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钣金技术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钣金技术手册
  • 王兵主编;顾齐志,林莉,沈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4001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钣金工-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钣金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钣金识图与作图1

1.1 钣金几何作图基础1

1.1.1 投影基础1

1.1.1.1 投影的基本概念1

1.1.1.2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3

1.1.1.3 基本的视图与尺寸标注6

1.1.1.4 立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分析10

1.1.1.5 轴侧图的概念14

1.1.2 识图基础18

1.1.2.1 基本视图19

1.1.2.2 局部视图20

1.1.2.3 斜视图20

1.1.2.4 剖视图21

1.1.2.5 剖面图25

1.1.2.6 其他表达方法26

1.1.3 钣金几何作图27

1.1.3.1 钣金作图基本工具27

1.1.3.2 图线的规范画法31

1.1.3.3 作图方法33

1.2 读图思维基础和思维方法52

1.2.1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52

1.2.2 钣金读图的思维方法58

1.2.2.1 钣金图样的识图方法58

1.2.2.2 视图的审核62

1.2.2.3 管路图的识读方法66

1.3 构件表面结合线的绘制和识读69

1.3.1 相贯体交线的绘制与识读69

1.3.1.1 相贯线的性质与特点69

1.3.1.2 两曲面体组合投影75

1.3.1.3 相贯体交线的求作76

1.3.2 切割体的绘制与识读79

1.3.2.1 平面立体被平面切割79

1.3.2.2 圆柱被平面切割81

1.3.2.3 圆锥被平面切割82

1.3.2.4 球被平面切割83

第2章 钣金展开技术84

2.1 钣金展开的工艺处理84

2.1.1 表面素线的分布规律85

2.1.1.1 直线面素线的分布规律85

2.1.1.2 曲线面曲线的分布规律87

2.1.1.3 螺旋面螺线分布的规律89

2.1.2 表面曲线可展性分析91

2.1.2.1 可展表面91

2.1.2.2 不可展表面93

2.1.2.3 构件表面尽量用可展曲面构造93

2.1.3 表面展开的基本方法101

2.1.3.1 平行线展开法101

2.1.3.2 放射线展开法102

2.1.3.3 三角形展开法103

2.1.3.4 用平行线法和放射线法求作不可展曲面的展开107

2.2 展开实长与实形的求法109

2.2.1 旋转法109

2.2.1.1 旋转法求实长的原理109

2.2.1.2 旋转法求实长的作法110

2.2.2 直角三角形法111

2.2.2.1 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的原理111

2.2.2.2 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示例111

2.2.3 直角梯形法112

2.2.3.1 直角梯形法求实长的原理112

2.2.3.2 直角梯形法求实长的方法113

2.2.4 辅助投影面法113

2.2.4.1 辅助投影面法的基本原理113

2.2.4.2 辅助投影面法求实长示例114

2.2.5 二次换面法114

2.2.5.1 二次换面法原理114

2.2.5.2 二次换面法应用示例115

2.3 计算法展开116

2.3.1 平面构件计算展开116

2.3.2 曲面构件计算展开121

第3章 钣金展开的计算基础122

3.1 计算基础122

3.1.1 常用坐标系122

3.1.1.1 平面直角坐标系122

3.1.1.2 平面极坐标系122

3.1.1.3 坐标转换123

3.1.2 直线实长和两平面间夹角的计算124

3.1.2.1 直线实长的计算124

3.1.2.2 两平面间夹角的计算125

3.1.3 圆的计算126

3.1.4 椭圆的计算127

3.1.4.1 椭圆弧长的近似计算127

3.1.4.2 椭圆周长的精确计算128

3.1.4.3 椭圆周长的近似计算129

3.1.4.4 椭圆周长的弦长逼近129

3.1.5 其他几何图形面积与体积的计算129

3.1.5.1 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129

3.1.5.2 几何图形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132

3.1.5.3 各种压延件的表面积计算135

3.1.5.4 常用压延件的坯料直径计算136

3.2 程编计算138

3.2.1 程编计算公式法展开138

3.2.2 计算器的程编计算应用140

3.2.3 钣金展开中程编计算的应用144

3.2.3.1 图解法展开144

3.2.3.2 程编计算公式法展开146

3.3 各种构件的展开计算应用148

3.3.1 圆锥体和棱锥体展开计算148

3.3.1.1 圆锥的展开计算148

3.3.1.2 棱锥的展开计算163

3.3.2 三通与弯头的展开计算174

3.3.2.1 三通的展开计算174

3.3.2.2 弯头的展开计算185

3.3.3 异形构件的展开计算191

3.3.3.1 上下口扭转方锥接头的展开计算191

3.3.3.2 正圆顶方底的展开计算193

3.3.3.3 圆方偏心过渡连接管的展开计算195

3.3.4 曲面和封头的展开计算199

3.3.4.1 球面分块的展开计算199

3.3.4.2 球体封头的展开计算200

3.3.4.3 封头的展开计算202

第4章 放样施工图样与技术205

4.1 放样基准与样板和样杆的制作205

4.1.1 放样基准205

4.1.1.1 放样基准205

4.1.1.2 基准线划法及要求206

4.1.2 样板与样杆的制作207

4.1.2.1 样板与样杆的制作工艺207

4.1.2.2 样板的制作207

4.1.2.3 样杆的制作209

4.1.2.4 样板符号210

4.2 放样施工准备210

4.2.1 钣金材质检验211

4.2.1.1 材质检验标准211

4.2.1.2 材质检验211

4.2.2 钣金形状矫正215

4.2.2.1 矫正的原理与要求215

4.2.2.2 矫正类型及状态216

4.2.2.3 矫正工艺方法220

4.3 放样施工工艺236

4.3.1 放样图及其应用236

4.3.1.1 放样图绘制236

4.3.1.2 放样图结构处理237

4.3.1.3 放样图的作用239

4.3.2 放样程序与过程239

4.3.2.1 放样前准备240

4.3.2.2 放样过程确定240

4.3.2.3 放样尺寸确定244

4.3.2.4 放样允许误差245

4.4 放样号料技术246

4.4.1 划线号料程序246

4.4.1.1 号料前准备246

4.4.1.2 号料操作要求247

4.4.1.3 号料后处理要求248

4.4.2 号料技术方法248

4.4.2.1 板材号料技巧248

4.4.2.2 型钢号料方法250

4.4.2.3 二次号料及误差251

4.4.3 型钢切口号料252

4.4.3.1 角钢弯曲切口号料252

4.4.3.2 槽钢弯曲切口号料254

4.5 典型钣金件放样技术255

4.5.1 板壳类构件的放样255

4.5.1.1 侧板和蜗板展开放样257

4.5.1.2 进风口展开放样259

4.5.1.3 其他件放样制作260

4.5.2 容器类构件的放样260

4.5.2.1 放样工艺分析260

4.5.2.2 集粉装置放样过程261

4.5.2.3 四节 弯管的放样过程263

4.5.3 支架类构件的放样265

4.5.3.1 管道支架施工图样分析265

4.5.3.2 放样工艺过程266

第5章 钣金下料技术269

5.1 钣金下料的工艺基础269

5.1.1 下料常用设备269

5.1.1.1 压力机269

5.1.1.2 剪板机271

5.1.1.3 其他设备272

5.1.2 板厚的处理272

5.1.2.1 接口放加工余量272

5.1.2.2 板厚处理282

5.1.3 合理用料288

5.1.3.1 坯料尺寸的确定288

5.1.3.2 样板的制作289

5.1.3.3 合理用料291

5.2 钣金下料的方法293

5.2.1 剪切下料293

5.2.1.1 手工剪切294

5.2.1.2 机械剪切302

5.2.2 铣切下料305

5.2.3 锯切下料310

5.2.3.1 锯切工具及选用310

5.2.3.2 锯切方法及参数311

5.2.4 冲裁下料312

5.2.4.1 冲裁下料影响因素315

5.2.4.2 冲裁下料工艺319

5.2.5 气割下料323

5.2.5.1 氧气自动切割323

5.2.5.2 等离子切割329

5.2.6 激光自动切割下料简介336

5.2.6.1 激光切割原理336

5.2.6.2 激光切割338

5.2.7 薄壁管料的冲切下料341

5.2.7.1 冲切过程341

5.2.7.2 切刀形状及尺寸342

5.3 型钢构件的展开下料方法345

5.3.1 各种钢圈展开下料方法345

5.3.1.1 角钢圈345

5.3.1.2 槽钢圈346

5.3.1.3 工字钢346

5.3.2 各种型钢的切角和弯曲展开下料方法348

5.3.2.1 角钢的切角348

5.3.2.2 角钢的弯直角349

5.3.2.3 角钢弯矩形框351

5.3.2.4 槽钢弯折353

5.3.2.5 槽钢的矩形组对的下料方法356

第6章 钣金成形与连接装配技术358

6.1 钣金成形技术358

6.1.1 常用工、夹量具358

6.1.1.1 成形工具及其使用358

6.1.1.2 夹具及其使用372

6.1.1.3 常用量具375

6.1.2 手工弯曲378

6.1.2.1 各种型材最小弯曲半径的计算378

6.1.2.2 手工弯曲的操作380

6.1.2.3 操作注意事项与禁忌390

6.1.3 收边与放边393

6.1.3.1 手工收边393

6.1.3.2 手工放边396

6.1.4 咬缝与卷边398

6.1.4.1 咬缝398

6.1.4.2 卷边404

6.1.5 拔缘与拱曲406

6.1.5.1 拔缘406

6.1.5.2 拱曲406

6.1.6 滚弯409

6.1.6.1 滚制柱面409

6.1.6.2 滚制锥面411

6.1.6.3 型钢的滚弯412

6.1.6.4 滚弯件的对接413

6.2 连接装配414

6.2.1 焊条电弧焊414

6.2.1.1 焊条电弧焊所用工具与设备415

6.2.1.2 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417

6.2.2 铆接428

6.2.2.1 铆钉及铆接工具428

6.2.2.2 铆钉排列及铆接方式431

6.2.2.3 铆接的方法和应用432

6.2.2.4 铆接的质量分析434

6.2.3 螺纹连接435

6.2.3.1 螺纹连接形式436

6.2.3.2 螺纹连接的防松措施437

6.2.3.3 螺纹连接的工艺438

6.2.3.4 螺纹连接的预紧439

6.2.4 装配技术439

6.2.4.1 装配中零件的定位方法439

6.2.4.2 组装方法440

6.2.4.3 总装工艺要点440

第7章 钣金计算机辅助应用技术443

7.1 三维CAD在钣金件设计中的应用443

7.2 用计算机绘制展开图448

7.2.1 AutoCAD2012软件简介448

7.2.1.1 AutoCAD2012界面操作448

7.2.1.2 AutoCAD的实用命令451

7.2.1.3 AutoCAD的基本绘图451

7.2.1.4 AutoCAD的图形编辑与修改455

7.2.1.5 AutoCAD的文字输入与尺寸标注458

7.2.1.6 颜色、线宽及线型460

7.2.2 用AutoCAD绘制展开图460

7.2.2.1 配置绘图环境462

7.2.2.2 绘制圆锥管的投影图462

7.2.2.3 求画各等分素线的实长462

7.2.2.4 画出各等分素线的展开位置466

7.2.2.5 求各等分素线的展开长度466

7.2.2.6 完成展开图469

7.3 编制计算机展开程序469

7.3.1 展开数据的编程计算469

7.3.2 展开图绘制编程470

7.4 计算机钣金展开系统476

7.4.1 软件简介476

7.4.1.1 AutoPOL For Windows的工作界面476

7.4.1.2 主要功能477

7.4.2 软件操作简介478

参考文献4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