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症中医视角【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临症中医视角
  • 蔡民坤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5193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中医内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症中医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2

引子2

第一章 用系统论的方法认识我们的机体5

一、用系统论分析机体的整体与局部5

二、用系统论认识机体生理7

三、用系统论认识机体病理8

四、用系统论指导诊断9

五、用系统论指导治疗10

第二章 中医视角中的中西医学12

一、传统中医学为《临症中医视角》提供的理论和方法12

(一)传统中医学提供了一整套哲学原理——阴阳理论和整体观12

(二)传统中医学揭示了系统的基本属性——五行学说14

(三)传统中医学在病因学方面的贡献19

(四)传统中医学观察并总结了生命现象20

(五)传统中医学总结了一套体质诊断、观察和调整的方法20

(六)传统中医学发现并总结了经络现象和经络理论20

(七)传统中医学观察和归类了自然药物的一般性质21

(八)传统中医学提供了许多临床技艺21

(九)传统中医学积累了单方、验方等经验21

二、西医学为《临症中医视角》提供的理论和方法22

(一)现代科学为医学提供了一整套逻辑推理和分析方法22

(二)现代科学为医学提供了许多检查手段22

(三)西医学明晰了很多的机体生理、病理机制和组织解剖结构22

(四)西医学揭示了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2

(五)西医学发现和发明了许多治疗方法23

(六)西医学提供了许多对症治疗的方法23

第三章“中医视角”下的病因病理24

一、外因24

二、内因25

三、病理26

(一)局部病理26

(二)整体病理27

四、整体机能状态29

(一)寒、热、虚、实30

(二)常见证型31

五、整体机能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38

第四章《临症中医视角》的诊断、治疗方法和药物41

一、《临症中医视角》的诊断方法41

二、《临症中医视角》的治疗方法42

(一)《临症中医视角》的治疗原则42

(二)《临症中医视角》的治疗策略43

(三)《临症中医视角》的治疗方法44

三、《临症中医视角》的药物44

第五章《临症中医视角》的各论说明47

一、临症要点48

二、局部病因病理49

三、整体病因病理49

四、整体机能状态50

五、整体护理50

(一)相关内容说明50

(二)相同内容说明51

第六章 小结52

各论56

症状与体征篇56

发热56

咳嗽64

呼吸困难70

胸胁痛75

心悸80

头痛、眩晕86

失眠92

腹痛97

呕吐102

呃逆107

泄泻111

便秘116

水肿121

尿频126

阳痿、遗精129

出汗异常134

腰痛140

痹证145

出血150

肥胖156

辅助检查异常篇162

心律失常162

黄疸165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异常171

腹水177

蛋白尿181

贫血185

疾病篇19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9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19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3

支气管哮喘209

支气管扩张症216

肺结核221

心力衰竭227

高血压病234

冠心病242

心内膜炎251

心肌炎256

急性脑血管病260

周围血管病268

肾小球肾炎275

尿路感染281

胃炎286

胃、十二指肠溃疡291

溃疡性结肠炎297

病毒性肝炎302

肝硬化307

胆道感染314

胰腺炎320

糖尿病324

甲状腺功能亢进330

痛风336

类风湿性关节炎341

风湿热345

肿瘤350

中暑357

中医时“待”(后记)364

附录一 引用方剂拼音索引369

附录二 引用人体穴位拼音索引377

参考文献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