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可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576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历史地理 三峡(学科: 历史地理 学科: 研究) 三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长江三峡的形成与历史地貌的变化1
第一节 长江与三峡的形成1
第二节 先秦至唐五代时期三峡的地貌与变化3
第三节 宋元明时期三峡的地貌与变化10
第四节 清至民国时期三峡面貌的巨变18
第五节 新中国时期对三峡航道的整治与三峡面貌的改变24
第二章 三峡地区的历史农副林渔业与今后的发展29
第一节 先秦至唐五代时期的三峡农林渔业29
第二节 宋元明时期三峡地区的农林渔业发展36
第三节 清代与民国时期三峡地区的农林副渔业大发展44
第四节 新中国时期的农林副渔业与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59
第三章 三峡地区的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70
第一节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三峡地区的城堡与盐业70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三峡地区诸城与重工业、商业概况73
第三节 宋元时期三峡地区城与市的结合和商业、手工业的发展77
第四节 明清时期三峡地区的商业城市与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大工业的出现81
第五节 民国至今的三峡地区各城市的工商业与航运业的发展91
第六节 关于三峡地区今后工商业发展的几点建议100
第一节 三峡地区历史上的水灾105
第四章 三峡地区的历史自然灾害105
第二节 三峡地区历史上的旱灾114
第三节 三峡地区历史上的山崩与滑坡119
第四节 三峡地区历史上的地震123
第五节 三峡地区历史上的冰雹、蝗等自然灾害125
第六节 关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几点建议130
第五章 三峡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址与文物131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人类遗址与文物131
一、古人类遗址131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与文物133
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与文物134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址与文物142
一、巴人与巴国文化142
二、“廪君蛮”文化145
三、“荆蛮”与楚国文化148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与文物148
一、巴文化149
二、楚文化151
第四节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三峡地区的古城遗址与文物154
一、重庆市的名胜古迹与温泉162
第一节 山势优美、名胜繁多的重庆地区162
第六章 三峡地区的名胜古迹与旅游资源开发162
二、涪陵石鱼与乌江风光164
三、丰都名山“鬼城”165
四、忠县石宝寨与万县市诸名胜171
五、云阳张飞庙与奉节瑰宝白帝城174
第二节 雄伟险峻的瞿塘峡178
一、夔门与栈道178
二、风箱峡、七道门与盔甲洞179
一、古老的巫山名城181
第三节 幽深秀美的巫峡与巫山十二峰181
二、风景迷人的小三峡182
三、“和尚背尼姑”与巫山十二峰183
第四节 美丽的香溪宽谷与滩多水急的西陵峡187
一、美丽的香溪宽谷与古城巴东、秭归187
二、神话传说的兵书宝剑峡与牛肝马肺峡、?舲峡190
三、神话传说的黄牛峡与黄陵庙192
四、美妙的灯影峡与黄猫峡194
五、古城宜昌市197
第五节 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198
第一节 先秦至隋代荆江流域的环境变化概况204
第七章 长江与两湖地区的水灾204
第二节 唐至北宋时期荆江地区的水灾与地貌的变化211
第三节 南宋至明代荆江流域水灾的加剧214
第四节 清代两湖地区水灾的频繁与洞庭湖的变化223
第五节 民国时期两湖地区水灾的严重化与洞庭湖的进一步缩小232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湖地区的水灾与江、湖的整治241
第八章 长江三峡水库对两湖地区的防洪作用与治理两湖水灾的建议255
第一节 长江上游流向的形势256
第二节 盲目地农业开发是造成两湖地区水灾的主要原因257
第三节 筑堤给两湖地区带来的恶果264
第四节 盲目围洲筑垸垦田,加剧了两湖地区的水灾283
第五节 治理两湖水灾的几点建议286
第九章 我国淡水匮乏的严峻形势与南水北调的几点建议295
第一节 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297
第二节 我国特殊的气候与季风299
第三节 我国的雨量分布303
第四节 华北、西北的严重缺水与南水北调之研究310
第五节 关于节约用水与防治水污染的几点建议317
参考文献及引用书目321
编后记328
热门推荐
- 1761628.html
- 3724968.html
- 565677.html
- 990283.html
- 1217743.html
- 90941.html
- 3364649.html
- 2933498.html
- 1146726.html
- 429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0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6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3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6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9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3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