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才评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郑其绪等著 著
- 出版社: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61936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人才-评价-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才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管理的核心——人才评价的地位1
第一节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
一、闭合性2
二、扁平化3
三、柔性化4
四、学习型6
五、无为型8
六、跨文化10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13
一、传统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13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15
第三节 人才评价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26
一、人才评价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26
二、人才评价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27
三、人才评价是建立现代管理机制的灵魂30
四、管理机制的运作模型34
第二章 历史的回溯——人才评价的沿革38
第一节 我国人才评价的历史38
一、我国历史上人才评价的标准39
二、我国历史上人才评价的方法51
三、人才评价的组织保障57
第二节 国外人才评价的发展历史与现状59
一、西方人才评价的历史发展59
二、人才评价在各国的现状62
三、各国的人才评价方式64
第三节 我国人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66
一、我国现代人才评价的发展历程66
二、我国人才评价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71
三、我国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74
四、我国人才评价工作的发展方向79
第三章 实践的基石——人才评价的理论依据84
第一节 人才的动态性84
一、差异的永恒性85
二、变化的永恒性97
第二节 事物的可测性109
一、可测的三要素109
二、心理的可测性113
第三节 思维的模糊性117
一、人类思维演进的三个阶段117
二、模糊思维的客观性及科学性120
三、模糊思维的特征123
第四节 方法的科学性126
一、模糊思维的运用126
二、数学方法的应用129
第五节 实践的有效性138
一、结果与现实的一致性138
二、定性与定量的互依性139
三、测量与评定的互补性141
第四章 价值的定位——人才评价基本指标的结构146
第一节 人才的价值原理146
一、价值原理及人才价值147
二、人才升值的必然性150
第二节 人才的价值特征155
一、潜显并存155
二、真假相伴157
三、因变而异159
四、自我增值161
第三节 才能的表现形式164
一、才能潜显式164
二、才能递进式167
第四节 人才评价的基本指标171
一、人才评价的基本指标171
二、对现行人才评价基本指标的修正181
第五章 本质行为的提炼——评价要素的设计184
第一节 要素及其作用184
一、要素与要素体系184
二、要素的作用186
第二节 要素设计的基本原则197
一、体现本质行为原则197
二、不相关原则203
三、适度性原则205
四、通俗性原则207
第三节 要素设计的一般程序211
一、工作分析211
二、要素精简216
三、中试完善216
四、总结定型219
第四节 要素的精简220
一、要素精简的目的220
二、要素精简的方法223
第六章 评价的尺度——人才评价标准的确定238
第一节 标准及其编制原则238
一、评价标准的概念238
二、标准编制的原则240
三、标准编制中的注意事项242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分类244
一、直接量化式标准244
二、间接量化式标准250
第三节 评价标准的编制262
一、企业人才评价标准编制的一般程序262
二、评价标准编制的一般格式和技巧265
第七章 信息的整合——人才评价的数据处理270
第一节 加权及权值的确定270
一、加权的概念及类型270
二、权值确定的原则274
三、确定权值的方法276
四、加权的误区278
第二节 评价结果的处理281
一、要素加权法282
二、模糊综合评判法283
三、相似优先比法287
第三节 评价误差的调整290
一、加权法291
二、平衡系数调整法291
三、理论指导法292
第八章 结论的呈现——人才评价结果的显示方式298
第一节 评价结果的显示形式299
一、文字形式299
二、数字形式301
三、侧面图形式306
第二节 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316
一、组织的外部环境316
二、组织的内部环境319
三、评价的组织者320
四、参评人群体321
五、评价体系323
六、被评价对象325
第三节 评价信度和评价效度的鉴定325
一、评价信度的鉴定326
二、评价效度的鉴定334
三、信度和效度的关系338
第九章 走向完美——人才评价的技艺340
第一节 评价周期与时机的确定342
一、才能显示的客观规律343
二、评价周期的确定344
三、评价时机的确定346
四、评价时机与评价周期的关系348
第二节 参评人群体的选择348
一、参评人群体的组成349
二、参评人群体的素质要求353
三、参评人群体的数量354
四、参评人群体的结构355
第三节 评价方式的选择356
一、人才评价的一般程序357
二、选择评价方式中的技术360
第四节 关于离散度问题的再认识363
一、离散度的数学解释363
二、离散度的人文应用364
三、对离散度的客观认识365
第五节 评价信息的筛选371
一、直观法372
二、数学计算法373
第六节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互依性分析373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374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375
三、定性与定量评价关系的把握377
四、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互依性把握379
第七节 人才评价专门化383
一、建立人才评价机构的必要性384
二、人才评价机构的建立与运行387
第八节 人才评价的职业道德390
一、责任感391
二、目的性393
三、自制力394
四、亲和心395
后记399
热门推荐
- 340223.html
- 1216902.html
- 866559.html
- 2575606.html
- 2372610.html
- 443769.html
- 427159.html
- 3615308.html
- 365006.html
- 3212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8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6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3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9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9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7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1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0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1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