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泄露检测方法与应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肖祥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822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泄漏-检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泄露检测方法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泄漏的危害性1
1.2 容易产生泄漏的部位及原因2
1.3 漏率及其单位3
1.4 影响漏率大小的因素5
1.5 标准漏率7
1.6 允许漏率的计算7
1.6.1 动态真空系统的允许漏率7
1.6.2 静态真空系统的允许漏率7
1.6.3 压力系统的允许漏率8
1.6.4 零泄漏下液体系统的允许漏率8
1.7 泄漏检测工作的内容10
1.8 泄漏检测方法的分类11
1.9 泄漏检测方法的选择12
1.10 示踪物质的选择13
第2章 泄漏检测的物理基础14
2.1 基本物理量和概念14
2.2 气体和蒸气16
2.3 饱和蒸气压16
2.4 真空与大气层17
2.5 真空度及压力的单位18
2.6 真空区域划分及其物理特点19
2.7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0
2.8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21
2.8.1 平均自由程21
2.8.2 单一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21
2.8.3 某种气体分子在混合气体中的平均自由程23
2.8.4 离子和电子在气体中的平均自由程23
2.8.5 平均自由程与气体的动力粘度和摩尔质量的关系23
2.9 气体通过漏孔的流动状态及其判别方法24
2.9.1 气体通过漏孔的流动状态及其特征24
2.9.2 气体通过漏孔流动状态的判别方法25
2.10 气体量、气体通过漏孔的漏率和流导27
2.10.1 气体量27
2.10.2 气体通过漏孔的漏率27
2.10.3 漏孔的流导29
2.10.4 温度对漏孔漏率和流导的影响32
2.10.5 使用不同示踪气体时漏孔漏率或流导的换算33
2.11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与脱附(放气)34
2.11.1 物理吸附35
2.11.2 化学吸附36
2.11.3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36
2.12 气体通过固体的渗透现象36
2.12.1 溶解37
2.12.2 扩散37
2.13 液体的渗透现象38
2.13.1 表面张力与毛细作用38
2.13.2 液体的渗透现象40
2.14 气体的扩散作用40
2.15 气体的混合42
2.15.1 示踪气体在气体混合物中的分压力分数42
2.15.2 气体混合物中组分的分层现象42
2.15.3 气体分压力分数的平衡分布定律与重力的影响42
2.15.4 气体混合物的有效动力粘度43
2.16 影响有效最小可检漏率的因素43
2.16.1 影响有效最小可检漏率的试验因素43
2.16.2 示踪气体环境分压力分数的影响44
2.16.3 用增加压差的方法改善粘滞流漏孔的检漏灵敏度44
2.16.4 增加分子流漏孔两端压力差的作用46
2.17 气体的电离46
2.17.1 电离电位46
2.17.2 电离概率47
2.18 激光与红外线47
第3章 氦质谱检漏法49
3.1 氦质谱检漏的原理49
3.2 氦质谱检漏仪的结构50
3.2.1 质谱室50
3.2.2 真空系统52
3.2.3 电气部分54
3.3 示漏气体的选择55
3.4 灵敏度及最小可检漏率55
3.4.1 灵敏度与最小可检漏率的关系55
3.4.2 仪器最小可检漏率56
3.4.3 有效最小可检漏率56
3.4.4 仪器最小可检分压力分数57
3.4.5 仪器最小可检漏率的校准57
3.4.6 有效最小可检漏率的校准57
3.4.7 仪器最小可检分压力分数的校准58
3.5 仪器的反应时间、清除时间及其校准方法59
3.5.1 仪器的反应时间及清除时间59
3.5.2 仪器的反应时间及清除时间的校准方法60
3.6 逆流检漏仪61
3.7 氦质谱检漏仪的选择62
3.8 氦质谱检漏技术62
3.8.1 氦质谱检漏的各种方法63
3.8.2 实际漏孔漏率的确定75
3.8.3 大容器真空检漏76
3.9 吸枪82
3.10 氦气83
3.11 真空泥83
3.12 氦质谱检漏方法的应用实例84
3.12.1 环模试验设备的检漏84
3.12.2 铁路液氢槽车的检漏85
3.12.3 液体火箭燃料箱体的检漏86
3.12.4 空调器生产线上整机和二器的检漏89
3.12.5 核电站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的检漏92
第4章 四极质谱计检漏法93
4.1 四极质谱计的结构93
4.2 四极质谱计的工作原理93
4.3 四极质谱计的工作模式95
4.3.1 模拟峰质量扫描95
4.3.2 棒峰质量扫描96
4.3.3 多离子检测96
4.4 四极质谱计的主要性能指标96
4.4.1 质量范围96
4.4.2 分辨本领96
4.4.3 灵敏度97
4.4.4 最小可检分压力97
4.4.5 最高工作压力98
4.4.6 分压力分数灵敏度98
4.5 质谱图的识别98
4.6 四极质谱计检漏方法100
4.6.1 残气分析法100
4.6.2 单一示踪气体检漏法101
4.6.3 多种示踪气体检漏法101
4.7 四极质谱计检漏方法的应用实例102
4.7.1 四极质谱计对多舱段系统同时进行检漏102
4.7.2 四极质谱计在真空系统检漏中的应用104
第5章 压力变化检漏法106
5.1 静态压升法106
5.2 静态压降法107
5.2.1 常用的压力计及读数方法108
5.2.2 充气气体的选择109
5.2.3 有效容积的测量109
5.2.4 压降检漏中温度、表压和大气压的修正110
5.2.5 湿度的修正110
5.2.6 漏率的计算112
5.2.7 压降检漏法的误差分析113
5.3 差压检漏法114
5.3.1 差压检漏的原理114
5.3.2 差压检漏的基本回路115
5.3.3 差压传感器115
5.3.4 差压检漏回路的对称性116
5.3.5 漏率的计算116
5.3.6 差压检漏中环境温度影响的修正117
5.3.7 无基准物差压检漏仪119
5.4 压力变化检漏法应用实例120
5.4.1 星载电子仪器的压降法检漏120
5.4.2 大型容器的差压检漏122
第6章 真空计与离子泵检漏法124
6.1 单支规管法124
6.1.1 热传导真空规检漏法124
6.1.2 电离真空规检漏法126
6.2 差动真空规法126
6.3 热传导真空规法、电离真空规法和差动真空规法127
6.4 氢-钯法128
6.5 具有冷吸附阱的真空规检漏法129
6.6 扫描方向规检漏法130
6.7 罩盒抽空法130
6.8 夹层(或内胆)抽空法130
6.9 堵塞法131
6.10 离子泵检漏法131
第7章 高频火花检漏法133
7.1 检漏原理133
7.2 检漏方法133
第8章 卤素检漏法135
8.1 卤素检漏仪法135
8.1.1 卤素检漏仪工作原理135
8.1.2 卤素检漏仪135
8.1.3 仪器的结构136
8.1.4 示漏物质137
8.1.5 常用的卤素标准漏孔与质量分数液138
8.1.6 检漏方法138
8.2 卤素喷灯法140
8.2.1 检漏原理140
8.2.2 检漏方法141
8.2.3 检漏注意事项141
第9章 气泡检漏法142
9.1 检漏原理142
9.2 检漏方法142
9.2.1 充气气泡检漏法142
9.2.2 抽真空气泡检漏法143
9.2.3 热槽气泡检漏法143
9.2.4 涂刷液体法(皂泡法)143
9.2.5 真空罩盒法144
9.3 测量漏率的方法144
9.3.1 排液集气法144
9.3.2 数泡法145
9.4 影响检漏灵敏度的因素146
第10章 渗透检漏法148
10.1 渗透检漏的方法148
10.1.1 着色渗透检漏法148
10.1.2 荧光渗透检漏法149
10.1.3 煤油渗透检漏法151
10.1.4 加压渗透检漏法151
10.2 渗透检漏的灵敏度与漏率估计151
10.3 渗透检漏的设备与材料152
10.3.1 黑光灯152
10.3.2 渗透剂153
10.3.3 乳化剂158
10.3.4 显色剂和显像剂159
10.4 渗透检漏法应用实例159
10.4.1 飞机油箱检漏159
10.4.2 航天器发动机喷管检漏160
10.4.3 压力容器焊缝检漏160
10.4.4 电子元器件检漏160
第11章 氨检漏法162
11.1 氨检漏法的原理162
11.2 显影带162
11.2.1 指示剂的选择162
11.2.2 显影带基料的选择163
11.2.3 显影带的制作163
11.3 氨检漏法的操作步骤164
11.4 复合涂料显色检漏法164
11.5 检漏灵敏度165
第12章 声波检漏法167
12.1 听声法167
12.2 超声波定向探头检漏法167
12.3 超声波人造声源检漏法168
12.4 脉冲超声波检漏法168
12.5 声发射检漏法168
12.6 声发射检漏法应用实例169
第13章 放射性同位素检漏法171
13.1 放射性同位素的基本知识171
13.2 放射性同位素检漏法172
13.2.1 一般容器的检漏方法172
13.2.2 电子元器件的放射性同位素检漏方法173
13.3 检测仪器和Kr-85放射性同位素175
13.4 对放射性气体试验室的基本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则175
13.4.1 对放射性气体试验室的基本要求175
13.4.2 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防护规则176
第14章 红外线热成像检漏法177
14.1 红外线热成像检漏的原理和优点177
14.1.1 红外线热成像检漏的原理177
14.1.2 红外线热成像检漏的优点178
14.2 红外线辐射成像检漏技术178
14.2.1 影响地面温度的因素178
14.2.2 测试装置179
14.2.3 红外线辐射成像检漏技术的应用实例180
14.3 红外线吸收法检漏技术181
14.3.1 工作原理181
14.3.2 红外线吸收法的测试仪器182
14.3.3 气体吸收检漏法的应用184
14.4 红外线光声检漏技术185
14.4.1 红外线光声检漏的原理185
14.4.2 红外线光声检漏的测试仪器185
14.4.3 红外线光声检漏法在生产装配中的应用186
第15章 称质量检漏法187
15.1 检漏原理187
15.2 检漏方法187
第16章 密闭电子元器件的检漏189
16.1 密闭电子元器件对气密的需求189
16.2 密闭电子元器件出现漏气的原因189
16.3 电子元器件漏率的定义190
16.4 密闭电子元器件的氦质谱细检漏法190
16.4.1 固定法191
16.4.2 灵活法191
16.5 密闭电子元器件的粗检方法192
16.5.1 染料渗透检漏法192
16.5.2 升温气泡检漏法192
16.5.3 抽真空气泡检漏法193
16.5.4 背压充氮高温液体检漏法193
16.5.5 背压充氮抽真空检漏法193
16.5.6 背压双氟油气泡检漏法194
16.5.7 氟碳气粗检法196
16.5.8 差压式气密检漏仪法196
16.6 检漏中应注意的问题197
第17章 标准漏孔及其校准方法199
17.1 标准漏孔的组成199
17.2 标准漏孔的类型199
17.3 常用标准漏孔介绍200
17.3.1 渗氦型标准漏孔200
17.3.2 玻璃毛细管型标准漏孔202
17.3.3 压扁金属毛细管型标准漏孔202
17.3.4 玻璃-铂丝型标准漏孔203
17.3.5 烧结型标准漏孔203
17.3.6 孔板型标准漏孔203
17.3.7 放射性标准漏孔204
17.3.8 封闭气室漏孔漏率的衰减率204
17.4 真空标准漏孔的校准205
17.4.1 标准流量计法205
17.4.2 参考漏孔比较法206
17.4.3 标准流导法207
17.4.4 压力容积膨胀法208
17.5 正压标准漏孔的校准210
17.5.1 定容变压法211
17.5.2 恒压变容法211
17.5.3 定量气体动态比较法212
17.5.4 参考漏孔动态比较法213
17.5.5 排水取气法213
17.5.6 U型管压力计法214
17.6 标准漏孔的操作和使用215
第18章 检漏安全知识216
18.1 对检漏人员的要求216
18.2 对空气中有毒液体、气体和颗粒的控制216
18.3 对丙酮的预防措施217
18.4 缺氧环境的危害217
18.5 保管和使用易燃液体时的预防措施217
18.6 静电危害性的预防218
18.7 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以及对被电击者的救治218
18.8 检漏中使用示漏气体的安全措施219
18.8.1 检漏中示漏气体的危险性219
18.8.2 对氨(NH3)的预防219
18.8.3 对二氯二氟甲烷(CCl2F2,R-12制冷气体)的预防219
18.8.4 对氦气(He)的预防220
18.8.5 对氢气(H2)的预防220
18.8.6 对氮气(N2)的预防220
18.8.7 对氧气(O2)的预防220
18.8.8 对二氧化硫(SO2)的预防221
18.8.9 对干粉显影剂的预防221
18.9 压缩气体钢瓶运输与保管的安全措施222
18.10 使用压缩气体钢瓶的安全常规222
18.11 使用钢瓶上的阀门或调节器的安全措施223
18.12 使用氧压调节器的安全措施224
18.13 压力试验中应考虑的问题224
18.14 不可忽视真空试验的危险性225
18.15 使用脚手架的安全问题226
附录227
附录A 泄漏检测的基本术语227
附录B 部分国内、外泄漏检测标准236
附录C 部分国内、外主要氦质谱检漏仪性能240
参考文献247
热门推荐
- 3839390.html
- 2096037.html
- 792358.html
- 720965.html
- 1978513.html
- 3560863.html
- 1256879.html
- 2501008.html
- 870.html
- 354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3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5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1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1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3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