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明德主编;赵清泉,刘廉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28646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绪论1
2 怎样学习分析化学2
3 分析方法的分类2
4 分析化学的发展5
第一章 定性分析概论7
1-1 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7
1-2 对分析反应的要求8
一、对鉴定反应的要求8
二、对分离和掩蔽反应的要求13
二、反应的酸碱环境14
三、溶液的温度14
一、反应物的浓度14
1-3 反应进行的条件14
四、有机溶剂的使用15
1-4 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15
习题16
第二章 阳离子分析18
2-1 常见阳离子分组18
一、硫化氢系统分析法18
二、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简介18
2-2 第一组阳离子分析20
一、本组离子的分析特性20
习题22
二、组试剂作用条件23
三、本组离子的常用鉴定反应26
2-3 第二组阳离子分析28
四、本组离子混合液分析28
一、本组离子的分析特性28
二、组试剂作用条件35
三、硫代乙酰胺的作用及其条件39
四、本组离子的常用鉴定反应41
五、本组离子混合液分析45
2-4 第三组阳离子分析45
一、本组离子的分析特性45
二、组试剂作用条件54
三、本组离子的常用鉴定反应57
四、本组离子混合液分析62
2-5 第四组阳离子分析62
一、本组离子的分析特性62
二、本组离子的常用鉴定反应63
三、本组离子混合液分析69
习题71
第三章 阴离子分析76
3-1 阴离子分析概述76
一、阴离子的存在形式76
二、阴离子的分析特性76
三、阴离子分析方法的特点78
一、预先推测79
3-2 阴离子混合液分析79
二、初步试验79
三、阴离子的分别鉴定83
习题92
第四章 一般物质的定性分析94
4-1 了解情况和初步观察94
一、了解情况94
二、初步观察95
4-2 试样的准备96
一、溶剂试验97
4-3 初步试验97
二、焰色反应98
4-4 阳离子分析99
一、阳离子分析试液的制备99
二、阳离子分析101
4.5 阴离子分析101
一、阴离子分析试液的制备101
二、阴离子分析104
4-6 分析结果的判断105
习题106
一、误差的分类108
5-1 定量分析的误差108
第五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108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109
三、偶然误差的规律性114
四、提高准确度的方法117
5-2 分析数据的处理117
一、数据取舍的标准117
二、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120
习题123
第六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125
6-1 滴定分析法概述125
一、滴定分析法125
二、对滴定反应的要求125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126
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127
6-2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27
二、滴定度127
三、滴定分析计算128
6-3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0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130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131
习题132
第七章 酸碱滴定法134
7-1 酸碱平衡134
一、酸碱的定义134
二、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135
三、共轭酸碱对的Ka及Kb的关系135
一、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136
7-2 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及其浓度的计算136
二、酸度对酸碱溶液中各种型体浓度的影响137
7-3 酸碱溶液酸碱度的计算140
一、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及质子平衡141
二、溶液酸碱度的计算143
7-4 缓冲溶液150
一、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151
二、缓冲容量152
三、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154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55
7-5 酸碱指示剂155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57
三、混合指示剂157
7-6 酸碱滴定法160
一、强酸与强碱滴定160
二、强碱滴定弱酸162
三、强酸滴定弱碱164
四、影响滴定曲线△pH值的因素165
7-7 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166
一、多元酸的滴定166
二、多元碱的滴定169
7-8 终点误差170
一、终点误差的表示方法170
二、终点误差的计算171
7-9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173
一、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173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混合物的分析174
习题176
三、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176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180
一、配合物180
8-1 配位滴定法概述180
二、氨羧配位剂181
三、乙二胺四乙酸181
8-2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184
一、配合物的形成常数184
二、酸效应、配位效应185
三、复杂的平衡体系190
四、配合物的表观形成常数195
8-3 配位滴定基本原理199
一、滴定曲线199
二、金属离子被定量滴定的条件202
三、酸效应曲线207
8-4 金属指示剂209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209
二、金属指示剂简介211
8-5 配位滴定的选择性215
一、金属离子的选择滴定215
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217
8-6 配位滴定的方式及计算220
一、直接滴定法220
二、回滴定法221
三、间接滴定法221
四、置换滴定法221
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225
9-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225
一、能斯特方程225
二、克式量电位226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229
9-2 氧化还原滴定法234
一、滴定曲线235
二、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和滴定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237
9-3 氧化还原滴定法指示剂240
一、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240
二、几种常用的指示剂241
三、氧化还原滴定的可行性242
9-4 高锰酸钾法243
一、概述243
二、高锰酸钾法应用示例244
二、重铬酸钾法应用示例247
9-5 重铬酸钾法247
一、概述247
9-6 碘量法250
一、概述250
二、I2和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50
三、碘量法应用示例252
习题254
一、概述256
10-1 摩尔法256
第十章 沉淀滴定法256
二、滴定条件257
10-2 佛尔哈德法259
一、概述259
二、滴定条件261
10-3 法扬司法261
一、概述261
二、滴定条件262
习题264
第十一章 重量分析法265
11-1 重量分析法概述265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265
二、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266
11-2 沉淀的溶解度267
一、溶解度和溶度积267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269
一、晶核的形成277
11-3 沉淀的形式277
二、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279
11-4 沉淀的污染和纯化280
一、共沉淀280
二、后沉淀282
三、沉淀条件的选择283
一、化学因数285
二、计算示例285
11-5 重量分析结果计算285
习题287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法289
12-1 概述289
一、吸光光度法及其特点289
二、吸收光谱289
12-2 光吸收定律291
一、朗伯-比尔定律291
二、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293
二、光电比色法296
12-3 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296
一、目视比色法296
三、分光光度法297
12-4 光度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298
一、光度测量误差299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300
12-5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302
一、显色剂302
二、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302
三、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305
12-6 光度分析的应用308
一、试样中几个组分的同时测定309
二、差示分光光度法309
二、配合物组成的测定310
习题312
一、试样的采集和制备314
13-1 试样的制备和分解314
第十三章 分析过程314
二、试样的分解316
13-2 被测组分或干扰组分的分离319
一、沉淀分离法319
二、萃取分离法321
三、离子交换分离法326
四、纸上色谱分离法333
13-3 分析方法的选择338
习题339
第十四章 仪器分析简介340
14-1 仪器分析的方法及特点340
14-2 电势分析法343
一、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343
二、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345
三、离子选择电极349
四、电势滴定法349
一、基本原理350
14-3 极谱分析法350
二、定量分析方法352
14-4 原子发射光谱法353
一、基本原理353
二、光谱分析过程和主要仪器设备354
三、光谱定性分析355
四、光谱定量分析356
一、基本原理357
14-5 原子吸收光谱法357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58
三、定量分析方法359
14-6 气相色谱法360
一、基本原理360
二、气相色谱装置及流程360
三、定性和定量分析362
思考题364
表一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25℃)367
附录367
主要参考书367
表四 配合物的形成常数(18--25℃)376
表五 EDTA在不同pH值时的aY和paY值380
表六 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形成常数(18--25℃)382
表七 EDTA螯合物的lgK形(25℃ I=0.1)384
表八 一些 金属-指示剂 配合物的表观形成常数(对数值)385
表九 用邻苯二酚紫(PV)作指示剂可测定的金属离子388
表十 标准电极电势表389
表十一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克式量电势(?°′)值394
表十二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398
表十三 化合物的摩尔质量表400
表十四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404
表十五 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温度405
表十六 离子的a°值(10-10m)407
表十七 离子的活度系数408
表十八 指数加减法409
表十九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1985年)411
热门推荐
- 2814695.html
- 1982615.html
- 3628298.html
- 92715.html
- 2192373.html
- 3203873.html
- 2686154.html
- 2483614.html
- 2789620.html
- 668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0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1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6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1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9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9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3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2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156.html