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协同通信 物理层、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西)多勒尔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2964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协同通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协同通信 物理层、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本书结构1
1.2概念简介2
1.2.1信道2
1.2.2典型增益3
1.2.3典型架构4
1.3应用场景6
1.3.1蜂窝网络6
1.3.2 WLAN网络7
1.3.3车到车通信7
1.3.4无线传感器网络8
1.4协同的利弊9
1.4.1协同的优点9
1.4.2协同的缺点9
1.4.3系统折中10
1.5协同性能界11
1.5.1容量增益12
1.5.2速率中断增益14
1.5.3分集复用折中15
1.6定义与术语18
1.6.1中继节点18
1.6.2多址接入方法22
1.6.3协同网络方面28
1.6.4系统分析和总结31
1.7背景和里程碑32
1.7.1第一个关键里程碑32
1.7.2辅助中继33
1.7.3协同中继34
1.7.4空时中继34
1.8总结35
第2章 无线中继信道37
2.1序言37
2.1.1本章内容37
2.1.2符号说明37
2.2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38
2.2.1传播原理38
2.2.2传播模型43
2.2.3信道建模45
2.2.4再生中继信道简介49
2.2.5透明中继信道简介52
2.3再生中继信道56
2.3.1传播模型56
2.3.2包络和功率衰落的统计特性58
2.3.3时域衰落特性61
2.3.4空时衰落特性70
2.3.5频-空-时衰落特性77
2.3.6再生中继信道的仿真87
2.3.7测量和经验模型94
2.3.8再生衰落信道的估计98
2.4透明中继信道98
2.4.1传播模型99
2.4.2包络和功率衰落的统计特性102
2.4.3时域衰落特性108
2.4.4空时衰落特性115
2.4.5频-空-时衰落特性118
2.4.6透明衰落信道的仿真方法118
2.4.7测量和经验模型119
2.4.8透明中继的信道估计119
2.5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信道121
2.5.1问题简化121
2.5.2主要设计标准122
2.5.3宏分集增益122
2.6本章小结123
第3章 透明中继传输125
3.1序言125
3.1.1本章内容125
3.1.2符号说明125
3.2透明中继传输协议126
3.2.1单分支两跳中继放大转发126
3.2.2单分支多跳中继放大转发130
3.2.3多分支两跳中继放大转发132
3.2.4多分支多跳中继放大转发134
3.3透明空时处理协议137
3.3.1分布式空时分组码138
3.3.2分布式空时网格码143
3.3.3分布式空间复用149
3.3.4分布式波束赋形160
3.4分布式系统优化170
3.4.1分布式自适应功率分配170
3.4.2分布式中继选择174
3.5本章小结182
第4章 再生中继传输184
4.1序言184
4.1.1本章内容184
4.1.2符号说明184
4.2再生中继协议184
4.2.1译码转发185
4.2.2压缩转发协议189
4.2.3软信息转发协议193
4.2.4自适应中继转发协议209
4.2.5选择式译码转发协议216
4.3分布式空时编码217
4.3.1分布式空时分组码218
4.3.2分布式空时网格码233
4.3.3分布式Turbo码248
4.4分布式网络编码266
4.4.1分布式网络信道编码266
4.4.2网络编码分复用275
4.5本章小节280
第5章 硬件实现281
5.1序言281
5.1.1本章内容281
5.1.2符号说明281
5.2模拟硬件结构的收发机281
5.2.1重要的硬件组件281
5.2.2模拟中继结构283
5.3数字硬件结构的收发机285
5.3.1重要的一些硬件单元285
5.3.2数字硬件结构的中继286
5.4结构比较287
5.4.1双工、中继与接入协议287
5.4.2收发机复杂度288
5.4.3成本估计289
5.5 3G UMTS话音/HSDPA中继节点的复杂度分析290
5.5.1系统假设291
5.5.2算法复杂度294
5.5.3功耗302
5.5.4具体场景分析305
5.6 LTE/WiMAX中继的复杂度309
5.6.1 LTE与WiMAX的对比309
5.6.2系统假设311
5.6.3算法复杂度314
5.6.4功耗315
5.6.5具体场景分析316
5.7硬件演示平台318
5.7.1 MIT商用硬件演示平台318
5.7.2 ETH的RACooN硬件演示平台321
5.7.3 Easy-C工程323
5.8本章小结326
第6章 结语和展望327
6.1贡献327
6.1.1第1章327
6.1.2第2章328
6.1.3第3章329
6.1.4第4章331
6.1.5第5章333
6.2真实世界中的不完善334
6.2.1宽带化334
6.2.2阴影衰落334
6.2.3干扰的影响335
6.2.4信道编码器的引入336
6.2.5系统中断337
6.2.6渐近表达式338
6.3开放性课题339
6.3.1分类339
6.3.2无线信道339
6.3.3透明的物理层技术340
6.3.4再生物理层技术340
6.3.5硬件的考虑342
6.4商业应用的挑战342
参考文献344
热门推荐
- 1909245.html
- 2468903.html
- 2710538.html
- 661306.html
- 3069329.html
- 2819758.html
- 3668927.html
- 3186875.html
- 1602347.html
- 1896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3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6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6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4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0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9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