法187

五、预防与调护187

第十九章 恶性黑瘤188

一、病因病理189

二、临床症状190

三、诊断190

四、治疗191

五、预防与调护191

下篇195

第一章 张东岳临证医案195

第一节 便秘195

医案一195

医案二198

医案三199

医案四201

医案五203

医案六205

医案七206

第二节 老年性便秘208

医案八208

医案九213

医案十215

第三节 女性便秘217

医案十一217

医案十二220

医案十三223

医案十四225

医案十五227

医案十六229

医案十七232

医案十八234

医案十九237

第四节 小儿便秘240

医案二十240

医案二十一242

医案二十二245

医案二十三247

医案二十四250

第五节 大肠息肉与息肉病252

医案二十五252

医案二十六255

医案二十七258

医案二十八260

第六节 肛肠狭窄262

医案二十九262

医案三十265

第七节 艾滋病268

医案三十一268

医案三十二271

第八节 淋病273

医案三十三273

医案三十四276

第九节 尖锐湿疣279

医案三十五279

医案三十六282

医案三十七283

第十节 蛇串疮287

医案三十八287

医案三十九290

医案四十292

第十一节 肛门瘙痒症294

医案四十一294

医案四十二297

医案四十三299

医案四十四302

医案四十五304

医案四十六306

医案四十七310

医案四十八312

医案四十九315

医案五十319

医案五十一321

第十二节 大小便失调、失禁323

医案五十二323

医案五十三326

医案五十四328

医案五十五331

第十三节 化脓性汗腺炎334

医案五十六334

医案五十七336

医案五十八339

第十四节 肠炎泄泻342

医案五十九342

医案六十346

医案六十一350

医案六十二352

医案六十三355

医案六十四357

医案六十五358

医案六十六360

第十五节 直肠脱垂361

医案六十七361

医案六十八364

医案六十九367

医案七十370

医案七十一373

第十六节 大肠癌375

医案七十二375

医案七十三378

医案七十四381

医案七十五384

医案七十六387

第十七节 其他389

医案七十七389

医案七十八391

医案七十九394

医案八十396

医案八十一398

医案八十二400

医案八十三401

第二章 张东岳经验方405

第一节 便秘病治疗方405

槐米茶405

文明茶406

五子白芸汤407

童秘舒408

妊秘通408

双补增津汤409

虚秘宝410

增津宝411

宣达散412

培元丹413

热秘荃414

秘宝康415

畅尔舒416

第二节 肠炎泄泻治疗方417

肠腑安417

春晖止泻宝418

肠健平419

肠清舒420

理肠宝421

肠怡舒422

肠舒安423

肠炎康424

泻康平425

第三节 直肠脱垂治疗方427

葱韭汤427

休马汤427

灵通汤428

梅五汤429

脱福康430

芪仁固脱宝431

第四节 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治疗方432

消瘤散432

脏毒清433

龙凤汤434

蛇草汤435

白龙汤437

冰雄散438

双龙汤439

金灯散440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淋病、艾滋、湿疣)治疗方441

平疣散441

万灵清毒丹442

驱艾汤443

清艾汤443

艾喜康444

健脾养血汤444

散结消肿汤445

益寿汤447

金合汤447

第六节 二便失调、失禁治疗方448

斯可福448

控溲仙449

溲可通450

香柳饮451

清淋汤452

正泉灵453

溲泉通454

第七节 肛门湿疹、瘙痒病治疗方455

阴痒康455

痒息平456

槿酒擦剂457

第八节 大肠息肉与息肉病治疗方458

白金康息宝458

消息灵459

干枝梅煎剂460

第九节 其他461

葱硝汤461

痔瘘洗剂462

谷道安463

宝婴来464

疮愈安465

痛息安466

速愈丹467

术顺安468

乳汁丰469

第三章 肛肠科常用方精选471

第一节 内服方剂471

1.藿香正气散471

2.纯阳正气丸472

3.保和丸472

4.枳实导滞丸473

5.参苓白术散473

6.四神丸474

7.桃花汤474

8.附子理中汤475

9.真人养脏汤475

10.痛泻要方476

11.槐花散476

12.(脾约)麻子仁丸477

13.五仁丸477

14.当归龙荟丸478

15.泻青丸478

16.黄龙汤478

17.新加黄龙汤479

18.六磨汤479

19.大黄附子汤480

20.三物备急丸480

21.黄芪汤481

22.润肠丸481

23.润肠汤481

24.增液汤482

25.增液承气汤482

26.济川煎482

27.凉血地黄汤483

28.槐花散483

29.槐角丸484

30.槐角地榆丸484

31.脏连丸484

32.止痛如神汤485

33.补中益气汤485

34.活血止痛汤485

35.五倍子汤486

36.苦参汤486

37.苦参汤加减方486

38.萆薢渗湿汤487

39.活血散瘀汤487

40.仙方活命饮488

41.梅花点舌丸488

42.黄连解毒汤489

43.栀子金花汤489

44.透脓散490

45.青蒿鳖甲汤490

46.三妙散491

47.二妙丸491

48.托里消毒散491

49.桃红四物汤492

50.失笑散492

51.活络效灵丹492

52.四君子汤493

53.四妙勇安汤493

54.四妙汤493

55.五味消毒饮494

56.肠癌保留灌肠方494

57.扶中汤494

58.加味天水散495

59.加味四神丸495

60.化滞丹495

61.燮理汤496

62.解毒化生丹496

63.天水涤肠汤496

64.硝菔通结汤497

65.赭遂攻结汤497

66.大承气汤497

67.复方大承气汤499

68.小承气汤499

69.调胃承气汤500

70.大黄牡丹汤500

71.阑尾化瘀汤501

72.阑尾清化汤501

73.阑尾清解汤502

74.葛根芩连丸502

75.安脑丸502

76.犀角地黄汤503

77.清营汤503

78.安宫牛黄丸504

79.局方至宝丹505

80.紫雪506

第二节 外治法散、丹、膏、油剂507

81.玉枢丹507

82.平胬丹507

83.甘草油508

84.四黄散、膏508

85.珍珠散508

86.生肌散509

87.回阳生肌散509

88.生肌红玉膏509

89.金黄散510

90.金黄膏510

91.紫草膏510

92.锡类散511

93.藤黄膏511

94.八宝丹511

95.蛋黄油512

96.红油膏512

97.九华膏512

98.黄连膏512

99.冲合膏513

100.阳和解凝膏513

第四章 经验薪传515

第一节 张东岳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环状混合痔515

一、对环状混合痔的学术认知515

二、治疗特色517

1.围手术期的处理517

2.术式特色517

三、术后并发症518

1.常用的中药熏洗药,清热利湿解毒类518

2.行气活血类518

3.疏风止痒类519

四、体会523

第二节 张东岳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直肠脱垂524

一、针灸法(三穴四针法)526

二、洗浴法526

1.休马汤526

2.灵通汤526

3.梅五汤526

4.甘参汤526

5.脱复康526

三、服药法527

1.湿热下注型527

2.气虚下陷型527

3.气血两虚型528

4.肾气不固型528

四、注射法528

1.直肠黏膜下注射528

2.直肠周围三间隙注射529

五、三联手术法529

1.柱状结扎529

2.硬化剂注射529

3.肛门环缩529

第三节 张东岳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便秘530

一、对便秘的学术认知530

二、分型论治532

1.热盛津亏型532

2.气机郁滞型533

3.血虚肠燥型533

4.脾肾亏虚型534

5.肺脾肾亏虚534

三、治疗特色535

1.顾护脾胃535

2.重视阳气535

3.反对滥用下法536

四、体会536

第四节 张东岳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溃疡性结肠炎537

一、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认知537

二、辨证论治539

1.脾虚夹湿型539

2.湿热蕴结型539

3.血瘀肠络型540

4.脾肾两虚型540

5.肝脾不和型541

6.气血两虚型541

三、治疗特色542

1.内外同治,标本兼顾542

2.顾护脾胃543

3.治未病544

四、体会545

第五节 张东岳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针灸疗法在中医肛肠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546

1.治疗术后并发症547

2.治疗功能性便秘547

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47

一、针灸疗法治疗肛肠科术后疼痛547

二、针灸疗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548

三、针灸疗法治疗肛肠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548

四、针灸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548

1.针灸治疗便秘穴位小结549

2.针灸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典型病例549

五、针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0

1.督灸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550

2.督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551

3.督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病例551

六、针灸治疗直肠脱垂552

附录557

一画557

一贯煎557

一号脱管钉557

二画557

二陈汤557

二花一黄汤558

二味拔毒散558

十全大补汤558

十味熏洗汤558

七味白术散559

七三丹559

七仙条559

二号枯痔钉560

二号脱管钉560

九华膏560

九一丹560

人参养荣汤561

八珍汤561

八正散561

八宝生肌散562

三画562

三仁汤562

三妙丸562

三黄片563

三黄膏563

三黄洗剂563

三仙丹563

三物备急丸564

三品一条枪564

三号止痛液564

三味止泻散565

土茯苓苦参汤565

土茯苓薏米煎565

土茯苓合剂565

大黄?虫丸566

大承气汤566

大补元煎汤566

大柴胡汤567

大豆甘草汤567

大建中汤567

小承气汤567

小建中汤568

山甲内消散568

千捶膏568

四画569

五味消毒饮569

五仁汤569

五虎追风散569

五倍子汤570

五石散570

五倍子散570

五五丹570

五神汤571

无砒枯痔钉571

天麻钩藤饮571

太乙膏571

木香槟榔丸572

止痒合剂572

止血散572

止痛如神汤573

内疏黄连汤573

内消瘰疬丸573

内托黄芪散573

水调散574

少腹逐瘀汤574

化斑解毒汤574

月华丸575

乌梅丸575

升收汤575

双止汤575

六磨汤576

六君子汤576

六柱散576

六神丸576

六味地黄丸577

五画577

甘麦大枣汤577

玉真散577

玉屏风散578

玉露散578

灭癣灵578

灭脓拔毒散579

平疣散579

平胬丹579

甘遂通结汤579

龙骨散580

龙胆泻肝汤580

左归丸580

右归丸580

石榴皮洗剂581

石榴青链汤581

四黄汤581

四神丸582

四物汤582

四生丸582

四君子汤582

四物消风饮583

四黄膏583

四逆散583

归脾汤583

归芍地黄汤584

白头翁汤584

白降丹584

白粿钉585

生皮散585

生肌散585

生肌玉红膏585

生肌膏586

生肌钉586

生地饮586

生化汤587

仙方活命饮587

加味白虎汤587

加味阳和汤588

皮粘散588

导泻清热汤588

蓝芪汤589

半硫丸589

六画589

老枣树皮洗剂589

芍药汤589

芍药甘草汤590

有砒枯痔钉590

托里透脓汤590

托里温中汤590

托里消毒散591

至宝丹591

连理汤591

当归拈痛汤592

四神丸592

行气止痛汤592

行消汤593

血府逐瘀汤593

如意金黄枯痔钉593

如意金黄散593

红花桃仁汤594

红花散瘀汤594

红油膏594

红粉生肌膏594

阴痒康595

阳和汤595

阳和解凝膏595

防风通圣丸596

红升丹596

安宫牛黄丸596

汗斑方597

冲和膏597

江子线597

苦参汤598

刘氏地黄饮子598

闭管丸598

七画599

杞菊地黄丸599

抗疣洗剂599

抗癌Ⅰ号599

抗癌Ⅱ号600

扶正合剂600

扶正祛邪汤600

沙参麦冬汤600

苏子降气汤601

赤小豆当归散601

苁蓉润肠丸601

苁蓉通便口服液602

运肠汤602

利尿丸602

肛裂Ⅰ号洗剂602

肛裂Ⅱ号洗剂603

肛裂丸603

谷道安603

含砒枯痔钉604

含砒三黄枯痔钉604

肛瘘宁604

坐浴散604

附子理中丸605

附子理中汤605

补中益气汤605

补肝汤605

八画606

青蒿鳖甲汤606

青黛散606

青黛膏606

斩痒汤607

荠菜粥607

栀子金花丸607

肾气丸607

固本益肠片608

固阴煎608

固肠汤608

固肠汤608

明矾甘油注射液609

金薏汤609

金黄散609

金黄膏610

金玉膏610

肠粘连缓解汤610

炉甘石洗剂610

知柏地黄汤611

泻肝安神丸611

泯痛尔注射液611

参附汤612

参苓白术散612

九画612

枯痔散612

枯脱油613

枯痔油613

珍珠散613

牵牛猪腰荷叶613

枳实导滞丸614

荆防败毒散614

柴胡疏肝散614

胃苓汤614

复元活血汤615

复方紫草油615

复方大承气汤615

复方诃子液616

复方三黄汤616

复方荆芥洗药616

除湿胃苓汤616

结肠灵617

结肠清热丸617

济生肾气丸617

洗痔汤618

洗必泰栓618

洗痔枳壳汤618

活血止痛汤618

宣肺汤619

活血消坚汤619

祛毒洗剂619

祛湿散619

苦参汤620

神功内托散620

神经性皮炎药水620

十画621

秦艽苍术汤621

秦艽防风汤621

秦艽丸621

真人养脏汤622

真武汤622

速效痔疮熏洗方622

桂麝散623

桃红四物汤623

桃花汤623

桃仁承气汤623

夏枯草膏624

柴胡疏肝散624

唤痔散624

健脾温中除湿汤624

透脓散625

脏连丸625

祛湿散625

祛毒汤625

凉血地黄汤626

凉膈散626

消风散626

消痔散626

消痔饮627

消痔Ⅱ号627

消炎止痛膏627

消肿止痛散628

消炎痛栓628

消瘰丸628

润肠汤628

润肠丸628

润便灵629

逍遥散629

海马拔毒散629

调胃承气汤630

通气汤630

通便汤630

通关丸630

十一画631

黄土汤631

黄芪汤631

黄芪生脉饮631

黄芪生脉汤632

黄芪鳖甲汤632

黄连解毒汤632

黄连上清丸632

黄连油633

黄连苏木汤633

黄虎白草汤633

黄芪汤634

雪羹汤634

理中汤634

萆薢渗湿汤634

萆薢分清饮635

猪胆汁导法635

银粉膏635

银翘散635

银花解毒汤636

脱肛洗剂Ⅰ号636

脱肛洗剂Ⅱ号636

脱肛愈散637

脱肛膏637

麻子仁丸637

麻仁滋脾丸637

复方大承气汤638

调味承气汤638

清热利湿举脱汤638

清热解毒汤638

清肠汤639

清肝饮639

清肠饮639

清解片640

清解汤640

清营解毒汤640

清宁丸640

清肛汤641

清瘟败毒饮641

痔瘘洗剂641

痔核熏洗方641

痔疮栓642

痔疮宁栓642

痔全息注射液642

痔瘘丸643

十二画643

葛根黄芩黄连汤643

葛根麻黄汤643

散肿溃坚汤644

提肛散644

葱硝汤644

葱桃汤644

硝黄洗剂645

紫草膏645

黑了脱敏洗剂645

黑风散645

黑退消646

脾胃方646

滋阴除湿汤646

溃结Ⅰ号方646

溃结Ⅱ号方647

溃结Ⅲ号方647

犀黄丸647

渴龙奔江丹648

湿疹膏648

十三画以上648

膈下逐瘀汤648

增液汤649

增液承气汤649

藿朴夏苓汤649

槐花散649

椿皮丸650

槐角丸650

槿酒擦剂650

解毒洗药650

锡类散651

熏洗汤651

灌肠Ⅰ号方651

灌肠Ⅱ号方652

灌肠Ⅲ号方652

癣可净652

癣药水652

癣复康653

后记657

张东岳历程简介657

一、苦难的童年657

二、重见艳阳天659

三、走进中医高等学府660

四、甘作人梯育新人661

五、热心学会工作,积检开展学术活动663

六、参政议政,建言献策664

1.多年来提出如下多项提案664

2.调查研究,义诊讲学665

3.及时反映社情民意665

七、著书立说,精研方术665

1.著书立说665

2.精研方术667

夕阳近晚彩霞艳,留得生机在人间——记中医肛肠外科名家张东岳教授670

一、执简驭繁671

二、法从丹溪672

三、勤求古训672

四、推陈出新673

五、刀药并用674

六、传道授业,致力中医人才培养,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流传甚广675

七、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弘扬岐黄676

承古拓新永相续,培育英才传岐黄——不忘恩师情678

参考文献6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