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杨医亚针灸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杨医亚原著;李竹溪等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1828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杨医亚针灸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针灸疗法的起源1
第二节 针灸疗法的发展概况2
第三节 历代针灸名医及著作概述2
一、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2
二、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3
三、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0~265~419~589年)4
四、隋唐时代(公元581~681~907年)5
五、两宋时代(公元960~1127~1279年)6
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7
六、金元时代(公元1115~1234~1368年)7
八、清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公元1644~1948年)8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8
第四节 针灸疗法在国际上的概况9
一、日本9
二、法国9
三、朝鲜9
四、俄罗斯等9
五、印度10
第五节 针灸疗法的特点10
第三节 针的种类12
第二节 针的构造12
第一节 什么叫针术12
第二章 针术12
第四节 针的各部名称16
第五节 针的长短与应用16
第六节 刺针的练习16
第七节 针的修理与保存18
第八节 针的消毒方法19
第九节 刺针时的态度19
第十节 刺针前注意事项20
第十一节 刺针时病人的体位20
第十二节 进针的方向21
第十三节 进针法22
第十四节 进针后的手法23
第十五节 刺针时的感觉28
第十六节 传导的手法30
第十七节 引起定向传导的五个条件和刺针产生的四种现象31
第十八节 感觉和疾病疗效的关系32
第十九节 针刺的深浅32
第二十节 针刺的禁忌33
第二十一节 出针注意事项33
第二十四节 针尖刺达骨节时的处置35
第二十二节 出针的后遗感觉的处置35
第二十三节 出针后皮肤局部变色的处置35
第二十五节 折针的处置36
第二十六节 晕针的处置36
第二十七节 滞针的处置37
第二十八节 弯针的处置37
第二十九节 血肿的处置38
第三十节 刺伤内脏的处理38
第三十一节 小儿针(皮肤针)39
附 太乙神针方39
第二节 灸的原料41
第三节 灸的种类41
第一节 什么叫灸术41
第三章 灸术41
第四节 灸的方式42
第五节 灸的作用43
第六节 艾炷的大小及壮数44
第七节 防止灸后化脓44
第八节 灸治的取穴45
第九节 熨引法45
三、隔蒜灸法46
二、药物灸法46
一、普通灸法46
第十节 灸法的种类46
四、黄蜡灸法47
五、附子饼灸法47
六、隔豉饼与蛴螬灸法47
七、黄帝灸法48
八、扁鹊灸法49
九、窦材灸法49
第十一节 灸法注意事项52
十三、灸目疣法52
十二、灸痔漏法52
十一、灸一切冷气法52
十、灸膏盲法52
第十二节 灸的善后处理53
第四章 经络概述55
第一节 什么叫经络56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57
第三节 经络的分类57
一、经脉57
二、络脉58
一、十二经脉的循行顺序59
第四节 经络的循行(流注)59
三、十二经的循行部位60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60
第五节 十二经络的手足、脏腑、阴阳表里关系62
第六节 十二经的病候63
第五章 腧穴总论69
第一节 腧穴的重要性69
第二节 穴的定义69
第三节 腧穴的发展70
第四节 腧穴的命名70
一、十四经穴的分布71
第五节 穴的分布71
二、人身各部孔穴的分布72
三、改正孔穴的排列75
第六节 定穴法(取穴法)76
一、人体自然标准取穴法76
二、手指同身寸法76
三、骨度取穴法77
四、简便取穴法78
第七节 经穴位置的正确标准80
第八节 全身十二重要腧穴80
第十节 特效腧穴81
第九节 作用于人体的腧穴81
第六章 经穴各论84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穴(11穴)84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穴(20穴)90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穴(45穴)100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穴(21穴)120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穴(9穴)130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穴(19穴)135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穴(67穴)143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穴(27穴)171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9穴)184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穴(23穴)188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穴(44穴)198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穴(14穴)215
第十三节 任脉经穴(24穴)222
第十四节 督脉经穴(28穴)233
第十五节 带脉穴(3穴)244
第十六节 冲脉穴(11穴)244
第十七节 阳跻脉穴(10穴)244
第十八节 阴峤脉穴(2穴)244
第十九节 阳维脉穴(16穴)244
二、一穴二名之经穴245
一、同名经穴245
第二十节 阴维脉穴(11穴)245
第二十一节 经穴异名245
三、一穴三名之经穴248
四、一穴四名之经穴250
五、一穴五名之经穴251
六、一穴六名之经穴251
七、一穴七名之经穴252
八、一穴八名之经穴252
九、一穴九名之经穴252
十、一穴十七名之经穴252
十一、一穴二十六名之经穴253
第七章 经外奇穴254
第一节 头面部(43穴)255
第二节 胸腹部(25穴)262
第三节 背脊部(34穴)265
第四节 上肢部(33穴)272
第五节 下肢部(30穴)278
第八章 治疗总论283
第一节 治疗法则283
一、辨证论治283
三、处方程序284
二、处方原则284
四、处方规律288
五、虚实补泻295
六、近代常用的刺激(补泻)手法298
第二节 疾病治疗300
一、内科病症300
二、妇科病症346
三、儿科病症365
四、外科病症380
五、五官科病症387
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396
第九章 针灸歌诀396
一、四总穴歌396
三、百症赋397
四、席弘赋399
五、胜玉歌400
六、玉龙歌401
附一 重要针灸法405
附二 诸病主针穴406
附三 针灸经穴图407
热门推荐
- 2393460.html
- 3613956.html
- 2505192.html
- 710769.html
- 2406038.html
- 3665994.html
- 2977744.html
- 1439804.html
- 1961609.html
- 2617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9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8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7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6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6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4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8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