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下
  • 缪鸿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5423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317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11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篇 康复医学中的症状治疗1143

第一章 疼痛 缪鸿石1155

第一节 疼痛的定义1155

第二节 痛的分类1155

第三节 痛的病理生理和治疗原理1155

一、痛传导的古典和现代通路1155

二、痛的模型1156

三、外周机制1156

四、背角传入1160

五、后角神经元1160

六、丘脑皮质投射1161

七、痛的调控1161

第四节 痛的理论1163

一、感觉交叉理论1163

二、闸门控制理论1164

三、心理行为理论1166

第五节 疼痛的临床与康复评定1166

一、疼痛的评定方法1166

二、对疼痛评定方法的要求1166

三、间接评定法1167

四、直接评定法1168

五、神经系统不同水平损伤时引起的疼痛的评定1176

第六节 疼痛的临床与康复治疗1176

一、药物治疗1177

二、针刺1179

三、神经阻滞1180

四、物理方法1186

五、神经外科治疗1188

第二章 痉挛 汪家琮 周红俊1189

第一节 定义1189

第二节 常见原因1189

第三节 痉挛发生的生理基础1189

一、γ环路1190

二、肌张力1190

三、随意的肌肉收缩1190

四、牵张反射1190

五、屈肌反射1190

六、对侧伸肌反射1190

七、痉挛的原因1190

第四节 痉挛的病理生理1190

一、伸肌及其协同肌痉挛的可能机制1192

二、屈肌痉挛可能的机制1193

三、与姿势变化有关的痉挛的可能机制1194

第五节 临床与康复评定1194

一、肌张力过高的鉴别1194

二、痉挛与挛缩的鉴别1195

三、痉挛的非仪器评定1195

四、痉挛的仪器评定1196

第六节 痉挛的治疗1198

一、运动疗法和其他物理疗法1198

二、药物1199

三、苯酚阻滞疗法1200

四、直肠电刺激1206

五、手术1207

第三章 挛缩 吴宗耀1209

第一节 肩关节1209

第二节 肘关节1210

第三节 腕与手1210

第四节 髋关节1210

第五节 膝关节1211

第六节 踝与足1212

第四章 共济失调 缪鸿石1215

第一节 定义1215

第二节 类型、病灶和病因1215

第三节 表现和各型特点1215

一、常见表现1215

二、各型特点1216

第四节 发病机制1216

一、深感觉型1216

二、小脑型1217

三、前庭型1217

四、额叶型1218

第五节 共济失调的评定1218

一、协调与平衡的评定1218

二、鉴别诊断1218

第六节 共济失调的治疗1219

一、治疗目的1219

二、治疗的一些原则1220

三、治疗的方法1220

第五章 手足徐动 缪鸿石1224

第一节 定义1224

第二节 病因1224

第三节 表现1224

第四节 发病机制1224

第五节 手足徐动的评定1225

一、上肢常见的运动型式1225

二、下肢常见的运动型式1225

三、运动控制困难的表现1225

第六节 手足徐动的治疗1227

一、治疗的目的1227

二、治疗的方法1227

第六章 记忆障碍 缪鸿石1230

第一节 记忆的定义1230

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1230

一、识记1230

二、存储和巩固1230

三、再认1230

四、再现1230

第三节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1230

第四节 记忆的种类1231

第五节 遗忘1232

第六节 记忆的脑功能定位1232

一、大脑联合皮质1232

二、海马1232

三、记忆的神经回路1232

四、左、右大脑半球的记忆特征1232

第七节 记忆的机制1233

一、神经生理机制1233

二、神经生化机制1233

三、神经解剖机制1234

四、物理机制1234

第八节 记忆功能的评定1234

一、韦氏记忆量表1234

二、记忆单项能力测定1234

三、Rivetmead行为记忆试验1234

四、老年记忆障碍的评定1236

第九节 记忆障碍的治疗1236

一、记忆再训练的方法1237

第七章 注意障碍 缪鸿石1241

第一节 定义1241

第二节 注意的类型1241

第三节 注意的模型1241

第四节 注意的脑功能定位1241

第五节 注意障碍的评定1242

一、视跟踪和辨别1242

二、数或词的辨别1242

三、听跟踪1243

四、听辨认1243

第六节 注意障碍的治疗1243

一、猜测游戏1243

二、删除作业1243

三、时间感1244

四、数目顺序1244

五、代币法1244

六、与行为疗法中的代币法相结合的注意训练1244

第八章 思维障碍 缪鸿石1246

第一节 思维的定义1246

第二节 思维的分类1246

一、从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式分类1246

二、从思维活动所依赖的一些活动基础分类1246

三、另一些相对独立的思维活动1247

第三节 思维的脑功能定位1247

第四节 思维的评定1247

一、集中或求同思维的评定1247

二、分散或求异思维的评定1248

三、多过程思维的评定1248

四、归纳推理的评定1249

五、演绎推理的评定1249

第五章 思维障碍的治疗1249

一、分别训练1249

二、综合训练1249

附 解决问题训练作业的实际示例1253

第九章 失认症 缪鸿石1257

第一节 定义1257

第二节 种类和病灶1257

第三节 失认症的评定1258

一、体象障碍的评定1258

二、空间关系障碍1261

三、失认症1263

第四节 失认症的治疗1264

一、治疗方法概述1265

二、体象障碍的治疗1266

三、空间关系紊乱的治疗1268

四、失认症的治疗1270

五、计算机的应用1271

第十章 失用症 缪鸿石1150

第一节 定义1272

第二节 分类和病灶1272

第三节 失用症的评定1272

一、意念运动性反失用1272

二、意念失用1273

三、结构性失用1274

四、穿衣失用1275

五、步行失用1276

第四节 失用症的治疗1276

一、意念运动性失用的治疗1276

二、意念失用的治疗1276

三、结构性失用的治疗1276

四、穿衣失用的治疗1276

五、步行失用的治疗1277

第十一章 焦虑 缪鸿石1278

第一节 康复评定1278

第二节 康复评定1278

一、心理治疗1280

二、药物治疗1280

第十二章 抑郁 薛桂荣1282

第一节 抑郁的常见类型1282

一、抑郁性神经症1282

二、反应性抑郁1282

三、重型抑郁症1283

第二节 鉴别与评定1283

一、鉴别1283

二、评定1283

第三节 治疗1286

一、心理治疗1286

二、药物治疗1286

第十三章 压疮 汪家琮 周红俊1287

第一节 压疮发生的原因1287

第二节 压疮的预防1287

第三节 压疮的分级1290

第四节 压疮的并发症1290

第五节 压疮的好发部位1290

第六节 压疮的治疗1291

一、压疮的保守治疗1291

二、压疮的手术治疗1291

第十四章 深静脉血栓形成 汪家琮 周红俊1293

第一节 辅助检查1293

第二节 治疗1293

第十五章 异位骨化 汪家琮 周红俊1294

第十六章 骨质疏松症 徐衡 张云1295

第一节 骨质疏松的临床与康复评定1299

一、一般筛查1299

二、实验室检查1299

三、非侵入性检查1300

四、对有骨质疏松危险患者的评定1300

五、对已有骨质疏松或骨折患者的评定1300

六、对有背痛的骨质疏松患者的评定1301

第二节 骨质疏松的防治1301

一、预防1301

二、治疗1302

第十七章 吞咽困难 缪鸿石1308

第一节 定义1308

第二节 病因1308

第三节 发病机制1308

第四节 分类1309

第五节 临床和康复评定1310

第六节 治疗1310

一、治疗目的1310

二、方法1310

第十八章 排尿障碍 徐祖豫1312

第一节 泌尿系解剖生理1312

一、膀胱输尿管返流1312

二、排尿反射的控制1312

三、下尿路的神经药理1313

第二节 病因1314

第三节 临床和康复评定1315

一、病史、体检的要点1315

二、实验室、影象等检查1316

三、尿流动力学检查1317

四、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分类1321

五、泌尿路损伤及尿流改道相当于整个人损伤的百分数的评定1321

六、泌尿系综合评定1322

第四节 康复治疗1322

一、非手术治疗1322

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1326

三、康复工程处理1326

四、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合并症的治疗1327

五、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之泌尿系处理要点1327

第十九章 排便障碍 周红俊1330

第一节 脊髓损伤后排便障碍的表现1330

第二节 排便障碍的评定1331

第三节 排便障碍的治疗1331

第二十章 性功能障碍 徐祖豫1334

第一节 临床常见的性功能障碍1334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1334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1335

第二节 病因及病理生理1335

一、脑性及精神性1335

二、脊髓损伤1336

三、内分泌疾病1336

四、药物影响1336

五、血管性疾病1337

六、全身性疾病1337

七、外科手术1337

八、心理性1337

第三节 临床与康复评定1337

一、一般临床检查1337

二、精神心理测试1338

三、电生理测试1339

四、药物致勃起试验1339

五、阴茎血流测定1339

第四节 康复治疗1340

一、性行为治疗1340

二、药物治疗1340

三、针灸1341

四、阴茎海绵体注射1341

五、真空负压辅助勃起1341

六、阴茎假体植入1341

七、手术治疗1342

八、射精障碍的治疗1342

九、心理治疗1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