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养晴室遗集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养晴室遗集 上
  • 庞俊著;白敦仁纂辑;王大厚校理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55310281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养晴室遗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白敦仁1

校理前言&王大厚1

卷一 诗录一 起乙卯,讫癸亥,凡九年1

古意二首 以下乙卯、丙辰之间吟卷1

北邙行1

崇丽阁2

从少城过百花潭2

田家三首3

春愁3

哀国殇4

时事书愤二首三月十五日4

江上5

有感5

江楼归兴5

欲雨6

霁夕6

秋夕6

江上7

薛涛井7

新秋怨7

夜过陈象姚8

有愤8

无题8

秋闺9

乙卯二十初度志感9

游城外僧寺9

对酒,叠前韵10

中秋夜与陈象姚观剧10

秋柳10

暂往苏坡桥归作11

不寐11

九日偕象姚、巨卿诣草堂,会寺驻军不得入,还过城东,饮江上酒楼12

秋夜示所知12

秋晚风雨寒甚,戏作12

书事13

闲居漫兴13

次韵和陈丈14

亲友多劝学医,心感之而未能,再用前韵作歌一首寄意14

汪氏《述学》书后15

江上四首15

背郭16

读剑南诗 以下丁巳吟卷16

午睡16

过少城戏记17

仓皇 丁巳三月17

吊杨子瑜用东坡《吊李台卿》韵17

乱后归成都作六月初二日18

华鬘19

偶集定庵诗为两绝纪梦19

秋晴散步偕象姚饮江边酒楼19

微雨独游江上作20

初见菊花20

颜果龛送菊20

闻雁21

重阳出游,偕温子厚、胡德渊,明日戏呈21

晚霁用石湖晚坐韵22

陈象姚惠菊,前误作颜果堪,有诗谢之,今次前韵奉答象姚22

果堪得诗,果以花至,并和前句,次韵戏答23

次韵舒孔昭九日不出之作23

孔昭再示新诗,次韵答之24

毛彦翘以所作《花王曲》见示,赋此以赠24

题纸醉庐谜话24

新历元日,同社会饮有作25

钜卿病中寄诗,依韵赋答25

闻钜卿病失眠赋寄25

雨26

忧愤二首26

次韵孔昭丁巳除夕二首26

乱后花市 以下戊午吟卷27

闻孔昭笃生连日游花市戏赠27

题黄玉陵簑笠小照三首28

题湘绮老人遗像28

快雨29

与彦翘夜饮归作29

公园晚坐29

钜卿过话有述30

雨夜同胡德渊饮肆中30

九月三十日江上送秋,寻去年醉处不可得,惘然有作30

和彦翘韵31

调彦翘一作『默庵』31

冬夜玉麟共饮,有辱赠之什,次韵奉酬32

题亢聘臣诗卷32

青羊宫游春二首 以下己未吟卷32

出城33

丞相祠堂腊梅盛开,过而赋之33

次韵孔昭九日之作33

腊不尽六日雪中偕煦中过公园作34

答玉陵34

紫苏塔34

鸳鸯白35

雀舌35

灰鹤翎35

银芍药36

己未除夕感事和萝盦、少薌36

元日过少城作 以下庚申吟稿37

入春37

坐雨示玉陵38

社日北郊展亡姊绣青墓,丧乱以来,人事牵率,盖两岁不至矣38

酬吴师周京师38

从百花潭醉归过少城口号示彦翘39

次韵玉陵39

五月十二日陪黄刘二君游图书馆,遂过南郭,醉中相与临流濯足,两年来无此乐也,诗以纪之40

同煦中晓过公园看荷花作40

次韵和少襄约饮少城之作41

少襄再辱诗见赠,且询石帚号意,缀此报之42

秋感二首 八月初八日作42

和卿约过何氏园,明日却寄43

和卿答句甚美,因用前韵奉贻一律43

赠煦中,即用其秋夜遣怀韵44

九日集枕江楼作44

得香宋先生笔迹,赋报44

赠香宋先生45

附:赵熙《和少洲》45

和卿招饮其斋,忽病不能见客,余与孔昭、煦中诣之,闻病而还,明日诗至,次韵答45

岁暮感怀46

次韵酬少香46

奉答香宋先生荣州47

其二47

东坡生日集何氏园,分韵得来字47

得香宋先生书却寄 以下辛酉吟草48

再酬香宋先生48

过丹隐君,见尧公示诗,依韵和49

附:赵熙《得季吾书却寄》49

初闻子规50

花市醉归,次卷石一作「聘如』感事韵戏贻50

酬和卿51

城南春晚作51

题桂少襄无所住斋51

目疾久不愈,慨然赋此52

卧病雨中,陈象姚、周巨卿两兄晨夕过存,赋呈一律52

草堂人日作 以下壬戌吟草52

赠刘见心53

奉和香宋先生大佛寺之作一作「得香宋先生诗次韵赋寄」53

雨后花市一作『归自青羊宫作」53

香宋先生堂成,道贺54

雨中读清寂堂诗,呈山公54

秋日题小照寄荣州55

哭周巨卿55

九日丞相祠堂作56

残菊56

早过苏坡桥,写道傍风物57

除夜赋呈山公57

春夜闻箫鼓声偶感以下癸亥吟草57

人日雨中58

上元次山公韵58

附:林思进《上元快晴,欲出无侣,酬庞孟两诗人见惠诗》58

上元再次山公韵寄怀香宋翁荣州59

雨夜检簏中得亡友周巨卿遗诗,泫然书此59

附:周巨卿遗诗60

金家沟拜墓作60

寒食书感60

送人往天彭山中61

健儿61

杂诗61

谿草62

呈铅山和尚62

春日东城登望作62

过城南,感花市旧游63

莺63

散帙63

游公园花树下坐睡作64

答桂少香,时桂方移居64

和香宋先生生疮64

九月九日南郊作,示同游65

菊叹65

瑮子66

江仲方生子赋贺66

秋日杂诗66

山腴先生五十初度,诗以寿之67

移居 以下二首新辑自《学衡》杂志,姑附于此68

觙公移居奉贺68

卷二 诗录二 起甲子,讫乙亥,凡十一年69

乱中元日立春感赋二首 甲子69

冯母张太夫人寿诗69

山公移居西御河沿,旧贡院侧也,赋此为贺70

寄赵迦德荣州70

凉雨偶成,即寄吴雨生奉天71

九日游故藩宫土山,次韵奉答哲生71

开岁九日,亚衡诸老招同吴萧赵李诸君,童子十二人游草堂,有诗督和,辄纪一章71

次韵奉答香宋先生72

附:赵熙《石帚书来却寄》72

龚向农先生五十寿诗72

题《湘绮楼诗集》乙丑作73

刘君73

桂湖杂诗十二首74

炳英回中江省父,写此寄之75

偕亚衡、培甫、仲仑、恺臣诸公游招觉寺竹林,诸君均有诗记事,适以俗冗不及嗣音。亚公见谓『酒食徵逐,饼师不暇唱渭城耶?』晨起自笑,聊赋解嘲76

雪中陪亚衡先生步自江楼,赋呈76

春雨和仲铭韵,并呈哲生仲和77

香宋先生写山题寄,次韵奉酬77

附:赵熙《为石帚写山题似》戊辰春作77

春日奉怀香宋先生荣州,因乞近诗78

题《湘绮楼集》,和香宋先生78

己巳人日讌集霜甘阁,赋和清寂先生78

奉和绍庭夫子二寿诗 己巳开岁四日79

晚泊傅家坝庚午80

傅家坝浅山80

眉州80

王渡81

青神晚泊81

平羌峡81

乌尤寺82

宿峨眉县82

伏虎寺82

千佛楼83

清音阁83

九老洞83

阎王?84

洗象池84

玉液泉旁有南宋刻石84

大坪85

洪椿坪阻雨85

将至卧云庵85

金顶86

双飞桥86

换岁86

香叶87

廿年二首87

饭馀88

萧然88

元日西园作88

早春晴日,炳英、培甫、屺怀见过,遂登西城,吟望有作89

挽刘鉴泉89

九日阻雨呈诸公89

壬申除夕90

璧山90

夔州91

巫山91

旅旧京赠黄晦闻91

新睡起偶述92

宗鲁去后戏寄代简92

秋晚奉怀山腴先生苏州三首甲戌92

宗鲁吾兄四旬生日93

春日奉答香宋先生93

旧稿和香宋先生韵94

和香宋先生韵三首94

野店95

赠王宏实校长之南京 乙亥96

《摩诃折柳图》为王宏实题二首96

酒集清寂翁斋中,送无量还都。是日微雪,念翁当有诗,赋以讯之,并柬无量97

同炯若、孔昭过清寂堂,次前韵97

无题五首97

除夕醉中作98

岁垂尽日,绍庭夫子令其子吴炜以《病夜诗》来属和,立成次韵一律98

卷三 诗录三 起丙子,讫己丑,凡十三年101

人日过草堂为伤兵所据,不得坐而还101

丙子四月二十三日,始谒香宋师于嘉州乌尤山中,感赋101

嘉州绝句四首102

次韵奉酬香宋先生乌尤见赠之作 丙子六月102

附:赵熙《喜庞石帚至》103

向觙公六十寿诗 丙子秋八月103

悲怀六首 丁丑夏103

宿苏坡桥感赋 为兰仪营葬地105

百花潭感旧,次炯若韵105

六月十一日携儿女泛舟西郊感忆105

元夜无月106

城南六首106

盆中活东107

赠唐倜风之川北二首107

雨脚二首108

久雨二首108

章太炎先生六十生日诗卷,为朱铎民题二首 戊寅八月109

石遗翁文卷,为铎民题109

题朱铎民《维摩室图》109

黄郎曲七首 嵌字七绝 戊寅110

郡斋课子图,为熊志韬题三首110

霜甘阁秋禊杂诗和清寂翁,十首 戊寅八月111

踏春112

苏桥五首己卯112

凉风114

醉中114

立秋前一夜雨115

立秋日答山公郫县115

怀人诗五首115

闻警 七夕前二日117

河湾视山公村居117

答山公河湾夜话之作118

喜炯若见过118

见客一首示炯若119

和香宋先生用《斗茶集》韵赋寄山公119

少咸过话留饮乡塾赋示119

过清波堰访少咸田舍感赋120

晚兴和山公韵120

岳家桥视向农寄庐二首120

山公于河湾得三孙,有诗属和,戏呈己卯秋121

戏题路金坡《登拂耳岩诗图》,为白生敦仁作121

落花八首122

庚辰春尽日作122

寄少咸123

夏日村居寄香宋先生荣州端阳前一日。庚辰123

得山公书却寄123

庚辰立秋日,依韵奉答清寂先生垂赠之作七月十二日124

为邵潭秋祖平题《虎邱山塘秋禊图》二首124

炯若归郫,赋寄125

答山腴九日见怀125

闻警次清寂韵二首125

辛巳元日过潮音寺赠夏斧斯峋126

开岁八日忆草堂旧游,率次前韵126

次韵和山公 辛巳元旦127

辛巳上元,寄怀香宋先生荣州,仍用前韵127

哭屺怀六月127

辛巳除日大雪128

次韵清寂先生除夕奉怀荣县之作129

附:林思进《除夕对雪,有怀尧翁》129

壬午元日雪中作130

沈曼匋刻小印见赠,报以二绝130

陈斠玄寄示近诗,复辱赠什,次韵130

癸未元日小雨,和培甫131

癸未元旦,和仲仑131

六月二十八日作,二首131

柴门132

题董寿平画册四首甲申秋133

题卫右真有恒游青城诗卷133

阅右真诗,因感青城古迹,再题一作『赋』二绝133

刘成禺寿诗代通一作133

岁暮寄怀香宋先生荣州134

少城六先生祠梅树,殆百年物,花时尝与诸人相羊其下,山公有诗。丧乱以来,颇有逝者,而梅亦被斫,顷承出示思旧之作,依韵率和 乙酉人日135

八月十一日闻喜感赋三首乙酉135

纪潦一作「苦雨』三首136

觙公七十生日,赋此为寿 丙戌136

《宋人百马图》为曾慎言题137

丙戌上巳修禊,主人有诗,依韵赋和137

丙戌暮春,香宋师来此看花,赋呈一首137

叔武花市之作,有郁怒不平之意,聊依韵奉广,并呈李二兄及屈、魏诸君138

易均室坠车伤肋,有诗纪事,依韵慰之138

咏史十首139

君恕招饮霁园图书馆,同坐十人,培甫有诗,依韵率和 丙戌除日140

哭香宋师三首戊子141

江头一首和叔武韵141

殷孟伦求题《结桂簃勘书图》142

守元赁居槐树街,十年前即宗鲁旧寓也,聊赋奉赠二首己丑142

阅报作143

送君143

挽李默宁树森144

挽曾通一二首144

卷四 诗录四 起庚寅,讫甲辰,凡十五年145

国庆恭祝二十韵145

庚寅孟冬,穆庵先生将之汉上就养,承示北山杂诗,盖避地雅州数年之作。凡羁旅登临、怀人抚事,一一忧愉之情,莫不在焉,字坚而响凝,思清而味永,殆所谓怨而不怒,婉而成章,愀乎风人之深旨也。余自客冬以还,心如眢井,忽覩高吟,可胜企羡,聊呈一律,但有愧叹而已146

慎言过谈,诵示与穆庵酬和之作,感念有作146

辛卯伏中寓重庆化龙桥,酷热不能寐,而凉席价贵,戏占一绝,属守元写寄叔武147

听圣瞻谈辛亥革命举义事,赋赠147

北京纪行八首 一九五六年七月147

寿吴雨僧宓七十 一九六三年九月148

烽烟四首149

暮春同培甫、宇康两兄过草堂三首149

题东坡像二首一九五九年150

过草堂偶感,戏作两绝句150

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赋此志感151

清明日病中作四首151

莫嗟二首152

新年养疴杂忆有作十首152

少咸老兄八十大庆,检箧中得檀香摺扇,其股刻有『寿考八月』字样,何其巧合,因附拙句奉上,聊侑一觞154

秋夜梦清寂翁,凄然有作二首154

秋夜叔武过谈155

苦睡155

霜鬓156

卷五 词录 起庚午,讫己丑,凡二十年157

木兰花慢 寿朱叔痴先生六十。庚午157

满江红 贺绍庭夫子七秩大寿。辛未夏五月157

减字木兰花 宾虹游蜀,将卜居焉,畏乱南归,写此遗余,山公题句,诧为第一本也。冬暇抚卷,因补此词。甲戌158

齐天乐 题朱少滨《黄山樵唱》,次仲仑韵158

扫花游 清明和少滨,用片玉韵159

翠楼吟 江楼送少滨先生还皖南,依白石韵。159

紫萸香慢 辛巳重阳,次蕙风韵160

惜红衣 辛巳初冬,访仲仑卢家堰沙河茅舍,本屺怀共居也。忆客夏与宗鲁连榻于此,尝有买山之约。裘葛甫更,而二君相次奄忽,邻笛凄风,可胜依黯。又峨眉师友适是日追悼二君,因次白石韵抒感,即示仲仑索和161

齐天乐 寿仲仑,即送其还井研。辛巳161

百字令 书香港近事,辛巳冬作162

木兰花慢 宗鲁殁于峨眉,奄忽二旬,倦枕寒宵,怆然成此。辛巳162

满庭芳 清明村舍作,次香宋师韵。壬午163

百字令 题季吾《和白石诗卷》163

台城路 吊前蜀主王建永陵。壬午164

蝶恋花164

水龙吟 秋夜闻雨165

念奴娇 壬午七夕165

高阳台 炸后重过少城酒楼,赋示同坐166

三姝媚 壬午送春,同孝章、君惠、君恕作166

前调 壬午暮春,次孝章韵167

摸鱼子《渌波春远图》,为沈渻葊慤题。壬午167

高阳台 酒集枕江楼,和沈紫曼祖棻韵。壬午168

减字木兰花 张衡芝筠遗画徵题。壬午168

祝英台近 题沈紫曼祖棻《涉江词》169

霜花腴 壬午重九,与客饮西郊。明日程千帆会昌、沈紫曼祖棻、刘君惠道和诸君出示新词,感音率和,不能成章169

烛影摇红 冬夜饮梁韵家,用梦窗韵,调清寂翁。壬午170

水龙吟 壬午除夕170

壶中天 癸未元旦立春作171

前调 寿词171

蝶恋花 和小山172

点绛唇173

百字令哀瑮173

卜算子 题朱寄尧《双松庵卷子》174

念奴娇 次韵和清寂翁174

虞美人175

清平乐萍175

减字木兰花 为曾通一题画,牡丹、野百合、荷花。乙酉175

前调 题于右任词卷176

前调 道旁逢猎徒偶纪176

双调望江南 畹秋索词,戏为赋此。丙戌嘉平176

虞美人177

点绛脣177

浣溪沙177

减兰178

金缕曲 丙戌除夕,醉中和山公韵178

高阳台 酒集佩声阁,山公屡索鄙词,率赋奉调179

相见欢 冬夕有赠179

采桑子 小除日戏纪180

三台令180

应天长 苦雨,清真韵。181

眼儿媚181

六幺令 己丑重阳,和清真韵,同清寂赋181

前调 己丑重阳,用清真韵再赋,戏呈培甫及诸同社182

齐天乐落叶182

燕山亭 昭觉寺藏丈雪禅师遗履,陈圆圆亲制也。敦仁约同赋183

高阳台 秋感,次山公韵。己丑184

浣溪沙 仲仑、励昭老兄嫂为箑甫与文筠结婚志喜184

附:联语挽沈绍九185

挽龚向农185

挽能观和尚 代同仁,和尚即程芝轩先生。乙巳正月185

又 代学生186

挽徐叔谈186

挽祝屺怀 辛巳六月186

又187

挽屺怀187

郭某移居187

挽朱某 其子为乡长。甲申188

挽大姐萧母庞太孺人甲申夏188

挽李亚衡戊寅188

代山东同乡挽吴子玉上将庚辰三月189

再拟189

挽谢升安 高等法院院长189

挽李哲生之父190

挽熊锦帆太翁保周代人作190

又190

□□将军寿 代作191

代拟挽□□先生191

再拟191

代人挽父192

代人挽王季侯192

又192

挽□□193

竹庄楹联193

某先生移居193

挽廖仲和之父代子骏194

卷六195

文录一195

四川公祭馀杭章先生文195

附:章先生遗嘱家人语197

四川各界公祭井研廖先生徵文启197

附“六译老人自赞198

成都龚向农先生墓志铭198

亡妻谢兰仪事略201

吴兴沈先生墓志铭202

附:丙子日记204

代沈丁昌先君行述205

李元甫先生墓表211

南川处士韦先生墓表212

大竹徐府君墓志铭214

前安县县长黄君墓志铭216

巴县彭太公墓表218

熊母高太夫人墓志铭220

周母廖孺人墓志铭222

书庄君慧孙事224

江北杨君哀辞 廿七年十月225

代人拟龙国桢先生六十寿序228

刘母张太夫人七旬晋六寿序231

潘母张太夫人七旬晋一寿序233

代吴炜拟成都县立中学增置校具碑记235

《吴游集》序236

《清寂词录》叙238

《庚辰春词》后序239

附:林思进来函241

前《师范大学同学录》叙并题辞241

卷七245

文录二245

上赵尧生先生书十七首245

又246

又247

又248

又248

又249

又250

又251

又252

又253

又253

又255

又255

又256

又257

又258

又259

附:赵熙来札260

又260

又262

又262

又263

又264

与林山腴先生书266

与章太炎先生书267

与向宗鲁书268

又270

又270

答向宗鲁书271

与向先侨书273

与《学衡》杂志274

又275

与吴雨生书275

又277

与省通志馆却聘书279

与乡人言修志笺280

与乡人书280

与赵荀龙书281

与四川省政府笺282

与周巨卿书 己未283

答楚侨284

与成珣女士书284

与道鹏宗兄书285

与德志学弟书286

与殷孟伦书286

与周虚白论诗书287

论孟东野诗答董玉阶289

与王利器笺292

与屈守元笺293

答周菊吾论李易安书294

又298

附:赵少咸跋语300

与王仲镛书 己卯301

答王文才论王荆公302

与王文才论学小简三则305

卷八307

文录三307

《齐诗》为孟子遗学证307

杨凤苞《与许青士书》注314

论吃菜事魔与墨家者流347

章太炎先生学术述略367

记成都龚向农先生373

跋晁刻《古文尚书》378

跋章太炎先生《指南针考》380

跋《国学论丛·王静安先生纪念号》383

附:王仲镛《致白敦仁函》386

跋《史通·品藻篇》387

论梁肃事387

跋东坡《王氏生日致语口号》388

跋顾亭林《与毛锦衔书》389

跋顾印伯与曾孝谷手札390

跋黄晦闻《折荷》诗391

评谭君《汉藏关系考》研究论文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