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玉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0840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184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文化-研究-华东地区-学术会议-文集;《三国演义》研究-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张洪水1
第一编 东吴文化研究3
论东吴对开发江南社会经济的巨大历史贡献&杨正宏 肖梦龙3
看历史上真实的孙权&王益庸6
漫谈孙吴的经济&王益庸13
孙吴早期的中央机构&石冬梅18
浅论孙权争合肥的意义和原因&罗南平 朱健文23
二元思维与三国叙事——试析《三国演义》对“东吴集团”形象的塑造&周晓琳29
刘备招亲——“美人计”的传承与演化&古今 宋培宪33
从“孙尚香”说起——“三国”故事中的“孙夫人”考议&石麟41
鲁肃在孙刘联盟建立过程中的地位&乔凤岐47
论东吴高僧康僧会的佛学贡献&韩国良 柏俊才51
浅议佛教在东吴立足并迅速发展的原因&朱健文57
支谦与东吴佛教&陈艳玲66
东吴佛教浅析&刘建霞69
孙权的坚守与变通&仇昌仲73
孙吴文化之景观&魏宏灿75
东吴上层社会女性问题初探&司红伟80
东吴孙氏家族墓特征及分布地点问题探讨&李永军84
赤壁战后东吴外交策略分析——兼论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马宝记87
第二编 三国文化与镇江的研究95
拓展和提升历史名城镇江的三国文化&郑铁生95
立国兴邦与辅国安民——《三国》《水浒》英雄驻足镇江的历史沉思&杨建文101
镇江与三国有关的文化遗产&王玉国105
弘扬三国文化特色 展现北固山水风采&徐苏110
镇江铁瓮城遗址的考古发现、研究与保护&王书敏115
孙刘联盟、联姻与镇江考析&严其林120
吕城修筑时间探寻&张小军 郭珊125
孙吴政治中心西移与镇江地区经济的发展&陶佳娟128
乔国老与三国文化&李德柱134
毛泽东谈《三国演义》与镇江&董志新138
由镇江孙权家族墓论及该市古代王室墓资源&何汉生142
二乔故里在镇江&李德柱146
三国鼎立 京口肇基——浅谈孙权治理京口与三国鼎立的关系&乔长富149
第三编 《三国演义》研究155
孙吴人物三题&沈伯俊155
韩国新发现的《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本试论&刘世德 夏薇160
张昭与孙氏兄弟关系论&关四平173
关于建立“罗学”及其他——《三国演义》研究三题&杜贵晨183
论三国领袖人物的决策艺术&洪淳生187
《三国演义》版本的卷数、则目、分则和静轩诗研究&周文业193
乱世名士择主悲剧的文化内涵——浅论《三国演义》中陈宫和荀彧&单长江219
《三国演义》中的“双股剑”与刘备身份的变化&小林瑞惠224
从《三国演义》的纵深奔袭战看孙子的突袭论&夏旻232
浅议《三国演义》中的《墨子》元素&王恒展 吕翔235
《三国演义》中的“病”“医”描写及相关思考&宋培宪241
论《三国演义》的道德批判&黄丽峰250
小议《三国演义》中的“有诗为证”&刘玉玲255
关羽生平二三事考略&孟海生259
从一个“借”字看诸葛亮的谋略&过承祁262
汉献帝“衣带诏”系董承矫诏&张淑蓉273
解剖《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心仁术”&陆为中277
毛泽东与《三国演义》情结之发微&李莹 李金坤281
试析《三国演义》的主要抒情特质&郑稚川287
三国领导人个人才能简述&余甦野291
从挥泪斩马谡说起&刘敏295
万绿丛中一点红——《三国演义》中几位东吴女性形象功能浅议&姚晓菲297
还原与重塑——《三国演义》中的孙坚形象及其文化意蕴&雷勇302
从百姓的角度看魏、蜀、吴三国的成功与失败&陈晓春307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范式”说&王海洋309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唐静313
“至性至情,读至此令人泪下”——毛评《三国演义》的人情美&李正学317
第四编 《三国志》研究323
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看其节义意识的增强&陈庆纪323
明代陈仁锡《三国志》评本研究&方新蓉329
黄正甫刊《三国志传》三考&中川谕336
从《三国志》史料看太史慈的忠义&连小刚344
《三国志》疑难词语考释&杨小平346
余象斗刊《三国志演义》的评点研究&刘海燕350
试论“三国”忠义观的前理解境域&田兴国358
第五编 其他方面的研究367
《三国演义地图》和《三国演义》研究——从《三国风云地图说》、《地图三国》说起&陈辽367
“曹操墓”:曹操生前设计的大骗局&陈辽 许盘清369
重门似海:齐王曹芳的前尘往事&樊荣371
论王粲《英雄记》中的曹操形象&卫绍生378
论诸葛恪之嘲弄戏言与文化创意&王海升384
三国文人地理分布及区域分析&张兰花390
从《赤壁》看当代三国文化的幻象危机&单怡396
三国博弈与孙刘荆州之争&胡以存402
“东原”、“太原”、“东太原”、“南太原”详考——兼论罗贯中籍贯“东太原说”之误&王增斌408
近三十年《三国演义》《水浒传》比较研究述略&许勇强 李蕊芹416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口、吕、品、器”字型人物板块结构——以《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为例&李建武422
杨家埠年画与《三国演义》&魏宽喜426
《三国演义》在日本&郭胜强428
绵阳与三国文化的情结&李德书433
南阳三国文化的八大特点&张晓刚440
略论镇江地域文化的源流与多元文化的融合&高曾伟446
由孙坚、孙策事看“三国”小说&李继华452
曹植与其作品中的魏吴关系&李治中456
关羽为什么斩貂蝉&大塚秀高460
说小人吕布&胥惠民466
论吴越文化的霸性&洪卫中469
在历史与传说之间——试论历代三国戏中的周瑜形象&曾纯476
两种不同的艺术风貌——试论《鼎峙春秋》与《祭风台》之“赤壁之战”的不同特点&袁圆481
刘备与甘夫人的关系考释&金霞 韩晓487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越研究综述&田明伟494
论诸葛亮的文化人格&杨峰499
对周汝昌先生评说《三国演义》之商榷&刘永良503
热门推荐
- 2456803.html
- 1951623.html
- 327387.html
- 3142557.html
- 142617.html
- 2060563.html
- 1366409.html
- 1041961.html
- 2390581.html
- 71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0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7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2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2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7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7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8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1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