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 话题、述题和话语分析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周国光,潘玉雯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5360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汉语-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 话题、述题和话语分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关于话题的研究1
1.2 已有的研究和认识2
1.3 存在的问题和疑问3
1.4 语段、语篇与话题研究4
1.5 语段话题研究的必然性8
1.6 关于本书的研究9
第二章 语段话题及其定义12
2.1 “话题”的一般理解和语段话题12
2.2 话题和语段的对应关系15
2.3 关于“所指”的理解16
2.4 语段话题的特点20
2.5 语段话题的提炼24
2.5.1 直接提取法26
2.5.2 间接提炼法28
2.5.3 关于确定话题的方法的讨论33
2.5.4 关于基准句的补充说明34
第三章 语段话题的分类36
3.1 显性话题和隐性话题36
3.1.1 显性话题36
3.1.2 隐性话题39
3.2 具体性话题、含糊性话题和过渡性话题40
3.3 实际运用中的选择43
第四章 语段述题及其分类44
4.1 述题的性质和相关的研究44
4.1.1 述题的性质44
4.1.2 有关述题的研究45
4.2 述题的类型46
4.2.1 内涵述题46
4.2.2 相关述题48
第五章 语段话题与述题55
5.1 引言55
5.2 话题和述题之间的关系55
5.2.1 语段话题对述题有一定的控制性55
5.2.2 语段述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60
5.3 语段话题与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66
5.3.1 主体—细节关系66
5.3.2 整体—部分关系69
5.3.3 上位—下位关系70
5.3.4 基点—顺延关系72
5.3.5 实体—联想关系73
5.3.6 结果—原因关系74
5.4 述题间的关系75
第六章 语段话题—述题的外部机制78
6.1 相关的几个概念78
6.2 话题间的基本关系79
6.2.1 话题转换79
6.2.2 话题迁移80
6.3 话题间的变换关系84
6.3.1 变换关系一84
6.3.2 变换关系二、三85
6.4 话题间关系的研究意义89
6.5 思考和途径91
第七章 现代汉语讨论型语段论析93
7.1 现代汉语讨论型语段的结构要素93
7.1.1 讨论型语段的结构要素93
7.1.2 讨论型语段的表达主旨94
7.1.3 讨论型语段的话题和述题97
7.2 讨论型语段的类型、结构及功能102
7.2.1 商议型讨论语段102
7.2.2 驳斥型讨论语段105
7.2.3 论辩型讨论语段108
7.3 讨论型语段的功能111
第八章 话语手段和话语策略114
8.1 话语中的蕴涵和复现114
8.2 话语中的隐标和示标118
8.3 话语中的提示和信息的引发125
8.4 小结130
第九章 请求话语中的“铺垫”策略131
9.1 关于“铺垫”和“请求”131
9.2 “请求”的性质、分类和构成132
9.2.1 什么是“请求”132
9.2.2 请求的分类133
9.2.3 “请求”和请求话语的要素135
9.2.4 请求话语的构成138
9.3 请求话语中的铺垫141
9.3.1 关于铺垫141
9.3.2 铺垫的功能和作用142
9.3.3 铺垫的语用理据分析144
9.3.4 请求行为的难易度146
9.4 铺垫的手段146
9.4.1 试探147
9.4.2 套近乎152
9.4.3 寒暄164
9.4.4 恭维176
9.4.5 体谅185
9.4.6 许诺188
9.4.7 道歉189
9.4.8 释因190
9.4.9 暗示195
9.5 铺垫手段的综合运用205
第十章 话语手段和语义变异209
10.1 引言209
10.2 话语手段和语义过滤209
10.3 话语手段和语义相似215
10.4 话语手段和语义并联216
10.5 小结220
第十一章 语音手段和话语表达221
11.1 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221
11.2 语音的表达功能222
11.3 语音在表达中的变化223
11.4 语音表达的要素225
11.5 语音表达手段227
11.6 语音表达研究236
附录 语料用例出处标注说明238
参考文献241
后记243
热门推荐
- 3136678.html
- 1580786.html
- 123239.html
- 2484255.html
- 1339470.html
- 3146562.html
- 3909267.html
- 1046686.html
- 3526122.html
- 2400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1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6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6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1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8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3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3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