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
  • 王志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217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节 什么是创新?1

第二节 创新与世界的改变4

第三节 创新与国家的发展5

第四节 创新的“知识源泉”: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9

第五节 已有的研究11

第六节 本研究的缘起18

第七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20

第一章 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研究进展24

第一节 熊彼特与创新理论的产生25

一 一个徘徊于矛盾之中的“信徒”25

二 “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关于创新的内涵28

三 创新的主体与动力30

四 创新与经济的演化32

第二节 “技术创新论”与“制度创新论”:创新研究的深化35

一 技术创新学派35

二 制度创新学派38

三 从“线性模式”到“非线性模式”:创新过程的再考察40

第三节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发展43

一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进展43

二 国家创新系统:要素、功能、关联47

三 从理论走向政策:OECD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52

第四节 近年来创新理论的研究热点55

一 创新的科学分类55

二 创新测度与创新指标的理论发展56

三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59

第二章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要素、结构72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形成的历史考察73

— 1945年之前的美国创新活动73

二 1950—2000年: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77

第二节 透视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结构与要素的分析83

一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特征83

二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84

三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86

第三节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指标:以研发投入为例90

一 产业部门的研发投入91

二 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95

三 州及地方政府的研发投入98

第四节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外部环境建构100

一 变革时代的创新政策101

二 后危机时代:创新政策与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103

三 未来美国创新系统的结构变革107

四 美国教育变革的主要路径110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118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发展与变革119

一 喧嚣的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起源119

二 通往卓越之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123

三 成长的烦恼:变革时代的美国研究型大学126

第二节 创新的源泉: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基础研究的繁荣130

一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体制的确立130

二 国家实验室与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134

三 研究型大学进行基础研究的优势137

第三节 创新的生成: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的应用研究139

一 拜杜法案:研究型大学从“科学推动”到“技术商业化”的转变139

二 研究型大学如何影响产业创新——基于技术转移过程的分析145

三 大学—产业部门之间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152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扩散158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与知识生产变革:从“模式2”到学术资本主义159

一 研究型大学与弥散式的社会知识生产160

二 “学术资本主义”与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转型164

三 研究型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168

第二节 大学为视角的创新系统间关联:三螺旋模型169

一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的提出169

二 三螺旋模型的结构171

三 三螺旋模型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173

第三节 实践中的“三螺旋”:创新集群中的研究型大学175

一 创新集群概念的提出175

二 创新集群的诸要素构成177

三 研究型大学在创新集群中的作用179

第四节 微观的创新系统:大学研究区184

一 大学研究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出现184

二 美国大学研究区的特征188

三 大学研究区的功能191

第五节 小结193

第五章 区域创新的典范: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197

第一节 传承与超越:威斯康星理念的百年流变198

一 “威斯康星理念”的起源198

二 “威斯康星理念”的形成与确立202

三 知识社会与21世纪的威斯康星理念205

第二节 跨学科研究与大学—产业合作208

一 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集群聘请计划”的实施209

二 与产业部门研发伙伴关系的建立211

第三节 从技术转移到创新实现:UW-M创新过程的考察213

一 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领跑者:WARF213

二 创新的摇篮——威斯康星研究区218

第六章 结语227

第一节 创新、资本主义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228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竞争本质及其多样性228

二 企业家精神与研究型大学的创新231

三 研究型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共生演进”234

第二节 “道法自然”与“顺势而为”: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未来238

一 动态均衡的“创新生态系统”238

二 面向未来的美国国家创新系统:政策转型与理念重建241

第三节 追赶者的脚步:创新战略下各国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243

一 英国创新战略中的教育变革243

二 瑞典创新战略下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250

三 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欧盟层面高等教育的变革257

四 中国高校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路径277

附录一 著作相关概念、人物及理论一览282

附录二 研究区如何贡献于大学的创新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286

参考文献297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