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名医世纪传媒 中医诊断十四法 第3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9008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中医诊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名医世纪传媒 中医诊断十四法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头诊1
一、头诊的理论依据1
二、头部望诊法2
(一)望形态2
(二)望动态6
三、头部触诊法8
(一)囟门触诊法8
(二)百会穴触诊法9
第二章 面诊11
一、面诊的理论依据11
二、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12
(一)古代面部脏腑分属12
(二)现代面部脏腑分属14
三、面部色诊法16
(一)望色十法17
(二)面部五色主病18
四、现代面诊法21
五、现代面诊研究22
(一)面部蟹爪纹分布与疾病22
(二)望印堂诊法23
(三)面部色诊与危重病24
(四)胃胆疾病与色诊25
(五)小儿疾病与色诊25
第三章 鼻诊26
一、鼻诊的理论依据26
二、鼻部与脏腑对应分布27
三、鼻部色诊28
四、鼻部形态与疾病32
五、山根色泽、形态诊法34
(一)山根色诊主病35
(二)山根络脉形态主病35
第四章 人中诊37
一、人中诊的理论依据37
二、人中色诊38
三、人中形态与疾病40
第五章 唇诊44
一、唇诊的理论依据44
二、唇的脏腑对应分布与主病45
三、望唇色47
四、唇的形态主病50
五、唇系带诊痔疾法53
第六章 舌诊55
一、舌诊的理论依据55
二、舌体的脏腑对应分布56
三、舌的形态主病57
(一)舌形异常57
(二)舌态异常59
四、舌质主病60
五、舌苔主病62
(一)苔色异常主病62
(二)苔质异常主病64
六、舌下诊法67
(一)舌下的五脏定位68
(二)正常的舌下络脉69
(三)舌下异常的病理改变69
第七章 眼诊72
一、眼诊的理论依据72
二、彭氏眼诊法73
(一)眼球的经区划分方法74
(二)络脉形色诊法74
三、白睛诊法77
(一)白睛脏腑定位77
(二)白睛络脉识病法78
(三)白睛识病与临床81
四、黑睛诊法84
(一)虹膜的结构及功能84
(二)虹膜定位法85
(三)虹膜诊法的几种异常改变87
(四)检查方法90
第八章 耳诊91
一、耳诊的理论依据91
(一)耳与肾的关系92
(二)耳与心的关系92
(三)耳与其他脏腑的关系92
二、耳郭的形态94
(一)前外侧面94
(二)后内侧面97
三、耳郭的脏腑分属98
(一)三角窝部分(三角窝相当于盆腔)100
(二)耳甲艇部分(耳甲艇相当于腹腔)100
(三)耳轮脚周围部分(耳轮脚周围部分相当于消化系统)101
(四)耳甲腔部分(耳甲腔相当于胸腔)102
(五)轮屏切迹部分(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102
(六)对耳屏部分(对耳屏相当于头部)102
(七)耳屏部分(耳屏相当于鼻咽部)103
(八)屏上切迹部分(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103
(九)屏间切迹部分(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103
(十)耳垂部分(耳垂相当于颜面部)104
(十一)耳轮部分105
(十二)耳舟部分(耳舟相当于上肢)106
(十三)对耳轮上脚部分(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107
(十四)对耳轮下脚部分(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107
(十五)对耳轮部分(对耳轮相当于脊柱和躯干)108
(十六)耳郭后背部分109
四、耳穴视诊法109
(一)视诊的准备109
(二)视诊的方法110
(三)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110
(四)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111
(五)常见疾病耳穴视诊阳性反应举例112
(六)耳郭色泽与疾病115
五、耳穴触诊法115
(一)点压法116
(二)划压法116
六、耳穴染色法116
七、耳穴电测法117
(一)耳穴电测法基本原理117
(二)耳穴探测的注意事项118
第九章 腹诊120
一、腹诊的理论依据120
二、腹部部位划分121
三、腹部色泽、形态诊病122
(一)腹部色泽主病123
(二)腹部形态主病124
四、腹部经穴诊病125
五、腹部全息诊法128
六、常见腹证与诊法129
(一)常见的腹证129
(二)腹诊的方法138
第十章 脐诊140
一、脐诊的理论依据140
二、脐八卦诊法142
(一)脐八卦分属142
(二)脐八卦诊法143
三、脐部色诊145
四、脐形态与脐位主病147
(一)脐形态主病147
(二)脐位主病148
五、脐部动气主病149
(一)脐上动气149
(二)当脐动气149
(三)脐下动气150
第十一章 背俞穴诊151
一、背俞穴诊的理论依据151
二、背部俞穴的分布152
三、背部俞穴诊察方法153
四、俞穴诊断与主病156
(一)望诊156
(二)触诊158
附:特异诊断方法160
(一)华佗夹脊穴诊断颈椎病160
(二)天突穴触诊判断妊娠162
第十二章 手诊163
一、手诊的理论依据163
二、手型与疾病165
(一)原始型165
(二)四方型165
(三)胖嫩型167
(四)汤匙型168
(五)竹节型169
(六)圆锥型170
(七)柔弱型171
(八)混合型172
(九)乌骨型173
(十)变异型173
三、手指形态与疾病174
(一)指的形态变化与疾病175
(二)五指形态与脏腑盛衰178
四、望掌色与疾病181
(一)青色183
(二)赤色183
(三)黄色184
(四)白色184
(五)黑色185
五、望手丘与疾病185
(一)大鱼际丘185
(二)小鱼际丘187
(三)示指根丘188
(四)中指根丘189
(五)环指根丘189
(六)小指根丘189
(七)酸碱体质的划分189
六、掌纹诊病190
(一)掌纹的观察191
(二)常见掌纹与疾病192
(三)常见异常纹的病理反映212
七、第二掌骨侧速诊法214
(一)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分布214
(二)第二掌骨侧测试法216
(三)测试结果与疾病判断217
第十三章 指甲诊220
一、指甲诊的理论依据220
二、李氏指甲诊法222
(一)十指的脏腑对应分属222
(二)正常人指甲形态与体质关系226
(三)指甲形态与疾病关系231
三、王氏指甲诊法239
(一)指甲与生物全息239
(二)指甲的脏器对应划分及主病240
(三)指甲常见的气血符号246
(四)指甲诊察方法248
四、指甲形态与疾病249
第十四章 足诊259
一、足诊的理论依据259
二、足反射诊法261
(一)足反射区定位262
(二)足反射区诊察方法269
三、足形态望诊275
(一)足部望诊方法276
(二)足形态异常与疾病276
热门推荐
- 3548732.html
- 3228063.html
- 3195125.html
- 1299701.html
- 797095.html
- 800302.html
- 531346.html
- 2170362.html
- 659734.html
- 2865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8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1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6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8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