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马维和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165294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研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1
第一节 信息1
一、信息的含义1
二、信息的特征5
三、信息的产生和形态6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8
一、技术8
二、信息技术9
三、课程11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3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条件16
一、观念转变是“整合”的先导条件16
二、技术熟练是“整合”的必要条件16
三、资源丰富是“整合”的重要条件17
四、硬件可行是“整合”的基本条件17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作用18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8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19
三、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关键22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习带来的影响22
一、学习内容23
二、学生23
三、教师25
四、学习媒体28
第六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发展阶段29
一、计算机辅助学习29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0
三、概念的发展阶段30
四、核心内涵的转变31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33
第一节 学习33
一、经验中的学习概念33
二、各种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33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4
一、关于学习的含义35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36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思想36
四、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40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设计43
第三节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45
一、有意义学习的含义45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46
三、意义的同化46
四、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48
五、接受学习49
六、主导——主体学习理论50
第四节 多元智能理论51
一、人类智能的定义52
二、八种智能简介52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54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影响55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57
一、罗杰斯的基本观点57
二、马斯洛的基本观点58
三、评价61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环境63
第一节 信息化学习系统的基本要素63
一、学习材料的信息化特征63
二、教师的信息化特征64
三、学习者的信息化特征64
四、学习过程的信息化特征64
第二节 信息化学习系统类型64
一、投影(多媒体)教室65
二、多媒体网络教室66
三、学科学习资源开发中心67
四、校园网络互动学习平台67
五、网络教务管理系统68
六、网络课程开发工具70
七、学习资源管理系统71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73
第一节 信息化学习设计概述73
一、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74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75
三、设计学习任务76
四、学习情境设计78
五、学习资源设计80
六、自主学习设计81
七、协作学习设计82
八、学习策略设计82
九、管理与帮助设计83
十、学习评价设计83
第二节 信息化学习设计方案的编写84
一、学习设计方案编写格式84
二、学习设计方案范例89
第三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计90
一、信息化学习策略综述90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92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95
第四节 信息化学习的评估98
一、有效的信息化课堂学习98
二、信息化课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01
三、面向学习过程的档案袋评估方法108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模式117
第一节 学习模式概述117
一、学习目标117
二、学习过程的复杂性118
三、学生的特点118
第二节 整合模式设计的原则119
一、整合性原则119
二、实效性原则119
三、协助性原则119
四、自主性原则120
五、协作性原则120
第三节 整合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方法121
一、讲授型方法121
二、个别辅导方法123
三、操练与练习125
四、讨论学习方法126
五、协作学习127
六、头脑风暴学习131
七、协作调查学习132
八、基于资源的学习133
九、支架式学习134
十、抛锚式学习136
十一、随机进入学习138
十二、游戏化学习139
第四节 整合的探究式学习模式143
一、探究式学习的特点144
二、探究式学习的条件145
三、师生共同探究式学习模式147
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152
五、协作探究式学习模式156
六、三种学习模式的交叉混合运用161
七、模式实施过程中有关学生探究能力评价表的设计167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定位170
一、教师要把握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要义170
二、教师要把握学习技术与媒体的应用171
三、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有正确的认识173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177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177
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177
二、师生主导、主体地位理解的误区177
三、对学习资源认识的误区178
四、对课程整合的认识误区178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议179
一、要以先进的学与教理论为指导179
二、要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179
三、要重视资源建设180
四、重视评价180
第八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181
第一节 打破传统转变思想181
一、适当打破课堂的常规限制、促进单元整合181
二、从对整合的形式转向对学与教效果的关注182
三、从公开示范课到日常常态课的转变183
四、从绝对主导到“主导—主体”的转变184
五、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185
第二节 学生观学习观的转变185
一、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185
二、从关注知识的传授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转变186
三、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187
四、校本资源的积累与建设187
五、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187
附录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测试题189
附录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设计评价表205
附录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问卷207
参考文献213
热门推荐
- 1182933.html
- 1982111.html
- 1048900.html
- 1494636.html
- 3230198.html
- 942958.html
- 3525112.html
- 2707991.html
- 1088564.html
- 906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9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1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6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2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0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3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