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科医师实用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金大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357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59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全科医学-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科医师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师1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1
一、医疗保健体系发展趋势1
二、社区卫生服务2
三、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4
第二节 全科医师7
一、全科医师的任务7
二、全科医师的工作方式9
第三节 全科医疗管理30
一、全科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30
二、全科医疗资源管理33
三、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35
第二章 社区预防保健39
第一节 社区预防保健的内涵39
一、新世纪医学面临的挑战39
二、新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41
第二节 社区预防保健的理论基础41
一、预防医学41
二、临床预防医学42
第三节 社区预防保健43
一、社区预防43
二、群体预防43
三、个体预防43
第四节 三级预防44
一、一级预防44
二、二级预防45
三、三级预防45
第五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46
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内涵46
二、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46
三、健康促进干预计划49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49
五、结局评价50
六、总结评价51
第六节 免疫预防51
一、免疫预防的作用和潜力51
二、基因工程疫苗51
三、施行免疫预防的要求52
四、免疫预防的反应及处理原则52
五、免疫预防的禁忌证52
第七节 化学预防53
一、冠心病的化学预防53
二、高血脂的化学预防54
第八节 社区筛检55
一、社区筛检的内涵55
二、社区筛检的类别55
三、社区筛检计划55
四、社区筛检的常用项目56
五、社区筛检的评价57
六、提高筛检效率的方法59
七、防止筛检可能产生的弊端59
第九节 社区康复60
第十节 社区预防保健的工作步骤6
一、社区卫生调查60
二、社区诊断60
三、社区预防保健工作计划的类型与制定63
四、社区预防保健工作计划的评价63
第三章 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方法64
第一节 社区卫生调查64
一、调查对象和资料收集64
二、调查的类别65
三、调查的设计原则及步骤65
四、调查的信度与效度70
五、现况调查方法71
六、社区人口分析常用指标73
七、调查资料的统计74
八、调查资料统计分析76
九、统计表和统计图76
第二节 社区诊断方法81
一、疾病流行强度的判断81
二、疾病病因探讨和推导81
三、社区诊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84
第三节 预防保健计划的制定104
一、社区预防保健计划的原则104
二、基础信息资料104
三、确定重点疾病104
四、确定高危人群105
五、确定危险因素105
六、明确目标和指标106
七、预防保健工作计划的项目107
第四节 预防保健计划的评价107
一、评价内容107
二、评价程序108
三、评价方法109
四、评价指标109
第四章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112
第一节 发热112
一、急性短程发热112
二、长期中高热113
三、超高热114
四、长期低热114
第二节 咳嗽115
一、急性咳嗽115
二、慢性咳嗽115
第三节 咯血116
一、急性或亚急性咯血116
二、反复小量咯血117
三、心悸气短紫绀伴咯血117
四、其他疾病引起咯血118
第四节 胸痛118
一、胸壁疾病所致胸痛118
二、心血管疾病所致胸痛119
三、呼吸系统疾病所致胸痛120
四、其他疾病所致胸痛120
第五节 呼吸困难121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121
二、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122
三、心源性呼吸困难122
四、其他疾病所致呼吸困难123
第六节 腹痛123
一、急性腹痛124
(一)上腹痛124
(二)中腹痛125
(三)下腹痛126
(四)全腹不定位痛126
二、慢性腹痛127
(一)上腹痛127
(二)下腹痛128
(三)全腹不定位痛128
第七节 呕吐129
一、消化疾病所致呕吐129
二、中枢神经疾病所致呕吐130
三、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所致呕吐130
四、其他疾病所致呕吐131
第八节 腹泻131
一、急性腹泻131
二、慢性腹泻132
第九节 便秘133
第十节 便血134
一、急性便血134
二、慢性反复便血135
第十一节 黄疸136
一、肝细胞性黄疸136
二、阻塞性黄疸137
三、溶血性黄疸138
第十二节 水肿和腹水138
一、水肿138
(一)局限性水肿138
(二)全身性水肿139
二、腹水140
(一)渗出性腹水140
(二)漏出性腹水141
第十三节 血尿142
一、急性血尿142
二、慢性血尿143
第十四节 贫血144
一、急性贫血144
二、慢性贫血144
第十五节 淋巴结肿大146
一、急性淋巴结肿大146
二、慢性淋巴结肿大146
第十六节 头痛147
一、功能性和血管性头痛149
二、器质性头痛150
第十七节 头晕眩晕和晕厥151
一、耳性眩晕152
二、中枢性眩晕152
三、躯体性及其他眩晕疾病153
第十八节 昏迷154
一、急性起病155
二、亚急性起病156
三、慢性起病156
第十九节 抽搐157
一、神经疾病所致抽搐157
二、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所致抽搐158
三、小儿特有疾病所致抽搐158
四、其他疾病所致抽搐158
第二十节 瘫痪159
一、偏瘫159
二、截瘫160
三、四肢瘫161
四、两下肢瘫痪163
五、单瘫163
六、其他类型瘫痪163
第二十一节 关节痛164
一、急性关节痛164
二、慢性关节痛165
第二十二节 腰痛166
一、脊椎疾病所致腰痛166
二、脊椎旁软组织疾病所致腰痛167
三、脊神经根疾病所致腰痛168
四、其他疾病所致腰痛168
第二十三节 疲劳与消瘦168
一、疲劳168
(一)功能性疲劳169
(二)器质性疲劳169
(三)药物性疲劳170
二、消瘦170
第五章 传染病171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171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175
第三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77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78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180
第六节 霍乱182
第七节 疟疾183
第八节 钩端螺旋体病186
第九节 日本血吸虫病188
第十节 肺结核190
第六章 内科疾病193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193
第二节 帕金森病197
第三节 痴呆199
第四节 高血压病200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7
一、心绞痛208
二、抗心绞痛药物209
三、急性心肌梗死210
第六节 心律失常211
一、窦房结性心律失常211
(一)窦性心动过速211
(二)窦性心动过缓211
(三)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212
(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12
二、房性心律失常213
(一)房性早搏213
(二)房性心动过速213
(三)心房颤动213
(四)心房扑动214
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214
(一)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214
(二)房室交界性逸搏与逸搏心律214
(三)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215
(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15
(五)预激综合征216
四、室性心律失常216
(一)室性早搏216
(二)室性心动过速217
(三)尖端扭转型室速218
(四)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218
五、传导阻滞219
(一)房室传导阻滞219
(二)室内传导阻滞219
六、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适应证与不良反应220
第七节 心瓣膜病221
一、二尖瓣狭窄221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23
三、主动脉瓣狭窄225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26
第八节 心肌病227
一、扩张型心肌病228
二、肥厚型心肌病229
三、限制型心肌病231
第九节 心功能不全232
一、急性心功能不全232
二、慢性心功能不全234
第十节 上呼吸道感染238
第十一节 支气管哮喘239
第十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244
第十三节 肺炎246
第十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49
第十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251
第十六节 消化性溃疡252
第十七节 坏死性小肠炎254
第十八节 克隆病256
第十九节 溃疡性结肠炎258
第二十节 胰腺炎262
一、急性胰腺炎262
二、慢性胰腺炎264
第二十一节 泌尿系感染265
第二十二节 肾小球肾炎267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267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268
第二十三节 肾病综合征271
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71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272
第二十四节 常见血液病272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272
二、溶血性贫血273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74
四、白血病275
五、淋巴瘤276
第二十五节 糖尿病277
第二十六节 代谢综合征285
第二十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87
第二十八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289
第二十九节 风湿热292
第三十节 类风湿关节炎293
第七章 外科疾病297
第一节 外科感染297
一、浅部化脓性感染297
(一)疖和痛297
(二)急性蜂窝织炎298
(三)丹毒298
(四)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299
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299
(一)甲沟炎299
(二)脓性指头炎300
(三)化脓性腱鞘炎及滑囊炎300
(四)手掌深部间隙感染301
三、全身性外科感染301
四、特异性感染302
(一)破伤风302
(二)气性坏疽303
第二节 外科休克304
第三节 常见体表肿瘤及肿块306
一、皮肤乳头状瘤306
(一)乳头状疣306
(二)老年色素疣306
二、皮肤癌306
(一)皮肤基底细胞癌306
(二)鳞状细胞癌306
三、色痣及黑色素瘤307
(一)色痣307
(二)黑色素瘤307
四、脂肪瘤307
五、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308
(一)纤维瘤308
(二)硬纤维瘤308
六、神经纤维瘤308
(一)神经鞘瘤308
(二)神经纤维瘤308
七、血管瘤308
(一)毛细血管瘤309
(二)海绵状血管瘤309
(三)蔓状血管瘤309
八、囊性肿瘤及囊肿309
(一)皮脂腺囊肿309
(二)皮样囊肿310
(三)表皮样囊肿310
第四节 颈部疾病310
一、甲状腺疾病310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310
(二)甲状腺腺瘤311
(三)甲状腺癌312
二、颈部肿块313
(一)先天性畸形313
(二)恶性淋巴瘤314
(三)转移性肿瘤314
第五节 乳房疾病315
一、乳房检查315
二、急性乳腺炎316
三、乳腺囊性增生病317
四、乳腺纤维腺瘤317
五、乳腺癌318
第六节 胸壁疾病322
一、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22
二、胸壁结核322
第七节 脓胸323
一、急性脓胸323
二、慢性脓胸324
第八节 肺疾病324
一、肺癌324
二、肺转移瘤326
三、肺棘球蚴病326
第九节 食管贲门疾病327
一、食管癌327
二、贲门失弛缓症328
第十节 纵隔肿瘤328
第十一节 腹外疝329
一、腹股沟疝329
二、股疝330
第十二节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331
一、胃癌331
二、溃疡病急性穿孔333
第十三节 肠疾病334
一、肠梗阻334
(一)粘连性肠梗阻335
(二)蛔虫性肠梗阻336
(三)肠扭转336
(四)肠套叠337
二、肠系膜血管阻塞338
三、结肠癌339
第十四节 阑尾炎340
一、急性阑尾炎340
二、慢性阑尾炎341
第十五节 外科急腹症341
第十六节 肝疾病343
一、细菌性肝脓肿343
二、肝棘球蚴病344
三、原发性肝癌345
第十七节 胆道疾病347
一、胆道感染347
(一)急性胆囊炎347
(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348
二、胆石症349
(一)胆囊结石349
(二)肝外胆管结石350
(三)肝内胆管结石350
第十八节 直肠肛门疾病351
一、肛窦炎与肛乳头炎351
二、肛裂351
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352
四、肛瘘352
五、痔353
六、直肠脱垂354
七、直肠癌355
第十九节 周围血管疾病356
一、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356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357
三、动脉栓塞358
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59
五、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60
第二十节 泌尿系肿瘤361
一、肾癌361
二、膀胱癌361
第二十一节 尿石症362
一、肾结石362
二、输尿管结石363
三、膀胱结石364
四、尿道结石364
第二十二节 前列腺疾病365
一、急性前列腺炎365
二、慢性前列腺炎366
三、前列腺增生症366
第二十三节 腰腿痛与颈肩痛368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368
二、颈椎病369
三、腰椎管狭窄症371
第二十四节 骨关节病371
第二十五节 骨与关节感染372
一、急性骨髓炎372
二、化脓性关节炎373
第二十六节 骨与关节结核374
第二十七节 骨肿瘤375
一、骨巨细胞瘤376
二、骨肉瘤376
三、软骨肉瘤377
四、骨转移瘤377
第八章 妇女健康与妇科疾病378
第一节 青春期保健378
一、青春期生理特点378
二、青春期性教育378
三、性暴力379
第二节 围产期保健379
一、孕期保健379
二、高危妊娠383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84
(二)前置胎盘386
(三)胎盘早剥387
(四)妊娠合并内科疾病387
三、孕期用药391
四、产后保健391
(一)产后保健内容391
(二)异常产褥391
(三)产后抑郁392
第三节 围绝经期保健392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392
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94
第四节 妇科炎症395
一、常见阴道炎症395
(一)滴虫阴道炎395
(二)念珠菌阴道炎395
(三)细菌性阴道病396
(四)老年性阴道炎396
(五)婴幼儿阴道炎397
二、宫颈炎症397
(一)急性宫颈炎397
(二)慢性宫颈炎397
三、盆腔炎症398
(一)急性盆腔炎398
(二)慢性盆腔炎399
第五节 与妊娠有关的妇科疾病399
一、流产399
二、异位妊娠400
三、葡萄胎401
第六节 常见妇科肿瘤402
一、宫颈癌402
二、子宫肌瘤403
三、子宫内膜癌404
四、卵巢肿瘤405
第七节 月经失调406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06
(一)无排卵性功血406
(二)排卵性月经失调407
二、痛经408
三、闭经408
四、经前期综合征408
第八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409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409
二、子宫腺肌病410
第九节 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410
一、阴道脱垂410
二、子宫脱垂411
三、生殖器官瘘411
第十节 计划生育412
一、概述412
二、避孕措施412
(一)宫内节育器412
(二)药物避孕413
(三)紧急避孕法414
(四)阴茎套414
(五)安全期避孕法414
三、女性绝育术414
四、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415
(一)人工流产术415
(二)药物流产415
第九章 儿童少年健康和儿科疾病416
第一节 小儿生长发育416
一、小儿年龄分期416
(一)胎儿期416
(二)新生儿期416
(三)婴儿期416
(四)幼儿期416
(五)学龄前期416
(六)学龄期417
(七)青春期417
二、生长发育417
(一)体格生长417
(二)骨骼发育418
(三)牙418
(四)肌肉组织418
(五)生殖系统418
(六)神经心理发育419
第二节 婴幼儿营养需要及喂养420
一、婴幼儿营养需要420
(一)能量420
(二)蛋白质421
(三)脂肪421
(四)碳水化合物421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422
(六)水422
(七)食物纤维422
二、婴儿喂养422
(一)母乳喂养422
(二)混合喂养423
(三)人工喂养424
(四)辅助食品的添加424
(五)断奶425
第三节 小儿保健425
一、小儿各年龄期保健要点425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425
(二)新生儿保健426
(三)婴幼儿保健426
(四)学龄前期儿童保健426
(五)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426
二、小儿传染病管理及计划免疫426
(一)传染病管理426
(二)计划免疫427
第四节 新生儿常见病428
一、新生儿窒息428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30
三、新生儿肺炎432
四、新生儿黄疸434
五、新生儿败血症435
六、新生儿出血症437
第五节 营养性疾病438
一、营养不良438
二、单纯性肥胖症440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41
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443
五、营养性缺铁性贫血444
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446
七、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447
八、锌缺乏症449
第六节 各系统疾病450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50
二、急性喉炎452
三、支气管肺炎453
四、小儿腹泻病455
五、先天性心脏病458
六、病毒性心肌炎461
七、急性肾小球肾炎463
八、肾病综合征464
九、急性白血病466
十、儿童期糖尿病468
十一、小儿惊厥及癫痫470
第七节 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473
一、麻疹473
二、风疹475
三、幼儿急疹475
四、水痘476
五、流行性腮腺炎477
六、猩红热478
七、中毒型细菌性痢疾479
第八节 先天性遗传代谢病481
一、苯丙酮尿症481
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83
第十章 眼疾病485
第一节 常见症状485
一、眼红485
二、畏光485
三、流泪与泪溢485
四、视力下降485
五、眼疲劳486
第二节 常见眼疾病486
一、睑缘炎486
二、睑腺炎487
三、睑板腺囊肿487
四、慢性泪囊炎487
五、急性卡他性结膜炎488
六、慢性卡他性结膜炎488
七、淋菌性结膜炎489
八、沙眼489
九、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490
十、春季结膜炎490
十一、泡性结角膜炎491
十二、翼状胬肉491
十三、结膜结石491
十四、细菌性角膜溃疡492
十五、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492
十六、角膜老年环493
十七、巩膜炎493
十八、老年性白内障493
十九、玻璃体混浊494
二十、原发性青光眼495
二十一、急性虹膜睫状体炎495
二十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96
二十三、屈光不正497
二十四、老视497
二十五、斜视498
二十六、眼部异物498
二十七、眼化学性烧伤499
二十八、眼与全身病499
第十一章 耳鼻咽喉疾病501
第一节 基本检查法501
一、鼻的检查法501
二、咽的检查法501
三、喉的检查法501
四、耳的检查法502
第二节 鼻疾病503
一、急性鼻炎503
二、慢性鼻炎503
三、变态反应性鼻炎504
四、鼻出血504
五、急性化脓性鼻窦炎505
六、慢性化脓性鼻窦炎506
第三节 咽喉疾病506
一、慢性咽炎506
二、急性扁桃体炎507
三、慢性扁桃体炎507
四、腺样体肥大508
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08
六、鼻咽癌509
七、急性喉炎510
八、慢性喉炎510
九、喉梗阻510
十、咽喉气管食管异物511
第四节 耳疾病512
一、外耳道炎和疖512
二、外耳道耵聍栓塞513
三、浆液性中耳炎513
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513
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514
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合并症515
第五节 感音神经性耳聋516
一、药物中毒性耳聋516
二、突发性耳聋516
三、老年性耳聋517
四、聋哑症517
五、人工耳蜗植入517
第十二章 口腔疾病519
第一节 牙的萌出和替换519
一、牙萌出的规律519
二、乳牙和恒牙萌出的年龄及顺序519
三、牙的替换520
四、乳牙和恒牙的临床区别520
第二节 常见口腔疾病520
一、龋病520
(一)浅龋521
(二)中龋521
(三)深龋521
二、磨损521
三、楔状缺损522
四、釉质发育不全522
五、四环素牙523
六、急性牙髓炎523
七、急性根尖周炎524
八、慢性单纯性龈炎524
九、慢性牙周炎525
十、复发性口腔溃疡526
十一、疱疹性口炎527
十二、急性伪膜型念珠菌病527
十三、口腔白斑528
十四、扁平苔藓529
十五、智齿冠周炎530
十六、牙外伤530
(一)牙震荡530
(二)牙脱位531
(三)牙折断531
第三节 口腔保健532
一、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532
二、口腔疾病的预防533
第十三章 皮肤病和性病535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535
第二节 湿疹536
第三节 日光性皮炎537
第四节 药疹538
第五节 荨麻疹540
第六节 疣541
第七节 传染性软疣542
第八节 带状疱疹542
第九节 脓疱疮543
第十节 真菌性皮肤病544
一、头癣544
二、体癣和股癣546
三、手癣和足癣546
四、甲癣和甲真菌病547
五、花斑癣548
第十一节 银屑病548
第十二节 痤疮550
第十三节 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551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551
二、皮肌炎551
三、系统性硬皮病552
四、肾功能衰竭的皮肤表现552
五、黑棘皮病552
六、糖尿病的皮肤表现552
七、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553
第十四节 性传播疾病553
一、梅毒554
二、淋病556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557
四、尖锐湿疣557
第十五节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558
一、外用药物性质与用途558
二、外用药物的剂型559
三、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560
第十四章 精神卫生561
第一节 概述561
一、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561
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摘录561
第二节 精神疾病常见症状565
一、认识过程障碍565
(一)感觉障碍565
(二)知觉障碍565
(三)思维障碍566
(四)注意障碍568
(五)智能障碍568
(六)自知力缺乏568
(七)定向力障碍568
二、情感过程障碍568
三、意志行为障碍569
四、运动和行为障碍569
五、意识障碍570
第三节 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等伴发的精神障碍570
一、癫痫性精神障碍570
二、散发性脑炎伴发的精神障碍571
三、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571
四、颅脑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572
五、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572
六、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573
第四节 酒精和药物滥用所致的精神障碍574
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74
二、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575
第五节 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576
一、更年期精神障碍576
二、老年期精神障碍576
第六节 精神分裂症578
第七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580
第八节 心因性精神障碍581
第九节 神经症583
一、焦虑性神经症583
二、强迫性神经症583
三、恐惧症584
四、躯体形式障碍584
五、神经衰弱585
第十节 癔症586
第十一节 人格障碍和性变态586
一、人格障碍586
二、性变态587
第十二节 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588
一、儿童情绪障碍588
二、儿童多动综合征588
三、抽动症589
第十三节 精神发育迟滞589
第十四节 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590
第十五节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591
第十六节 心理咨询和社区康复593
一、心理咨询593
二、社区康复593
第十七节 精神卫生宣教595
第十五章 老年健康597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597
一、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597
二、老年人年龄段的划分597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预测598
第二节 老年人群的特点598
一、生理学特点598
(一)结构和成分598
(二)代谢598
(三)器官功能的变化598
二、心理学特点600
(一)感知觉599
(二)认知功能与智力599
(三)性格和情绪599
三、老年人患病的特点601
四、老年人的合理用药601
(一)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吸收601
(二)药物代谢601
(三)药效学601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602
(五)老年人用药的原则602
第三节 老年人健康的综合评估602
一、健康综合评估的概念602
二、健康综合评估的内容603
(一)躯体健康603
(二)心理健康603
(三)社会角色和人际交往605
三、健康预期寿命605
第四节 老年保健的目标原则和实施605
一、老年保健的目标605
二、老年保健的原则605
(一)影响老年人功能丧失的因素605
(二)老年保健的实施原则605
三、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指导606
(一)心理调适606
(二)营养指导607
(三)运动指导607
(四)克服不良习惯608
四、致残性慢性疾病的预防608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608
(二)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预防609
第五节 老年人常见卫生问题609
一、高热与体温过低609
(一)高热症610
(二)体温过低610
二、跌倒610
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11
四、便秘611
五、尿失禁与尿潴留612
(一)尿失禁612
(二)尿潴留613
六、皮肤瘙痒613
第六节 社区老年人的分级护理和临终关怀614
一、社区老年保健中的分级护理614
二、临终关怀614
第十六章 急诊急救616
第一节 高热616
第二节 昏迷618
第三节 咯血619
第四节 自发性气胸620
第五节 呼吸道阻塞621
一、吸入物机械阻塞气道621
二、喉阻塞622
三、气管和支气管阻塞性疾病622
四、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622
第六节 急性呼吸衰竭623
第七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24
第八节 主动脉夹层625
第九节 肺栓塞626
第十节 心肺脑复苏628
第十一节 休克630
第十二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33
第十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639
第十四节 癫痫持续状态641
第十五节 心绞痛642
第十六节 急性心肌梗死645
第十七节 急性腹泻648
第十八节 急性中毒649
一、急性铅及其化合物中毒652
二、含亚硝酸盐食物中毒653
三、敌鼠中毒653
四、急性有机磷中毒654
五、一氧化碳中毒655
六、镇静安眠药中毒656
七、急性酒精中毒656
八、毒蕈中毒657
九、氰化物中毒658
十、细菌性食物中毒659
(一)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659
(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659
(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660
(四)肉毒杆菌食物中毒660
十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661
十二、霉变甘蔗中毒662
十三、鲀毒鱼类中毒662
十四、砷中毒663
十五、鸦片类中毒664
十六、氯丙嗪中毒664
第十九节 物理及动物损伤665
一、中暑665
二、触电666
三、淹溺666
四、烧伤667
五、犬咬671
第二十节 外伤672
一、颅脑损伤672
二、胸部损伤673
(一)肋骨骨折673
(二)气胸674
(三)血胸674
(四)肺挫伤675
三、腹部闭合性损伤676
四、泌尿系统损伤676
(一)肾损伤676
(二)膀胱损伤677
(三)尿道损伤677
五、多发创伤677
六、骨折678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680
(二)肱骨髁上骨折681
(三)前臂双骨折681
(四)桡骨远端骨折682
(五)股骨颈骨折682
(六)股骨粗隆间骨折682
(七)股骨干骨折683
(八)胫骨腓骨骨干骨折683
(九)脊柱和脊髓损伤684
(十)骨盆骨折685
七、关节脱位686
(一)髋关节脱位686
(二)肩关节脱位687
(三)肘关节脱位688
(四)桡骨小头半脱位688
八、手开放性创伤689
第十七章 社区康复医学690
第一节 概述690
一、康复690
二、康复医学690
三、社区康复690
四、社区康复医疗690
第二节 康复评定691
一、康复评定的任务与目的691
二、康复评定的特点691
三、康复评定的种类691
四、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691
(一)关节活动范围测定691
(二)徒手肌力检查692
(三)步态分析692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693
五、残疾分类693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残疾分类693
(二)我国5类残疾的分类694
第三节 康复治疗694
一、康复治疗概论694
二、物理疗法694
(一)传导热疗法695
(二)红外线疗法695
(三)磁疗法696
(四)中频电疗法696
(五)超短波疗法696
(六)牵引疗法697
(七)运动疗法697
三、作业疗法701
四、言语疗法702
五、心理疗法702
六、康复医学工程703
(一)轮椅703
(二)助行器703
(三)矫形器703
(四)假肢704
(五)自助具704
(六)无障碍设施704
第四节 社区常见病伤残的康复704
一、神经系统常见病伤残的康复704
(一)脑卒中704
(二)脑性瘫痪706
(三)脊髓损伤707
(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707
(五)面神经麻痹708
二、软组织与骨关节常见病伤残的康复708
(一)急性扭伤708
(二)肌纤维织炎708
(三)颈椎病708
(四)肩关节周围炎709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709
(六)骨性关节病709
(七)肢体骨折709
(八)手外伤710
(九)截肢710
三、感染与伤口的康复711
(一)软组织化脓性炎症711
(二)骨关节与内脏器官化脓性炎症711
(三)伤口感染711
(四)压疮与慢性溃疡711
(五)瘢痕与粘连712
四、心肺疾病的康复712
(一)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712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2
五、疼痛的康复713
(一)疼痛的评定713
(二)疼痛的治疗713
第十八章 社区实用技术714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技术714
一、无菌技术714
二、清创术717
三、换药718
四、胃肠减压管的应用719
五、灌肠法720
六、导尿术及留置尿管721
七、胸腔穿刺术721
八、腹腔穿刺术722
九、静脉切开置管术722
十、脓肿切开引流术723
十一、胸腔闭式引流术723
十二、体表肿物切除术724
十三、活体组织检查术725
第二节 临床检验725
一、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725
二、临床检验参考值728
第十九章 社区用药知识735
第一节 概述735
一、调查研究找出特点735
二、“验便贱”的原则735
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736
四、常备不懈处理急症736
五、深入掌握现有药物737
六、合理用药简约为佳737
七、社会效益是根本738
第二节 用药的常见误区738
一、不适当地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738
二、不适当地应用退热药739
三、不适当地应用镇痛药739
四、不适当地应用抗生素739
五、不适当地应用静脉滴注给药740
六、不适当地应用中成药740
七、病人要什么药给什么药740
八、不适当地停药740
九、滥用保健品和营养品740
十、其他741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用药原则741
一、小儿用药741
二、孕期和哺乳期用药743
三、老年人用药746
第四节 抗感染药和解热镇痛药747
一、抗感染药747
(一)青霉素类747
(二)头孢菌素类749
(三)氨基糖苷类751
(四)大环内酯类752
(五)林可霉素类754
(六)磺胺类754
(七)硝咪唑类755
(八)喹诺酮类756
(九)抗结核药756
(十)抗真菌药756
(十一)抗病毒药757
二、解热镇痛药757
第五节 引起粪尿变色的药物758
一、引起尿色改变的药物758
二、引起粪便变色的药物758
第六节 药物的贮存和外观变化759
一、注意批号和有效期759
二、注意检查药品是否变质759
热门推荐
- 1528677.html
- 2501998.html
- 2479189.html
- 3840980.html
- 662226.html
- 3281772.html
- 522945.html
- 1083498.html
- 961239.html
- 557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7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7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6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4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2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9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5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