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藏铁路 科学技术卷 装备篇【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青藏铁路 科学技术卷 装备篇
  • 《青藏铁道》编写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11385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藏铁路 科学技术卷 装备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机车技术2

第一节 青藏高原机车选型2

一、机车选型依据2

二、机车选型要求2

三、选用的高原机车3

四、机车设计方案的确定3

第二节 NJ2型机车主要技术特点4

一、机车总体4

二、主要技术参数5

三、机车高原技术指标及高原适应性6

第三节 NJ2型机车监造与培训7

一、机车监造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7

二、督促生产进度保证及时交货7

三、机车接运7

四、人员培训8

第四节 NJ2型机车高原试验及运用中的技术改进9

一、机车高原试验9

二、机车运用情况13

三、主要技术改进13

第五节 东风8B型高原机车14

一、机车开发背景及其研制14

二、机车主要技术参数15

三、机车高原试验15

四、机车运用情况16

第六节 救援列车16

一、救援列车选型16

二、主要技术特点与技术参数17

三、救援列车配置及运用情况17

第二章 客车技术19

第一节 青藏铁路高原客车研发过程19

一、青藏铁路高原客车技术难题20

二、青藏铁路高原客车开发历程20

三、关键项点对策23

四、技术攻关成果23

第二节 青藏铁路高原客车总体技术25

一、青藏铁路对高原客车总体技术的特殊要求25

二、总体技术27

第三节 青藏铁路高原客车技术创新37

一、首创的列车供氧技术37

二、高可靠性的高原电气系统54

三、绿色环保的独特设计65

四、满足高原低气压的设备设施67

五、特有的防紫外线、防风沙措施72

六、独有的大功率高原发电车72

七、先进的大轴重转向架技术84

八、独特的车内美工设计89

第四节 青藏铁路高原客车试验验证及运用检修89

一、青藏铁路高原客车试验验证89

二、青藏铁路高原客车运用检修及出现的问题98

第三章 信号技术102

第一节 概述102

一、信号工程概况102

二、系统方案的确定104

三、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的完善和优化105

四、研究与试验106

第二节 信号系统107

一、信号系统方案107

二、行车调度指挥107

三、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121

第三节 信号系统试验与联调137

一、信号系统试验137

二、联调141

三、系统的完善与优化144

第四节 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转辙机及道岔融雪设备145

一、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145

二、CTS2转辙机147

三、道岔融雪设备151

第五节 电气设备系统防雷156

一、沿线雷电活动规律156

二、青藏铁路电气设备的雷电电磁环境157

三、综合防雷技术措施159

四、加强防雷设备的维护,确保防护效果长期有效163

第六节 主要技术成果与经验163

一、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164

二、科学高效的运用维护164

三、系统完善与技术进步164

四、经验165

第四章 通信技术166

第一节 系统方案的研究过程166

一、通信需求的特点166

二、对国内外通信技术的借鉴166

三、方案论证决策过程167

第二节 通信系统的建设169

一、站后工程试验段的建设过程170

二、全网建设过程175

三、运营准备182

第三节 青藏铁路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功能182

一、传输系统183

二、电话交换系统184

三、调度及专用通信系统184

四、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186

五、通信电源系统190

六、光电缆线路191

七、综合监控系统192

八、车站客运信息系统194

九、应急通信系统197

第四节 主要技术成果、经验与启示198

一、主要技术成果和经验199

二、重要启示200

第五章 电力技术201

第一节 概述201

一、青藏铁路的用电负荷和供电需求201

二、外部条件201

三、青藏铁路供电方案简介及特点202

四、电力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问题204

第二节 高原冻土地区电力线路建设技术204

一、多年冻土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处理技术204

二、高原地区电力线路建设技术207

第三节 高原冻土区防雷接地技术209

一、高原地区雷电活动的基本规律209

二、高原冻土地区土壤电阻特性211

三、高原冻土地区防雷接地技术211

第四节 35kV长距离供电技术212

一、长距离供电的主要技术212

二、长距离送电试验214

三、成果的应用214

第五节 电力设备高原适用性技术214

一、高原对电气绝缘强度的影响214

二、电气设备高原适用性217

第六节 备用发电站应用技术223

一、柴油发电站223

二、太阳能发电站224

三、成果的应用225

第七节 电力调度系统225

一、建设需求225

二、青藏铁路电力调度系统225

三、成果的应用228

第八节 贯通电缆线路229

第六章 信息工程231

第一节 信息系统工程综述231

一、工程概述231

二、工程建设依据231

三、工程建设的范围及内容231

四、工程建设的组织及建设过程232

第二节 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方案234

一、系统总体框架234

二、技术体系架构235

三、系统功能结构236

第三节 信息系统工程的技术特点238

一、应用系统功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38

二、支撑“集中处理、分散操作”作业模式的体系架构238

三、IT资源充分整合238

四、应用信息广泛共享239

五、系统安全可靠239

第四节 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体会与启示240

一、精心策划,为工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40

二、精心组织,充分发挥联合团队综合优势240

三、精心管理,切实践行项目管理方法241

四、精心施工,打造一流高原铁路信息系统工程241

参考文献242

青藏阅历最珍惜243

后记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