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5393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一、什么是哲学3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5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5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5
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5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6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6
一、意识的起源6
二、意识的本质7
三、意识的作用7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7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8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8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8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8
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8
一、质量互变规律8
二、对立统一规律9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0
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0
第四章 实践、认识、真理12
第一节 实践和认识12
一、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2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2
第二节 认识和真理13
一、真理及其属性13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14
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15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5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5
二、社会存在15
三、社会意识15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6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7
第三节 阶级、国家、革命17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17
二、国家和革命18
第四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9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9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19
三、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19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
一、练习题20
二、参考答案23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31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1
一、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1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2
三、关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32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3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33
二、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3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35
一、关于科教兴国战略35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35
三、关于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36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7
一、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37
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41
三、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4
四、关于政府如何适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4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49
一、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9
二、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新的收入分配方式,是收入分配方式新的突破50
三、关于在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51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53
一、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53
二、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53
三、关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53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54
一、练习题54
二、参考答案59
第三部分 法律67
第一章 法理学67
一、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67
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67
三、法的制定68
四、法的实施68
第二章 宪法70
一、宪法的基本理论70
二、国家性质70
三、经济制度71
四、国家形式72
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2
六、国家机构73
第三章 行政法75
一、行政法概述75
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75
三、行政行为概述76
四、抽象行政行为77
五、具体行政行为77
六、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78
七、行政程序79
八、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79
九、行政赔偿79
十、行政复议80
十一、行政诉讼80
第四章 刑法82
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82
二、犯罪的本质和概念82
三、犯罪构成82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83
五、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83
六、共同犯罪83
七、单位犯罪83
八、刑罚的概念和目的84
九、刑罚的种类84
十、刑罚的具体适用84
十一、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85
第五章 民法86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86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86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86
四、物权与所有权86
五、债权87
六、知识产权87
七、人身权87
八、财产继承权87
九、民事责任88
十、诉讼时效88
第六章 经济法89
一、经济法总论89
二、经济组织法89
三、市场管理法90
四、宏观调控法91
五、社会保障法91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91
一、练习题91
二、参考答案109
第四部分 行政管理123
第一章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123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涵义和作用123
一、政府职能的涵义123
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123
三、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124
第二节 政府职能体系124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124
二、政府的层级职能125
三、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125
第三节 政府职能转变126
一、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126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127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128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129
第一节 政府机构概述129
一、政府机构的涵义129
二、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129
三、机构编制管理130
第二节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130
一、职能优先原则130
二、完整统一原则130
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131
四、权责一致的原则131
五、精简与效能的原则131
六、依法设置原则131
第三节 政府机构改革131
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131
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132
三、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目标与原则132
第四节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133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133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情况134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136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特色136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136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136
第二节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137
一、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内涵137
二、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内涵137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137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138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范围及国家公务员的义务、权利138
二、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138
三、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139
四、国家公务员奖励制度139
五、国家公务员纪律与行政处分制度140
六、我国公务员培训、交流、回避制度141
七、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142
八、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制度142
九、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143
第四章 行政领导144
第一节 行政领导体制144
一、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144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首长负责制145
第二节 行政领导及其职务的升降146
一、我国现行的行政领导职务系列146
二、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147
三、行政领导职务升降148
四、行政领导职务的任免150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151
第一节 行政决策151
一、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151
二、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的架构151
第二节 行政执行152
一、行政执行的层级、手段152
二、行政执行的环节152
第三节 行政监督153
一、加强依法监督的重要性153
二、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153
三、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154
第四节 行政协调155
一、行政协调的涵义与作用155
二、行政协调的类型及其机制155
三、行政协调的前提条件156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57
一、练习题157
二、参考答案162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167
第一章 写作基础知识167
第一节 主题与材料167
第二节 结构、表达方式与语言167
第三节 常用基本文体写作方法168
一、记叙文体168
二、议论文体168
三、说明文体168
第二章 公文概述170
第一节 公文的特点与功能170
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170
一、公文的分类170
二、通用公文的文种170
第三节 公文文体与结构171
一、公文文体171
二、公文的结构174
第四节 公文的格式与稿本174
一、公文格式174
二、公文稿本174
第三章 公文写作要则175
第一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175
第二节 行文规则175
一、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175
二、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175
第三节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176
第四节 公文写作程序177
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177
二、撰拟文稿177
三、审核修改177
第四章 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178
第一节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178
第二节 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撰写178
一、通知178
二、通报179
三、批复179
第三节 请示、报告的撰写180
一、请示180
二、工作报告180
第四节 函、会议纪要的撰写180
第五章 公文处理181
第一节 概述181
第二节 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181
一、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181
二、收文办理活动方法要点181
三、收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183
第三节 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183
一、发文处理的一般过程183
二、发文办理活动的方法要点183
三、发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183
第四节 办毕公文的处置183
公文写作文例184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10
一、练习题210
二、参考答案216
第六部分 模拟测试221
模拟试题(一)221
模拟试题(二)230
模拟试题(三)238
模拟试题(四)247
模拟试题(五)255
模拟试题(六)263
模拟试题(七)271
模拟试题(八)280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试题288
附录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304
热门推荐
- 1944106.html
- 1876342.html
- 2222812.html
- 2785334.html
- 3309407.html
- 1584576.html
- 1353981.html
- 908187.html
- 2579432.html
- 269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2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9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5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2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9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