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央银行通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央银行通论
  • 孔祥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492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中央银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央银行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央银行概述3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3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3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先驱:古代的公共银行3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4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建立6

四、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13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扩展13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融的混乱13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推广14

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17

四、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18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8

一、国家开始控制中央银行18

二、当代中央银行的变化19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发展22

第四节 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4

一、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银行24

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26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与职能32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32

一、复合的中央银行制32

二、单一的中央银行制33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33

四、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34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35

一、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35

二、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的组织形式36

三、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40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46

一、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46

二、近代中央银行的两个特点47

三、中央银行的地位掩盖了其固有性质47

四、中央银行的地位是其性质的升华48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48

一、服务职能48

二、调节职能49

三、管理职能50

四、各职能之间的关系51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51

六、中央银行制度变迁、功能演进与理论发展52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56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56

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概述56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60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65

一、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务院的关系65

二、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66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67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68

一、问题的提出68

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69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72

第一节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与任务72

一、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72

二、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任务73

三、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74

第二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75

一、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75

二、国际金融监管组织体系77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78

一、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历史演变78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80

三、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和途径82

第二编 中央银行业务89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89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业务89

一、中央银行贷款业务89

二、再贴现业务91

第二节 证券买卖业务95

一、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意义95

二、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种类96

三、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其贷款业务的比较96

四、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公开市场业务97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98

六、中央银行在买卖证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98

第三节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99

一、中央银行保管金银外汇储备业务99

二、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100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03

第一节 货币发行业务103

一、货币发行的含义、意义和原则103

二、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104

三、货币发行制度的发展与沿革105

四、中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制度106

五、各国货币发行制度比较107

第二节 经理国库业务110

一、国库体制110

二、中国国库的产生和发展111

三、中国国库业务的现状112

第三节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115

一、中央银行存款业务概述115

二、存款准备金业务117

三、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19

四、其他国家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20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123

第一节 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业务123

一、国债的概念及类型123

二、中央银行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的意义123

三、中国国债业务的内容124

第二节 清算业务126

一、清算业务的含义和意义126

二、国外的清算系统127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清算业务128

第三节 金银管理业务132

一、金银管理业务概述132

二、业务内容132

三、金银管理的发展趋势133

第四节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133

一、中央银行业务基本经营原则134

二、中央银行业务的限制性规定135

第三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139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139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139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139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140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141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141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143

一、物价稳定143

二、充分就业146

三、经济增长147

四、国际收支平衡149

五、其他目标150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150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150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151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152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152

五、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152

六、各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53

七、中国货币政策目标154

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157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57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157

二、再贴现政策161

三、公开市场业务163

第二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66

一、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66

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68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169

一、信贷计划和限额管理169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170

三、再贴现和中央银行贷款172

四、公开市场业务探索172

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174

第一节 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174

一、货币供应174

二、基础货币176

三、货币乘数178

第二节 货币政策标的182

一、货币政策标的的含义与作用182

二、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及其原则183

三、可选择的货币政策标的184

四、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188

五、中国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与运用189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92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问题192

二、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194

三、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98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199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0

二、货币政策时滞和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01

第四编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207

第十一章 金融监管概述207

第一节 金融监管及其理由207

一、何谓金融监管207

二、政府管制金融的一般理由208

三、金融监管的特殊重要性209

四、金融监管有可能损害金融效率211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内容211

一、市场准入监管212

二、业务运营监管213

三、市场退出监管215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原则与方法216

一、金融监管的原则216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方法219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体制中的中央银行221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及其转变221

一、金融监管体制模式的传统类型221

二、各类传统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原因223

三、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224

四、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体制的转变226

五、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责228

第二节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228

一、1992年以前的金融监管体制229

二、分业监管格局的逐步形成229

三、银行业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的分离230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230

一、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履行监管职责的必要性230

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231

三、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权力232

四、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监管主体的监管协调232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235

第一节 金融市场监管概述235

一、金融市场监管的对象和内容235

二、金融市场监管的手段236

三、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236

四、中央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必要性237

第二节 商业票据市场监管238

一、票据238

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监管规定240

三、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242

第三节 同业拆借市场监管243

一、同业拆借及其网络243

二、市场准入管理243

三、交易和清算244

四、风险控制245

五、信息披露管理246

六、监督管理246

第四节 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247

一、参与者与中介服务机构247

二、债券类型248

三、债券发行监管248

四、债券交易监管250

第五节 外汇市场监管255

一、银行结售汇市场监管255

二、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管256

第五编 中央银行与反洗钱、征信管理及金融稳定265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与反洗钱265

第一节 洗钱犯罪及其危害265

一、洗钱265

二、洗钱的方式和过程266

三、洗钱犯罪的社会危害267

第二节 反洗钱立法与体制268

一、国外反洗钱立法268

二、国外反洗钱体制270

第三节 反洗钱的国际合作270

一、国际合作的产生270

二、国际合作的新进展272

三、国际合作的成果272

第四节 我国的反洗钱工作273

一、我国反洗钱工作的产生及发展273

二、我国反洗钱立法历程274

三、我国反洗钱主管机关及其职责276

四、我国反洗钱实践的成绩277

五、我国反洗钱的国际合作278

第十五章 中央银行与征信管理282

第一节 征信管理及其重要性282

一、信用及其作用282

二、征信及其意义284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征信管理286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机构与管理职责286

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的方式和内容287

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的发展现状288

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发展的重点289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291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金融稳定291

一、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原因291

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295

三、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296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稳定296

一、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296

二、中国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的机构设置297

第三节 存款保险制度298

一、存款保险制度概述298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或功能301

三、实践中的存款保险制度302

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308

第六编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金融调查统计与分析313

第十七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313

第一节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概述313

一、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的地位与作用313

二、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的职责与任务315

三、中央银行调查统计部门信息收集的方法316

第二节 信贷收支统计317

一、信贷收支统计的特点318

二、信贷收支表的项目318

三、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收支统计319

四、存款性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321

五、各类和全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324

第三节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327

一、现金收支统计327

二、现金收支主要统计分析指标329

三、货币发行及回笼方面的主要统计指标330

四、货币流通统计中的主要指标331

五、货币购买力统计分析的主要指标331

第四节 金融市场统计332

一、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统计332

二、中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统计334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经济调查制度335

一、5000户工业企业调查制度335

二、银行家问卷调查制度336

三、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制度337

四、物价调查制度337

第十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统计341

第一节 货币统计的对象:金融性公司341

一、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341

二、金融性公司部门343

三、中央银行344

四、其他存款性公司345

五、其他金融性公司345

第二节 货币统计的国际框架346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及概览347

二、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及概览350

三、存款性公司概览352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统计353

一、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353

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355

三、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355

四、存款性公司概览357

第十九章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360

第一节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60

一、社会再生产核算表361

二、经济循环账户363

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366

一、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流程与核算公式366

二、资金流量表367

第三节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369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369

二、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373

主要参考书目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