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迅与郭沫若【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单演义,鲁歌编注 著
- 出版社: 徐州师范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鲁迅与郭沫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编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同志论鲁迅、郭沫若2
毛泽东同志论鲁迅、郭沫若2
周恩来同志论鲁迅与郭沫若6
邓小平同志论鲁迅与郭沫若13
第二编 鲁迅与郭沫若的相互评论16
一九二三年16
郭沫若:《批评——欣赏——检察》(节录)16
一九二四年16
郭沫若:《天才与教育》(节录)16
鲁迅:《论照相之类》(节录)17
鲁迅:《不是信》(节录)18
一九二六年18
鲁迅:《无花的蔷薇》(节录)21
鲁迅:《致许广平》(十一月四日)(节录)22
鲁迅:《致许广平》(十一月七日)(节录)23
鲁迅:《致许广平》(十—月十五日)(节录)24
鲁迅:《致许广平》(十二月三日)(节录)25
鲁迅:《新的世故》(节录)25
一九二七年26
鲁迅:《通信》(节录)26
鲁迅:《致李霁野》(九月二十五日)(节录)26
鲁迅:《致台静农》(九月二十五日)(节录)27
附录:《中国文学家对于英国智识阶级及一般民众宣言》27
附录:《创造周报复活了》34
一九二八年35
鲁迅:《拟豫言——一九二九年出现的琐事》(节录)35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节录)36
鲁迅:《<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识》(节录)37
一九二九年38
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节录)38
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节录)41
一九三○年42
郭沫若:《文学革命之回顾》(节录)42
附录:丁景唐《关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的盟员名单》(节录)43
一九三一年45
郭沫若:《“眼中钉”》45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节录)51
一九三二年52
鲁迅:《<三闲集>序言》(节录)52
鲁迅:《致许寿裳》(八月十七日)(节录)53
郭沫若:《<创造十年>发端》53
郭沫若:《创造十年》(节录)67
鲁迅:《<伪自由书>前记》(节录)70
鲁迅:《驳“文人无行”》(节录)70
一九三三年70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节录)71
鲁迅:《为翻译辩护》(节录)76
鲁迅:《致姚克》(十一月五日)(节录)77
鲁迅:《致姚克》(十二月十九日)(节录)77
一九三四年78
鲁迅:《致杨霁云》(五月十五日)(节录)78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节录)79
鲁迅:《致孟十还》(十二月六日)(节录)80
一九三五年81
鲁迅:《致增田涉》(二月六日)(节录)81
鲁迅:《致萧军》(四月二十八日)(节录)82
鲁迅:对郭沫若的古史考证、金文甲骨文研究的评价(大意)82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节录)84
一九三六年89
郭沫若:《对于国防文学的意见》(节录)89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节录)91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节录)94
郭沫若:《蒐苗的检阅》(节录)95
附录:《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107
第三编 郭沬若对鲁迅的悼念、评论和赞扬112
一九三六年112
民族的杰作——悼唁鲁迅先生112
挽联(一)114
挽联(二)115
青年与文化(节录)116
坠落了一个巨星116
不灭的光辉120
在留日学生各团体追悼鲁迅大会上的演说(摘要)124
一九三七年125
由日本回来了(节录)125
鲁迅并没有死126
一九四○年127
中苏文化交流(节录)127
在上海鲁迅逝世周年纪念会上的赞诗127
“民族形式”商兑(节录)128
写在菜油灯下129
告鞭尸者132
庄子与鲁迅(节录)134
一九四二年152
再谈中苏文化之交流(节录)152
关于“接受文学遗产”(节录)153
为鲁迅石膏浮雕像题联154
一九四四年155
契歹可夫在东方(节录)155
一九四五年158
我建议158
一九四六年160
如何学习写作(节录)160
追慕高尔基(节录)161
鲁迅与王国维(节录)162
鲁迅和我们同在174
冷与甘177
一九四七年179
论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节录)179
一封信的问题180
再谈郁达夫(节录)187
再用鲁迅韻书怀188
跨着东海(节录)188
一九四八年193
洪波曲(节录)193
一九四九年195
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节录)195
继续发扬韧性的战斗精神196
鲁迅笑了199
一九五一年202
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开会词(摘要)202
一九五六年203
体现自我牺牲的精神203
鲁迅礼赞209
一九五七年210
纪念“七七”——用鲁迅韻210
努力把自己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工人(节录)211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节录)212
一九五八年213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节录)213
郭沫若同志答青年问(节录)214
一九五九年216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节录)216
《鲁迅诗稿》序218
一九六○年218
一九六一年220
电贺仙台鲁迅纪念碑落成(大意)220
继续发扬鲁迅的精神和本领221
翻译鲁迅的诗224
一九六二年226
孺子牛的质变226
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节录)229
三味书屋231
一九六六年232
纪念鲁迅的造反精神(节录)232
第四编 国内外部分同志和朋友及机关团体对鲁迅与郭沫若的述评或报道238
一九三一年238
柳亚子:《新文壇杂詠》(十首录二)238
山上正义(日本):《鲁迅的死和广东的回忆》(节录)239
一九三七年239
冲洲:《鲁迅先生逝世在东京》(节录)239
一九三六年239
一九四五年241
内山完造(日本):《上海霖语》(节录)241
柳亚子:《诗一首》241
一九四二年241
一九四九年243
柳亚子:诗二首243
新华社:《学习先生伟大精神 首都庄严纪念鲁迅》(节录)244
一九五一年245
《人民日报》:《首都各界人士千余人举行大会纪念鲁迅逝世十五周年》(节录)245
一九五六年246
《人民日报》:《首都隆重举行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节录)246
新华社:《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主席团名单》247
新华社:《北京鲁迅博物馆开放》248
一九五九年249
许广平:《鲁迅回忆录》(节录)249
许广平:《回忆鲁迅在广州的时候》(节录)250
王仰之:《郭沫若和鲁迅》251
一九六一年254
新华社:《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标志 仙台市鲁迅纪念碑揭幕》(节录)254
许广平:《为了永恒的纪念——记仙台鲁迅纪念碑揭幕典礼》(节录)255
新华社:《首都隆重纪念鲁迅八十诞辰》(节录)257
新华社:《鲁迅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主席团名单》(节录)258
丁景唐:《鲁迅参加社会活动和政治斗争的一些文献资料》(节录)258
一九六二年260
郑伯奇:《创造杜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节录)260
沈鹏年:《鲁迅和创造社交往的两点史实》(节录)265
一九七○年273
增田涉(日本):《鲁迅的印象》(节录)273
一九七八年274
周扬:《悲痛的怀念》(节录)274
刘白羽:《森罗万象难比拟——悼念郭沫若同志》(节录)275
于伶:《怀念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节录)276
于伶:《怀念郭沫若同志》(节录)276
臧克家:《器郭老》(节录)276
于伶:《言有尽兮意无穷——悲痛怀念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老》(节录)277
许涤新:《疾风知劲草——悼郭沫若同志》278
胡愈之:《悼念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节录)278
杜宣:《夏夜星空——悼郭沫若同志》(节录)279
侯外庐:《深切悼念郭沫若同志》(节录)279
艾芜:《你放下的笔,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来》(节录)280
臧云远:《东京初访郭老——回忆郭沫若同志之一》(节录)281
陈模执笔:《郭老和孩子剧团》(节录)282
中国科学院:《遗范长存——悼念郭沫若院长》(节录)282
夏鼐:《太岱巍然天下仰 文星没矣宇中悲——怀念郭沫若同志》(节录)283
唐强:《诗人,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节录)284
《文艺报》编辑部:《悼念敬爱的郭沫若同志》(节录)285
郑林曦:《郭老热心文字改革的二三事》(节录)285
李俊民:《永不消逝的春天——悼念郭沫若同志》(节录)286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编辑委员会:《悼郭老》(节录)286
任白戈:《深切地怀念郭沫若同志》(节录)287
孙席珍:《怀念郭沫若同志》(节录)288
吴泰昌:《郭沫若与鲁迅的革命友谊》289
韩瀚:《郭老与<人民中国>》(节译)301
洪丝丝:《郭沫若对鲁迅的评价》301
冯乃超:《鲁迅与创造社》(节录)303
林辰:《郭老与鲁迅著作的注释工作》305
一九七九年309
林林:《这是党喇叭的精神——忆郭沫若同志》(节录)309
臧云远:《亲切的教诲——记一九三八年在延安毛主席接见时的谈话》(节录)312
赵家璧:《悼念伯奇》(节录)314
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节录)314
茅盾:《在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活》(节录)318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节录)319
后记321
一九二一年325
郭沫若:《论诗三札·之一》(节录)325
第二编325
一九二九年326
郭沫若:《离沪之前》文中所引日记(节录)326
鲁迅:《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节录)326
一九二八年326
一九三二年327
鲁迅:《<竖琴>前记》(节录)327
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节录)329
一九三三年331
鲁迅:《由聋而哑》(节录)331
一九三七年332
郭沫若:《达夫的来访》(节录)332
第三编332
一九三八年334
郭沫若:《持久抗战中纪念鲁迅》334
一九四一年335
郭沫若:《OE索隐》335
一九四三年338
郭沫若:《啼笑皆是》(节录)338
五十年代初期339
郭沫若:《沫若书简·之一》(节录)339
一九五八年340
郭沫若:《雅言与自力——告读<查拉图司屈拉>的友人》文后《附记》340
一九三八年342
田汉:《鲁迅翁逝世二周年》(节录)342
第四编342
武汉《新华日报记者:《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会——昨日下午在青年会举行》343
重庆《新华日报》:《鲁迅逝世五周年 文化界今举行晚会》350
重庆《新华日报》:《渝文化界昨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350
一九四一年350
萧三:《庆贺郭沫若先生五十寿辰》(节录)351
一九四六年352
延安《解放日报》:《鲁迅逝世十周年祭在上海》352
重庆《新华日报》:《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354
一九五六年358
郭沫若:《我是中国人》(节录)358
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上的报告》(节录)358
一九四七年358
一九六六年359
冯雪峰:《有关一九三六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节录)359
一九七八年361
刘昂:《为发展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纪念周总理诞辰八十周年》(节录)361
附录:《创造周报》复刊广告362
热门推荐
- 2299499.html
- 2504292.html
- 1108250.html
- 1042555.html
- 2169658.html
- 2107129.html
- 2996856.html
- 2416741.html
- 2166115.html
- 1915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3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5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2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7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1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6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