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资金与经济协调运行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任碧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8414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流动资金-关系-经济发展-经济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资金与经济协调运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问题的时代背景1
目录1
1.2 研究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3
1.4 研究问题的方法5
1.5 难点及创新7
第2章 货币、资金与经济协调运行的理论前提10
2.1 古典经济均衡与经济增长理论11
2.1.1 市场运行中的三种经济均衡11
2.1.2 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12
2.1.3 市场经济运行与国家有限约束13
2.1.4 简要评述15
2.2.1 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相等与非相等16
2.2 马克思的国民经济平衡与非平衡理论16
2.2.2 实物量与货币量的平衡与非平衡18
2.2.3 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平衡与非平衡21
2.2.4 简要评述23
2.3 一般均衡理论24
2.3.1 瓦尔拉斯模型24
2.3.2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26
2.3.3 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27
2.3.4 简要评述28
2.4 宏观经济均衡模型29
2.4.1 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29
2.4.2 IS—LM模型分析32
图2-1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33
图表目录34
表2-1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34
2.4.3 IS—LM—BP模型分析35
图2-2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35
图2-3 IS—LM—BP模型36
图2-4 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37
图2-5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时的出口需求变动效应38
2.4.4 简要评述39
2.5 宏观非均衡理论40
2.5.1 早期非均衡分析的一般框架40
2.5.2 当代市场非均衡经济理论43
2.5.3 简要评述44
2.5.4 结论45
3.1 经济增长及其制衡机制47
第3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47
3.1.1 经济增长的实质48
3.1.2 经济增长的双重约束49
3.1.3 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53
3.2.1 经济结构与市场总均衡的关系56
3.2 经济结构及其合理化56
3.2.2 经济结构自身对称破缺与内在矛盾的形成58
3.2.3 经济结构内在矛盾的演化与经济周期波动61
3.2.4 经济结构合理化的路径选择63
3.3 经济良性循环与非良性循环67
3.3.1 经济良性循环:经济结构相对合理时的经济增长67
3.3.2 经济非良性循环:经济结构相对不合理时的经济增长70
3.4 中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及现实选择72
3.4.1 中国经济运行的历史考察72
表3-1 1953—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一览表73
图3-1 1953—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73
表3-2 1953—1978年中国经济运行波动周期75
3.4.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76
表3-3 1978—2003年中国经济运行波动周期76
表3-4 1953—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变化情况76
图3-2 1954—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变动幅度曲线78
3.4.3 中国经济非良性循环向良性循环的转变81
4.1 货币供求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89
第4章 货币供求均衡与非均衡89
4.1.1 货币供求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及其传导90
图4-1 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关系图93
4.1.2 货币供求与经济周期波动95
图4-2 经济周期曲线95
4.1.3 货币供求均衡与非均衡及其现实反映98
4.2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99
4.2.1 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及其发展100
4.2.2 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及其发展102
4.2.3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在各国的实践105
4.3.1 货币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07
4.3 货币需求量及其决定107
4.3.2 货币需求量的决定109
4.4 中国货币供求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化112
4.4.1 改革开放前货币供应波动的状态特征113
表4-1 1952—1978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及其环比增长率114
图4-3 1952—1978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及环比增长率变动曲线115
4.4.2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应波动与物价变化116
表4-2 1953—1978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波动周期116
表4-3 1978—2003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增长率一览表117
图4-4 1978—2003年中国M2环比增长率与RPI环比增长率对比曲线118
表4-4 1978—2003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波动周期119
表4-5 1978—2003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的变动周期120
表4-6 1953—2003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与经济增长率一览表121
4.4.3 货币供应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的相关性分析121
表4-7 1953—2003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周期变化一览表122
图4-5 1953—2003年中国M2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增长率对比曲线122
表4-9 1985—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M2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一览表124
表4-8 1953—2003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变化轨迹一览表124
4.4.4 单一货币供应规则: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的选择124
表4-10 1986—2003年中国M2增长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关系一览表125
5.1 储蓄向投资转化与资金形成129
第5章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及其机制129
5.1.1 储蓄与投资的理论解释130
5.1.2 收入流程与资金形成132
5.1.3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与经济发展134
5.2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供给行为分析136
5.2.1 政府储蓄的经济分析137
5.2.2 企业储蓄及其效应140
5.2.3 居民储蓄与社会积累144
5.3.1 社会融资主体特征分析148
5.3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需求行为分析148
5.3.2 融资形式及其发展趋势154
5.3.3 企业融资结构与收益最大化157
5.4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161
5.4.1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及其构成要素161
5.4.2 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制约因素162
5.5 中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历史与现状164
5.5.1 中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历史变迁164
5.5.2 中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现实考察170
表5-1 1978—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一览表171
图5-1 1978—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GDP变动图172
表5-2 1978—2003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和居民消费额数据一览表173
图5-2 1978—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居民消费额对比图174
图5-3 1978—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和居民消费增长率对比图174
表5-3 1978—2003年中国资本形成、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一览表175
图5-4 1978—2003年中国资本形成额、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图176
图5-5 1978—2003年中国资本形成、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比图176
表5-4 1978—2003年中国资本形成、货币供应量数据一览表177
5.5.3 中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179
6.1 资金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183
第6章 资金供求与总产出183
6.1.1 资金供求与货币供求184
6.1.2 资金供求与商品供求187
6.1.3 资金供求与社会总供求189
6.2 资金供求均衡与非均衡190
6.2.1 财政资金运行体系及其供求均衡与非均衡191
6.2.2 金融资金运行体系及其供求均衡与非均衡197
6.2.3 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的内在联系及协调运行203
6.3 投资与社会总产出206
6.3.1 投资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207
6.3.2 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例及其控制209
6.3.3 资金使用效益与投资增长机制的形成212
6.4.1 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变动周期214
6.4 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214
表6-1 1978—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额对照表217
图6-1 1978—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对比图218
6.4.2 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219
表6-2 1978—2003年中国投资额与GDP的相关性评估表220
表6-3 1979—2003年中国投资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评估表221
表6-4 1978—2003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对照表222
图6-2 1978—2003年中国投资率与最终消费率变动对比图223
表6-5 1997—2002年中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投资率对照表224
表6-6 1998—2002年中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消费率对照表225
表6-7 1978—2003年中国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对照表225
图6-3 1979—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投资拉动率和消费拉动率对比图227
6.4.3 中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28
第7章 货币、资金与经济的内外协调运行234
7.1.1 国际贸易对国内货币流通的影响235
7.1 国际贸易与国内货币流通235
7.1.2 国际贸易存在条件下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237
7.2.1 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资金运行格局的影响241
7.2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资金供求241
7.2.2 国际资本流动条件下资金供求均衡的实现243
7.3.1 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供求均衡条件的变化249
7.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与经济的协调运行249
7.3.2 货币、资金与经济内外协调运行的实现250
图7-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运用图252
表7-1 开放经济条件下面临的经济状况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253
表7-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应比较254
7.4.1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历史回顾及现状评估259
7.4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及货币、资金与经济运行的内外协调259
表7-3 1978—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数据一览表261
图7-2 1978—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率变化图262
表7-4 1978—2003年中国净出口拉动GDP增长数据一览表263
图7-3 1978—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净出口对GDP增长拉动率变动曲线264
7.4.2 经济开放对中国货币、资金与经济运行的影响264
图7-4 1978—2003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变动曲线265
表7-5 1978—2003年中国外贸依存度数据表265
图7-5 2004年中国前十位贸易伙伴分布图266
表7-6 1978—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及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数据一览表267
表7-7 1979—2003年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一览表268
图7-6 1980—2003年外汇储备额、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M2)比重变化图268
图7-7 1983—2003年国际直接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比重变动曲线269
表7-9 1995—2003年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出口数据对照表270
表7-8 1997—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地区分布数据表270
表7-11 1986—2002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统计表271
表7-10 1995—2003年中国不同性质企业出口数据对照表271
7.4.3 中国货币、资金与经济内外协调运行的战略选择272
表7-12 1982—2003年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数据表274
参考文献282
后记287
热门推荐
- 930637.html
- 22410.html
- 1653717.html
- 3100068.html
- 2021705.html
- 257143.html
- 3383434.html
- 473372.html
- 2237625.html
- 3031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8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5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9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0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