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杨莹洁【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杨莹洁
  • 万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278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杨莹洁(1911~2007)-生平事迹;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杨莹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生平简介1

临床经验7

一、医案8

(一)内科医案8

1.气虚外感8

2.湿热咳嗽10

3.恙虫过敏性哮喘11

4.气阴两虚之心悸12

5.湿热心悸14

6.禀赋不耐之胸闷15

7.气阴两虚之胸痹16

8.气阴两虚之嘈杂20

9.肾虚水泛之呕吐21

10.虚实夹杂之泄泻22

11.表虚不固之汗证24

12.气虚外感之头痛25

13.眩晕28

14.复发性口疮29

(二)儿科医案30

1.暑热感冒30

2.风寒化热之咳嗽31

3.寒热错杂之咳嗽32

4.哮喘33

5.胃脘痛35

6.脾虚肝旺之厌食36

7.伤食泄泻37

8.脾虚泄泻38

9.脾肾阳虚之泄泻兼目疾39

10.水肿40

11.胃阴不足之遗尿41

12.慢惊风阴寒格拒42

13.眩晕43

14.烂乳蛾44

15.鼻衄45

16.水痘46

17.土风疮47

(三)黄疸医案48

1.湿热黄疸149

2.湿热黄疸250

3.湿热黄疸351

4.湿热黄疸452

5.湿热黄疸554

6.湿热黄疸655

7.湿热伤阴56

8.黄疸兼表证157

9.黄疸兼表证259

10.黄疸兼表证360

11.阳明发黄61

12.少阳发黄63

13.少阳阳明同病164

14.少阳阳明同病265

15.湿热黄疸伴蛔虫症67

16.湿热黄疸伴血虚胁痛68

17.湿热黄疸伴面瘫69

18.阴黄170

19.阴黄272

20.阴黄373

21.阴黄伴肿胀175

22.阴黄伴肿胀277

23.单腹胀78

24.黄疸之寒热虚实转变80

25.慢性黄疸81

26.黄疸恢复期182

27.黄疸恢复期284

28.黄疸恢复期385

29.黄疸恢复期486

二、医话87

1.如何学好中医87

2.医学古籍的学习方法92

3.谈中医诊断95

4.诊脉及小儿指纹97

5.温法和补法的应用102

6.痰厥急救法105

7.《肘后备急方》学习体会106

8.医者意也107

9.治病求因108

10.谈医德医风110

三、常用独特方剂及药物111

(一)方剂111

1.养肝息风汤111

2.健胃糕、健胃糖浆112

3.肾虚腰痛药酒113

(二)药物113

1.五味子113

2.甘草113

3.花斑竹116

4.升麻116

学术思想119

一、宗《内经》辨治120

1.温病热之高低,乃阴阳之变化120

2.火热之辨,可分可合,当辨五行脏腑120

3.治痿者非独取阳明,还须滋补肝肾122

二、宗《伤寒》《金匮》辨治122

1.六经辨证乃外感病随证治疗之治则122

2.善治者治皮毛,病在太阳愈于太阳123

3.善用理中,异病同治125

三、宗温病辨治130

1.入营犹可透营转气130

2.湿温湿偏重者,必待化热而清130

3.暑温首辨热湿,论治侧重气分132

四、儿科疾病辨治134

1.脾胃之阴,重在清养134

2.麻疹论治,清轻疏透135

3.疳积论治,重在脾胃135

4.慢惊证治当辨虚实缓急,善后不拘温凉消补137

5.六淫外感,宜解表导滞,给邪以出路138

五、内妇杂病辨治139

1.燥热不寐,治以养阴清热139

2.湿热遏郁之带状疱疹,治以清热宣湿141

3.阴虚痹证,以育阴养液为主143

4.虚中夹热之血崩,补剂中适当加入苦寒凉血之品144

六、脾胃病辨治145

1.善用理中,温理脾阳145

2.阴寒格拒,分清缓急145

3.阳虚水泛,温药和之147

4.脾阴虚甘淡实脾,胃阴虚甘凉濡润147

5.胃脘结滞,古方奇效149

6.补后天之本,巧治目疾151

七、黄疸辨治152

1.湿热黄疸,六经辨治153

2.寒湿阴黄,温补脾肾154

3.恢复期辨治,健脾和中,养肝柔肝154

4.纷杂伴症,随症加减155

5.花斑竹治黄疸,湿热早期效佳156

6.辨体质以分虚实阴阳156

7.平肝之“平”乃阴阳平衡157

论著提要159

一、论文简介160

1.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体会(1980年)160

2.读张石顽治汪姓案的分析和体会(1982年)161

3.对“成都名医外传沈绍九”一文的意见(1982年)161

4.读《韩氏医通》记(1983年)162

5.读折肱漫录记(1985年)163

6.恙螨性哮喘治验(1986年)164

7.健儿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1987年)164

二、著作简介165

1.沈绍九医话(1975年)165

2.增补沈绍九医话(1995年)166

3.洁庐医学丛谈(1998年)167

学术年谱169

主要参考文献1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